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 龍套的江湖
- 沉陸語
- 4120字
- 2019-03-13 19:51:08
聞人呼喚,袁瑞睜開渾濁的雙眼,眾人望向這位在世家老一輩中的長者,等著他開口,這點面子不好不給。
周家家主周道以目示意道:“袁瑞來了,你我兩家議定之事或有意外?”
呂家家主呂緯回道:“這老賊不知壞了我家多少好事,不理他,須知滅魔各家已意動,僅憑他三言兩語攙回不了什么。”
袁瑞緩緩說道:“你們在座中有的人是與我一般的老人了,有的人是百年內新當上的家主,莫忘了兩百年前的事。”
“當年魔教中人囂張跋扈,成群結隊屢屢入寇中原,洗劫數家小家族,掠奪資糧,因而各家合力助劍俠慕聲等諸多高人闖入了魔教圣地劍伏老魔。”
袁瑞抬手指向一靜靜飲茶的老友道:“慕家主,當年一役慕聲等人身亡,出力頗大,卻斬了老教主等眾多老魔,魔教由此四分五裂百年之久。”
慕英無動于衷,忘不了當初慕家大放異彩的慕聲,他的天賦得家族看重。
“慕聲是慕老的重孫,不負慕家聲名,只恨血海魔頭無恥,才沒一網打盡。”
“秦家的小子不墮父名,勇武更甚,一锏打落了魔教大長老的道冠,可惜一旁李家的人失手了,才讓他僥幸撿了一條命。”
“我親眼看著長大的程家小子一斧劈開了墨龍崖,傾覆了無道宮。”
袁瑞問道:“當年他們皆是各家的天驕,才做下了大事,他們的隕落換來魔教長達百年的衰敗,今日你們又舍得讓家里寶貝疙瘩出來了。”
當年各家人聞聽族人消息時的悲痛欲絕不做假,天驕入世用了多大資糧。
對世家而言,身為族人的天驕傷亡一二怎能不痛心,這少分了多少利益。
此番對付魔教值不值呢?
“魔教無主,各家決意不許有人一統魔教,凡有新老魔頭意欲繼任教主,必遣人誅殺。魔教沉淪,本是樂見其成的一樁好事,卻不想養出來了一個大魔頭。”
袁瑞笑道:“其武道境界之高遠,權謀手段之老辣,江湖上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僅十年就征服了魔教上下。”
唐老魔與袁瑞是老熟人了,記得兩人初見是在第十二屆武林大會上。
十年一屆,江湖盛事之一,也是給江湖上散落的高人歸順世家的機會,賣命幾十年,與旁支結親,過個幾個入了世家。
武林大會篩選天下可造之材,卻讓唐老魔在這一屆上大出風頭,落了各家面子,從容退去。
他站在家主身后,那時的袁瑞已是袁家下一代家主人選之一。
姜家二子上前,不敵唐老魔,只恨姜家小輩無能,被他挾持,眾人目送唐老魔離開。
袁瑞見眾人聞言想起某人后臉色分外難看,在場各家皆與其有所牽扯。
即使沒見過他的年輕家主,也聽聞過他的豐功偉績,有多少家族因他丟了面子,甚至有世家也因他丟了里子,一蹶不振。
袁瑞繼續道:“此人僅靠一個十年經營,魔教較之分裂前,豈止強盛十二成,網羅天下人杰,讓各家頭疼了三十……”
魔教上一代教主唐老魔,世間只記住了此人名號,譽為魔道第一人,橫行無忌,連姓名也成了一個禁忌。
紅臉的呂家家主呂緯有一心愛族弟死在唐老魔手上,至親慘死,懼唐老魔手段,隱忍多年。
呂緯聞言手按案幾,哪怕是袁家出面勸說,呂家也渾然不懼,與魔教的爭斗,呂家涌現了眾多英杰,而袁家風光已逝,休想來壞自家好事。
呂緯不等袁瑞說完,揮袖說道:“袁老家主此言差矣,誰人不知魔教藏污納垢,禍國殃民,非各家非強與之為敵,而是魔教對各家虎視眈眈,欲掀翻世家之天下,諸位愿讓么?”
身著藍袍的周道見眾人變色,把玩著袖中手中小刀,不急不緩說道:“呂家主之言不可不慮,魔教茍延殘喘,終有養虎為患的一日,遺禍子孫,又是一位唐老魔。”
某些人見呂緯敢頂撞袁瑞,噤若寒蟬,真不怕得罪袁瑞及袁家,某些人的小心思起來了。
呂緯胸有城府,并非沖動之人,不會被袁瑞這垂垂老矣的樣子騙了吧。
呂緯既知袁瑞的老謀深算,莫非他另有后手。
誰?敵得過袁瑞。
袁瑞這老賊是誰?
