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譯者前言

《交往行為理論》是哈貝馬斯的一部重要的代表著作,但不是他的集大成著作,因為按照哈貝馬斯自己在前言中的交代,這部著作不過是他對自己前期思想的總結,是他從規范的角度重構社會批判理論的緒論,因而不是一部結論性的著作,而是一部過渡性的著作。關于這部著作的思路、內容、歷史效果以及有關重要概念的中譯等問題,譯者將在第二卷的后面撰寫長文加以探討。但有以下幾個問題,需要首先簡單地解釋一下:

(1)譯本問題:我們知道,若干年前,國內就已經有了《交往行為理論》的中譯本(請參閱:《交往行動理論》,重慶出版社,1994年)問世,現在再來重新翻譯出版這部著作,這樣做是否有必要呢?關于現有譯本的質量問題,譯者曾經撰寫專文予以點評,刊載在《學術思想評論》(第二輯)雜志上,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參閱。撇開翻譯質量問題不談,我們認為,像《交往行為理論》這樣重要的社會理論著作,有兩個乃至多個漢語譯本,應當不是一件壞事。畢竟,翻譯是一門理解的藝術,不同的譯者,不同的時代,對原著都會有不同的理解。

(2)結構問題:為了便于人們閱讀和理解,哈貝馬斯在出版《交往行為理論》(第一、二卷)之后不久,就把他圍繞這部著作先后撰寫的相關文章編輯成導讀式的專著,題為《關于交往行為理論的準備與補充》。同樣,為了便于漢語學界接受《交往行為理論》,也為了給有關研究者提供完整的研究文獻,我們在征得原作者和原出版社同意的前提下,把《關于交往行為理論的準備與補充》這本導讀著作和原著放到一起,作為《補充論證卷》,一同予以翻譯出版。

(3)書名問題:許多友人都曾向我提出,認為這本書的標題翻譯為“溝通行為理論”可能會更好一些。我個人認為,把“Kommunikation”一詞翻譯成漢語的“交往”和“溝通”,只是字面上的差別,而沒有什么實質上的不同。這里之所以堅持選用“交往”,主要是想強調哈貝馬斯作為“后馬克思主義者”的特征,強調這本書中所理解的“Kommunikation”概念與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以及《政治經濟學批判》中所提出的“Kommunikation”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

譯本出版之際,請允許我首先向哈貝馬斯教授(Prof. Dr. Jürgen Habermas)本人表示感謝,感謝他在諸多方面對我的大力幫助。在我留學德國、閱讀和研究哈貝馬斯著作期間,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的弗里德堡教授(Prof. Dr. Ludwig von Friedeburg)、霍耐特教授(Prof. Dr. Axel Honneth),法蘭克福大學社會學系的尼森博士(Dr. Peter Niesen),以及波茨坦大學哲學系的克呂格爾教授(Prof. Dr. Hans-Peter Kruger)等,均給我提供了工作上的方便,學理上的指點和技術上的幫助。國內諸多師友,特別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比較文學研究室、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的諸位師友,長期以來一直關心和幫助我對哈貝馬斯的翻譯和研究,但愿這個譯本不會讓他們過于失望。復旦大學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俞吾金教授和陳學明教授給我提供了駐所研究的機會,讓我得以從紛亂嘈雜的日常生活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把譯稿系統地整理和校對了一遍。

德國蘇爾坎普出版社(Suhrkamp Verlag)版權部的哈特博士(Frau Dr. Hardt)在哈貝馬斯著作版權方面給我提供了難能可貴的支持,并且饋贈了大量相關的經典文獻和研究著作,讓我得以輕松地研讀和翻譯哈貝馬斯的著作。阿登納基金會(Konrad-Adenauer-Stiftung)的格斯先生(Herr Berthold Gees)以他對哈貝馬斯的高度熱情和精確理解,不斷鼓勵和幫助我,并解決了我在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生活難題。

曹衛東

2000年春節初稿于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

2003年春節定稿于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都县| 芦山县| 镇平县| 和林格尔县| 江门市| 察雅县| 阿坝| 福海县| 乡城县| 墨脱县| 巴中市| 汪清县| 塔城市| 清远市| 姜堰市| 梧州市| 喜德县| 锡林郭勒盟| 教育| 化州市| 东方市| 海原县| 乐山市| 琼海市| 郴州市| 菏泽市| 庐江县| 齐齐哈尔市| 龙泉市| 塔城市| 信阳市| 监利县| 诏安县| 疏附县| 云和县| 长治市| 河南省| 原平市| 西充县| 长乐市| 尼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