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創新型企業案例(第六輯)
- 李新男 梅萌
- 4696字
- 2019-10-24 19:19:19
集成創新打造裝備制造動力航母
——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案例
一、企業概況
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哈電集團),原為“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公司”,是國家“一五”期間由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建設項目中的6項沿革發展而來的,是在原哈爾濱“三大動力廠”(哈爾濱電機廠、哈爾濱鍋爐廠、哈爾濱汽輪機廠)、阿城繼電器廠及哈爾濱絕緣材料廠的基礎上,為適應成套開發、設計、制造和服務的發展要求,組建而成的我國最大的發電設備、船舶動力裝置、電驅動設備與成套設備的研究制造基地之一。現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重要骨干企業之一,2009年進入中國企業500強和中國制造企業500強。
目前,哈電集團已形成水電、煤電、氣電、核電、艦船動力裝置和電氣驅動裝置、電站成套設備交鑰匙工程六大主導產品。水電產品年生產能力600萬千瓦,煤電產品年生產能力3000萬千瓦,氣電產品年生產能力200萬千瓦,百萬千瓦級核電產品年生產能力2~4套,具備同時批量生產三種艦船動力設備10臺套的能力。電站成套設備交鑰匙工程已獲得ISO 9001及美國FMRC質量體系認證,承建了近20個國外電站工程項目及一系列國內電站成套項目和交鑰匙工程。哈電集團產品已遍布全國各省區,水電產品占國內市場份額約二分之一,煤電產品占國內市場份額三分之一左右。累計生產發電設備23494萬千瓦,產品裝備了海內外300余座電站。
哈電集團下屬哈爾濱動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二級企業,還有哈爾濱汽輪機、電機、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等30余家三級企業。
2009年年底,哈電集團資產總額達到561.5億元,營業收入達到313.2億元,利潤總額11.8億元,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17.12萬元/(人·年),從業人員26800人,科技人員7160人。
二、企業主要創新活動
1.集成創新推動科技領先
哈電集團歷來堅持以創新求發展的企業發展思路,制定實施了以“集成創新”為核心的總體發展戰略。作為中國最重要的能源制造裝備大型企業,哈電集團所屬的產業關聯度高,技術的相互依存度強,企業不能靠單項技術的突破來實現發展,必須要通過整合相關配套技術、建立相應的管理模式,通過集成創新才能最終形成生產力和競爭力。為了打造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裝備制造業的動力航母,實現“中國最好,世界一流”的戰略目標,哈電集團提出了實施體制、機制和管理創新,重點推進以技術創新為主動力的科技領先戰略。
為了將創新發展戰略落到實處,哈電集團持續深化企業改革,對集團內的“人力、財力、物力、信息”四大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為貫徹實施集團“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創新管理措施。通過四大資源的優化配置形成成本優勢,創造卓越績效;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著重提升總部統籌配置資源和科學決策能力,強化戰略管控能力。公司遵循“自主研發、引進消化、博采眾長、創新跨越”的創新技術路線圖,通過“建體系、換機制、投資金”達到“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通過提高科技含量、產品質量、品牌效應來提升產品的價值;通過提高產品差異化提升產品競爭力;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圍繞實施相關多元化戰略強化管理創新
哈電集團通過強化母子公司管理體制創新,突出了集團“管理”與“服務”的雙向職能。實施相關多元化戰略,制定實施了哈電集團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指導意見,形成了“多電并舉、齊頭并進”的良好格局。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積極推進了實業公司及廠辦大集體企業改制工作。強化了企業所有制結構創新,為佳木斯電機廠成功引進戰略投資者,促使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重回行業龍頭地位。同時不斷推進資源配置體制創新,突出專業化生產,先后成立了交直流公司、閥門公司、重裝公司、北京分公司、現代產業公司等,使公司應對市場競爭的能力不斷提高。
在哈電集團管理層面,通過全面建設管理創新平臺,提升整體運行管控能力。哈電集團啟動了集團管理創新平臺建設工程,通過建立集成、高效、快速反應的管理創新平臺,推進約束與激勵機制創新,實施了經濟增加值考核辦法。推動管理體制變革和流程優化或重組,提高了企業流程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3.構建“三層一體化”研發體系
