- 導購中的成交技巧與拒絕處理
- 陸冰
- 1572字
- 2019-02-21 11:27:41
在合適的時機跟顧客溝通
課前思考
1.一味地熱情服務就能討顧客的歡心嗎?
2.導購員應該在什么時候接近顧客比較合適?
一、自我檢查
你在導購工作中是否存在以下情況?如果有的話,請在()里打“√”。每空1分,總分最高5分,最低0分。得分較高,說明你的職業素養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反之,則說明你具備較為良好的工作習慣。

二、導購員應該怎樣接近顧客
導購員的收入與產品銷售額成正比,只有積極服務顧客才能促成交易。但是,接近顧客是一門學問,需要的是分寸感和時機把握的能力。太早接近會打斷顧客的思路,顯得不夠禮貌;太晚接近又會讓顧客覺得自己被怠慢了,心情不爽。如果導購員在不恰當的時機以不恰當的方式靠近他們時,他們可能會轉身離開。如果我們掌握了以下知識點,接近顧客就不是什么難事了。
1.接待顧客的三個原則
我們在接待顧客時,應該謹記三個原則:
(1)保持“3米微笑”
導購員在顧客走進商店門口的3米時,就應該向顧客微笑致意,和他們打招呼。這是導購員迎接顧客最基本的要求。顧客在剛進門時就受到了禮遇,心情會比被冷落時好很多,容易提起購物興趣。
(2)必說“歡迎光臨”
這也是最基本的待客要求。有的導購員在“歡迎光臨”之后還喜歡加上一句“請隨便看看”。這句歡迎語表面上是在讓顧客放松心情逛商場,實際上給顧客施加了一個“隨便看看就可以走了”的心理暗示。所以,還是不要畫蛇添足為妙。
(3)不要過分熱情
大多數顧客不喜歡有人一直跟著自己,因為那樣會讓顧客感覺自己正在被監視。過分熱情的導購員跟過分冷漠的導購員,都是顧客不想見到的。顧客只想要適度熱情的導購員,最好是不需要時像空氣一樣,需要時總能及時出現。
2.導購員接近顧客的最佳時機
在正常情況下,導購員應該跟顧客保持適當的距離,直到顧客需要咨詢時再靠近。顧客當然不希望自己高聲召喚時導購員才出現,最好是能在自己準備開口提問之前就已經來到跟前。這對導購員的觀察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以下是導購員接近顧客的幾個最佳時機:
(1)顧客長時間注視某件產品時
這說明顧客對該產品已經產生了興趣,需要導購員去講解。
(2)顧客跟同伴談論某件產品時
這說明顧客已經動了購買該產品的念頭,還需要再權衡一下到底買不買。導購員可以準備進行產品展示或價格商談了。
(3)顧客掃視商店似乎在尋找某物時
這說明顧客之前看上了某件產品,正在尋找它。導購員應該幫顧客迅速找到并順勢進行產品解說。
(4)顧客查閱產品標簽和價格時
這說明顧客對產品已經產生了興趣,想了解該產品的品牌和價格。如果品牌口碑好、價格實惠,就會決定購買。導購員在這時候可以接近顧客,簡要介紹一下產品信息。
(5)顧客看著手中的產品又抬起頭時
這說明顧客想找導購員咨詢一些事情,導購員應該第一時間走向顧客。
(6)顧客即將離開的瞬間
顧客逛了大半個商店正準備離開,這時候,導購員可以拿著宣傳單迅速上前向顧客推薦特價活動產品。
3.合適的接近方式
導購員來到顧客身旁后,可以采用提問法或者介紹法來跟顧客交談。提問法就是以簡單的提問方式來開啟話題,如“您好,需要什么幫助嗎?”“有什么我可以幫您的嗎?”等。介紹法就是直接介紹顧客手中拿的或者正在注視的產品,可以采用“這是我們公司最新推出的××,最近賣得挺不錯……”之類的句式。
除了上述經驗外,導購員在接近顧客前一定要注意觀察對方的情緒狀態。顧客情緒高漲時可以更加熱情主動一些,多聊幾句。如果顧客情緒低落,就不要太多話,除了必要的幫助和說明外,最好給顧客一個安靜選購產品的空間。
專家小科普
特別提醒一點,準備推薦的時候不要咨詢顧客:“需要我給您介紹一下嗎?”原因在于,如果你這么說了,顧客很有可能說“不需要”,那么你就很難與顧客交流下去。正確的做法是,你走過去微笑著對顧客說:“您的眼光真好,這款是本月剛剛上市的量子點電視。什么是量子點呢?我向您做個簡單的介紹……”
海爾優秀導購員 李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