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 龍套的江湖
- 沉陸語
- 1950字
- 2021-04-30 23:57:02
他愛劍成癡,劍柄洗不去他雙手的血跡。
終究比不了令孤子神人一般的劍術,他的兄弟擔心他的劍心會不會……
“你太小瞧我了,我還沒老朽到提不起劍,我會繼續練劍。”
“你學令孤子的劍法,你也不拿把鏡子照照自己,不人不鬼,此等百年一遇的劍法,我愿少活十年觀一眼。”
背著重劍短發大漢,臉上有刺青,一身煞氣,無人敢靠近他。
“那一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誰能給大家講一講?自古有的,還是學來的,自創的?”
人群中突然傳出一個吵啞聲音,近到在耳旁說話,江湖人轉身尋人。
“不談招式精妙,此劍招光在意境上已拔至極境。妙就妙在劍主僅用一招就窮盡了千百招劍法變化,偏偏在進無可進之際生出了新的氣象,改天換地。”
“此一劍出,氣象之盛,劍界少有。劍主以無窮劍意開辟天地,實為大宗師通神劍術,見之不詳。”說話之人搖頭道。
聽聞此語的江湖人找到了方向,人群紛紛閃開露出后面,語出驚人的人,竟是一位又瞎又瘸的破衣老人。
老人灰發駝背,持著一根破爛行山杖,身上的衣衫陳舊,幾個破洞縫縫補補,洗得發皺泛白。
身上有股難聞味道傳出,此人衣著相貌,實難令人相信此人言語。
周圍沒人開口,連最先提問的人也一時憂慮不定,沒有繼續詢問。
“閣下高論,小子愚昧,仍有不解之處,特來請教你剛才說的何意?”一佩劍年輕人忍不住好奇,彎腰執禮,懇切問道。
沒人阻止,向一個不起眼老人請教。
江湖上發生過太多次類似的事,前輩高人行事不拘小節,深藏不露。
再說獨自行走江湖的老弱婦孺,小瞧不得,誰知他們是不是高人,或是與哪位高人有牽扯,不怕他們武功有多高,就怕背景太高。
這個敢在此時當眾開口的老人,或許也藏著不可見人的本事。
此刻輕視他,吃個暗虧太不值當。
聰明人會想得更多,懷疑對方故意行事,另有所圖,別中計連累到自己。
年輕人們在長輩眼色示意下,收起對突兀出現的老人輕視之心。
即使平時在門內囂張,口不擇言的家伙們,心底不當對方言語是一回事,也沒有開口阻攔。
老人不顧別人異樣眼光,對眼前虛心請教的人滿意點頭。
旁邊看似是同伴的人,任由年輕人出面請教,反正兩人劍術太高,聽一聽,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令孤子此人天賦不談多高絕,只要知曉凡是你們想到的名劍客中,他必名列前茅。他也像你們不管聽過的,還是見過的劍道天驕,少年學劍起,進境非凡,八歲敗過老先天劍客,十歲論劍不輸宗師。”
“本可一朝成名的他,難能可貴的是他有一顆探尋劍道盡頭的純粹劍心,甘心砥礪劍鋒,劍意之純粹曠古爍今。”
“二十年間癡迷于劍,凡與人問劍,必有所得,他的劍術高到何種地步,無人說得清了。”
“至中年與一大敵一戰,傷及劍骨,劍意誤入歧途,劍心暗淡蒙塵。身陷絕境,沉寂六年,生不如死。”
“江湖遺忘了令孤子,他堅持走過了一條斷頭絕路,開辟出了新境界。”
“為劍術添一峰,劍界開一脈,世間又有幾人如令孤子一般,能在絕境中踏出一條新路。”老人低沉道。
“這么說令孤子贏定了,我在顏青身上押了一百兩呀!我的錢!”一人回過神來,一尋思弄清老人話語意思,大聲驚呼道。
一聲慘叫喚醒了眾人,人們想起了比劍前自己押下的賭注,愁容滿面。
在場眾人信信賴顏青劍術,顏青已是近些年來江湖上名頭最響的年輕劍客,數十次與人問劍至今不敗。
江湖上無數名宿贊其天資過人,劍術二十年內必成大宗師。
十八歲,嶄露頭角,斗敗上一代劍邪傳人弟子,觀戰之人直言顏青在與劍邪交手中,對方劍術已學六成,搏得劍妖之名。
二十歲邁入江湖新十大劍客,同年連敗一十六名同輩青年劍客。
二十一歲,敗有千里駒之名的百里駒,百里駒是上一代百里家有名宗師。
雖說百里駒六十歲,突破宗師潛力已盡,但宗師就是宗師,敢捋百里家虎須,誰不贊一聲膽子大。
顏青身上一串串名頭,踩著多少人上來,如何會輸,如何敢輸。
令孤子之前少有人聞,才有不少人在顏青身上下了重注,如今悔之晚矣。
“我的錢,可是我省吃儉用的錢,攢了一年十兩白花花的銀子。”一大漢伏地,大哭道。
“你那算什么,我是一千兩,我攢的棺材本呀!”另一人頭捶地,泣道。
“我的私房錢沒了,攢了一輩子的錢沒了,我不活了。”一人捶胸,不顧身旁同伴,要死要活道。
老人沒有再看,轉身走了,年輕人想了一會兒,跟了上去。
在江湖廝混多年,活得好的老人們心機較常人重,對不知來歷的老人,只會小心再小心。
未知代表危險,留神對方,也不愿多管閑事。
令孤子似對顏青生死不在乎,不發一言,轉身向來路走了過去,打算下山。
眾人見令孤子走過來,連忙讓開一條路,無人敢開口。
有心人猜測令孤子此時功體不像顯露出來的,或許是動手的最好時機。
無數江湖人望著令孤子孤零零地走下山去,直至背影不見,才有了動靜。
方流注意到人群中某些人的小動作,看到一些人消失了,開口道:“你走么?我還有些小事要去做。”
“小心一點,江湖還是那副老樣子,某些人心思越來越臟了,也是到時候該收拾一下了。”老貓子也注意到了周圍江湖人的異狀,搖頭嘆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