他可是當了將近百年年的家主,他在時,袁家最為風光時,不提江湖,族中才俊及門生撐起了世家在朝廷的半壁江山。
待袁家離開了他,族中分成數派傾軋,五十年不到,袁家就丟了世家魁首。
族中眾長老請出老而彌堅的袁瑞,袁家無人與他爭雄,穩坐釣魚臺的他,袁家群鬼愣是不敢折騰。
入席前,自家老人千叮萬囑,千萬別被袁瑞的年邁迷惑。
袁瑞年紀大了后,慣會裝模作樣,下手又快又狠,山頭林立的袁家幾乎成了他的一言堂。
他們信袁瑞教訓起膽大包天的呂緯不費力氣,他們到時幫不幫忙?
“假稱閉生死關的唐老魔入了禁地終于死了,他的首徒也陷在極北雪原,大好時機,此時不動手,更待何時。”
周道思慮袁瑞之言,確有些道理,可周家付出了這么多回不了頭,一旦開口反悔連他的家主之位也保住。
見呂緯眼色示意,周呂兩家的結盟將會……
周道勸道:“魔教兩位教主先后身死,正是最為虛弱之時,此刻不斬草除根,日后養虎為患,遺禍無窮。”
周呂兩家并肩與魔教斗了四十年,唐老魔的難纏,兩家人自知,數代人的傷亡,傷筋動骨,周道沒齒難忘。
唐老魔武道之高,城府之深,心機之毒,謀算之精,天下無出其右,再出一位,世家不許。
呂緯與周道約定好了多撈一些好處,魔教不倒,他們怎好加倍奪回失去的一切?
董安瞧出兩人的貓膩,連忙說道:“諸位家主,史書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在下唯恐滅了魔教,各家子弟從此高枕無憂,生出享樂念頭,重蹈覆轍。”
“五十年前,魔教無憂,各家后輩成材之人少之又少,正是窘迫之時,當時唐老魔一出,各家手忙腳亂,諸位不會忘了吧?”
董安見眾人若有所思,繼續道:“這五十年有了唐老魔及魔教這大敵在旁,各家族人英才輩出,有望重現五百年前天下武道登高之景,再說你們總要留些給小輩砥礪心境。”
董安之語循循善誘,事關家族傳承,縱有再多心思,不想想魔教滅盡之后誰得的好處最多,值不值呢?
要在眾人心底種下一顆猜疑種子,有董安在,董家還可昌盛數十年,袁家也好少操些心。
袁瑞見董安賣力勸說明為世家,實為一家之私,他還是太年輕了,放不下。
董安拜見抱著聽天由命的念頭請他阻止,他來并非為了董安及董安,他已足不出戶幾十年,可天下之事少有瞞得過他。
幾百年來他博覽家族秘史,深知魔教的根底,魔教有世家先輩放縱的意思,緣由他不知。
世家在黑暗動蕩的歲月里用無數規矩筑起了一座大屋,幾千年來庇護各家傳承,世家由此恪守成規,不容任何人違逆。
世家的天下就是扎根在這些規矩上,規矩在,世家在。
總會有些人對屋子的某處老舊不喜,不分屋里屋外,有的人想另起爐灶,壞了世家的規矩,世家自是不許。
袁瑞聽聞過族里總會有過先輩動了變革的念頭,爭斗勝敗就是下一個輪回,新的規矩與舊的規矩縫縫補補,世家中人掙脫不了。
世家不變,規矩根基不變,總會有忍受不了這座天下規矩的失意人出現,源源不絕。
世家與魔教好似污泥里的并蒂蓮,世家斬不了魔教的根,魔教覆滅后,又會在別處生根發芽。
若他們沒了魔教這去處,流落天下,處處與世家為難,才是最不好收拾的呀!
袁瑞見幾人對呂緯之言神色無動于衷,這些年輕人看來是不會聽他這老頭的話了,沒了魔教,本家拿捏他們易如反掌。
呂緯見董安賣力地勸說眾人,猜到他的心思,董家與魔教的勾結瞞不過他,幸好先前探過鄭家的口風。
呂緯轉頭看向某人問道:“董家主之言實是真知灼見,不知鄭世兄可有解法?”
