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頂層商業系統:企業利潤增長10倍的商業模式與架構設計
- 胡華成
- 1102字
- 2019-10-28 10:32:06
推薦序一
18世紀以來,世界經歷了三次技術革命,它改變了人們的生存環境,人類的思維方式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蒸汽機伴隨著形而上學,電力技術的發展使形而上學轉為世紀科學革命,從機械性走向了辯證法。迄今為止,電腦的廣泛應用終于完成了人類由工業時代向信息時代的過渡,網絡技術解放了人類的智能,讓思維方式有了跨越式的嬗變,這便是互聯網思維的誕生。
20世紀末,互聯網颶風席卷而來,關于互聯網的書籍謂為汗牛充棟,互聯網思維也被賦予種種術辨,甚至有著哲學的意味,既作為“世界觀”又形成了“方法論”。它是“專注、極致、口碑、快”(雷軍),它是“便捷”、“免費”(周鴻祎)、“取消中介”,它是“開放、分享”、“創新驅動”,它是“用戶體驗”、“數據思維”、“粉絲經濟”,它是“商業民主化”、“企業扁平化”、“平合化”、“接口化”、“流量化”……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它們基本上是就商業邏輯而言的。而作為創新2.0下的新形態,“互聯網+”的概念在躋身世事以來,更被寄予厚望,以之為核心的產業革新悄然拉開帷幕,京東的網上超市,淘寶的網上集市,支付寶的網絡支付,微信的“快速迭代”,阿里的“生態協同”,滴滴打車和快的的跑馬圈地……這便是“巨變時代的重塑”。
欣聞胡華成新著即將面世,他密切地注視著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和商業帶來的裂變,更傾向于頂層商業系統的重構與研究,這本書彌漫著互聯網時代的氣息和新商業浪潮的文化元素,帶有顛覆性的互聯網品格,它打破了固有的觀念,顛覆了傳統商業與管理模式,對互聯網時代的價值鏈變革、組織進化給予冷靜的評斷和梳理,為傳統企業的轉型撥開迷霧,從一個客觀的角度,蘊藉著新商業模式的三維解讀,提出平臺戰略、合作思維、輕資產模式、生態型企業的自我修復與進化等,并對投融資和資產裂變予以分析,提供給我們“互聯網+”的經濟范式。這令人欣喜。
雖然說“互聯網+”并非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或某產業的“救命稻草”,但這卻給了我們更寬泛的思維空間,它的影子投射并充斥其間,更益于找到一個領域的痛點,用“互聯網精神”剖析與重構,打開煥然一新的思想場域也未可知。
O2O、B2C、自媒體、大數據、云平臺……在這個時代商業新寵的推波助瀾之下,進而產生了新的格局,無論你喜歡或厭惡,它都勢如破竹地跨界而來,打劫似的波瀾洶涌,如何破局,全在你的思維轉換。思維就是“問題求解”,尤其是一個概念外延,在不斷擴大的今天,其生命力在于承載著什么樣的“當代性”問題和意義,或是某種社會思想的載體,無論如何,“互聯網+”已不能單純地視為狹義的商業風景,雖然對它的詮釋基本是從商業實用主義的價值上來說的。
世華智業投資集團董事長、北京華夏管理學院校長
社會企業家導師:姜嵐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