鄭家家主鄭良容貌俊逸,不遜蕭章,腰間玉龍佩,白玉簪子束發,不似世間人,氣度不凡。
聽聞鄭良年少時,世家夫人見其粉雕玉琢,爭相懷抱,余蔡兩家的夫人險些爭執打起來。
某人私下曾言今日方知蔡女之跋扈,舉世聞名,當然某人背后中劍自殺而亡,小心禍從口出。
初次離家的鄭良在第九屆論劍大會上大出風頭,一劍伏群雄,人猶勝劍三分,惹來觀劍的一群女俠爭風吃醋,為一人大鬧江湖。
眾女追至鄭家,弄得鄭家烏煙瘴氣,鄭老家主氣急敗壞,對鄭良耳提面命,狠狠地收拾了鄭良一頓。
自此鄭良不敢以真容行走江湖,不然其姿容聲名較蕭章還高,高居江湖討厭榜榜首。
鄭良手托頭斜躺矮塌,手指輕抬,一道水線從桌上茶盞送入口中。
蕭家珍藏的幾株老茶樹,生長在萬丈懸崖峭壁上,歷五百年風雨,為了它們,蕭家買了山林建了一處莊園遣人看護。
茶葉上品,茶香誘人,泉水上等,入口甘冽,清靈中似有股仙氣,這點茶水對他的功體聊勝于無。
上次他去蕭家品茶,怎沒見蕭章拿出來,對他還藏著掖著,卻是討人嫌的家伙,臭味相投。
鄭良一聽蕭章的言語,就猜中了蕭章動的小心思,成了他索要荼葉的好把柄,到時讓蕭章送些茶葉帶回家慢慢品,蕭章手里還有什么寶物呢?
上次在蕭家酒窖見過的千年月桂泡的酒,似乎還剩半壇被假裝酒醉的蕭章偷偷藏了起來。
誰讓蕭章娶了他家的族妹,這個小醋壇子小時候就沒給他找麻煩,向長輩告刁狀,害他被責罰,竟然是世家有名淑女。
小心眼的鄭良只要幾句話,讓蕭章后院不寧。
鄭良聞言回道:“諸位,本家的信想必你們收到了吧?信上之言不勞我多說了吧。”
“信中言明魔教唐真等人癡心妄想欲尋回原始魔尊,重振魔教聲威,冒死入了禁地,禁地不好入,歷來探尋禁忌真相之人生死難料。”
鄭良繼續道:“唐真不在,魔教底細如在諸位掌中,本家的意思?不用吾多言了吧,讓諸位送其一程。”
鄭老鬼此時開口,相較在座眾人年紀不大的他向來是謀定而后動之名。
他在位一日,鄭家立于不敗之地,其不輸族里整日謀算天下的老人們,盛贊其深謀遠慮,老奸巨猾。
背后是幾次三番讓他們吃了大苦頭,有口難言,鄭家之難纏可見一斑。
魔教這一劫難渡了,董安盡力了,家族生意恐難保了,家主們的心思隨之變了,董安也無力起來了,自求多福。
袁瑞見狀閉上了眼,此時沒他開口的機會了,鄭小鬼的智謀他也是心服口服,窺破大勢了么?這次又讓本家得逞了。
五十年前,家主之爭引起數房爭斗,魔教趁虛而入,袁家之勢江河日下,故族老們請老家主袁瑞出山接了家主之位。
袁家近幾代人中沒一人的心思與武功讓族老及族人眾望所歸,他們要的是帶家族重回巔峰的家主。
袁瑞決心此番回家后,卸了家主之位,非要從族里尋出個機靈的年輕人了,不分嫡庶,非花大心思栽培出一人。
三十年前,袁瑞欲退位讓賢,碰上唐老魔東出入中原,趙家自顧不暇,族老不許。
二十年前,袁瑞欲退位讓賢,遇上袁家一房投入魔教,袁家人心惶惶,族老不許。
十年前,袁瑞欲退位讓賢,撞上袁家數杰遇強敵身亡,袁家后繼無人,族老不許。
這次袁瑞決心不管那些煩人的族老們,以前他們仗著年紀比他大,好似口申道理也比他大,逼得他繼續守著家主位,免去族人爭斗。
當他不知年輕族人在背后道他貪圖家主之位,戀棧不去。
在座某些有心人對本事憂慮起來,今日本家所為,來日又會是誰?
沒了魔教,本家的人不可不慮,他們這些在外的人為所欲為,權勢滔大,卻違逆不了本家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