哈電集團以建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發電設備工程研究中心為契機,不斷整合資源,積極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人才為支撐、產、學、研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目前,公司已初步形成了以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和技術委員會為研發最高管理和咨詢機構的“三層一體化”研發體系。最高層為“基礎研究、上游技術層”,以博士后工作站與高校、科研院所協作為載體,重點開展基礎技術、共性技術以及前瞻性的技術研究;中間層為“新產品研究開發層”,由發電設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水力發電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哈爾濱大電機研究所等研發機構構成,重點開發集團新產品;最底層為“產品制造技術層”,由各所屬企業的設計、工藝部門構成,面向當前產品的生產制造技術研究。
2009年,哈電集團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額達到19.52億元。全年共開展課題研究628項,完成238項。全年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15項。“超臨界60萬千瓦火電機組成套設備研制和工程應用”獲200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0萬千瓦CFB鍋爐機組示范工程及國產化”、“30萬噸合成氨成套技術與關鍵設備開發研制及應用”獲200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超超臨界100萬千瓦火電重大裝備研制”、“彎扭葉片與流場性能優化理論在大型汽輪機中的應用”分別獲得2009年度機械工業科技進步特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4.穩步推進以“三個五”戰略為核心的知識產權戰略
為提升企業的持續創新能力,哈電集團科學規劃知識產權發展目標,即:到2020年,成為擁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知識產權、能夠熟練運用知識產權獲得競爭優勢的現代裝備制造企業。為此,哈電集團于2009年6月著手編制了集團知識產權戰略規劃。
根據規劃,穩步推進以“三個五”戰略為核心的知識產權規劃。“三個五”戰略即:重點推進五項工作、建設五大專項任務和實施五大戰略措施。推進五項重點工作包括:科學樹立知識產權理念、加快完善知識產權機制、全面促進知識產權創造、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效用、強化知識產權管理與保護。建設五大專項任務就是建設“品牌、商標、商業秘密、專利、著作權”等任務;五大戰略措施是:實施“建知識產權文化、健全知識產權制度、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強化人才隊伍建設、依法維護自身權益”。“三個五”戰略的實施為提升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落實知識產權戰略,強化了“集團”和“所屬企業”兩級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哈電集團科技發展部和法律事務部分別為哈電集團知識產權工作的管理部門,分別負責集團知識產權規劃的編制與實施和集團公司產權糾紛以及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法律咨詢工作;各所屬企業負責知識產權戰略的具體落實和管理工作,包括知識產權申請、保護及日常管理工作等。
經過不斷強化知識產權工作,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相關制度進一步健全,哈電集團知識產權管理水平明顯提升,自主知識產權數量和質量進一步提高。截至2009年年底,集團累計申請專利331件,目前有效專利213件,其中發明專利25件。
5.實施以全員績效考核為基礎的“人才強企”戰略
哈電集團堅持以人為本,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樹立了“以德為先,才盡其用”的人才觀。
在人才招聘上,哈電集團在打破了傳統方式,本著“集團搭臺、企業唱戲”的原則,由集團公司統一組織舉辦專場招聘會,統一推介。此舉效果突出,先后與哈工大、華中科技、上海理工等高校簽署了長期戰略合作協議。
在人才待遇方面,作為國資委批準實施年金試點的4戶中央企業之一,積極推行了企業年金制度,對吸引留住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全面實施崗位技能工資分配體系的基礎上,目前正在推行全員績效考核。制定實施《集團公司本部及成員企業間干部(員工)掛職交流工作實施方案》,實現了集團內部的相互促進和良性互動。制定實施《關于加強企業班組長培訓工作的指導意見》,共舉辦和參加各類培訓班500余個,近3萬人次參加了培訓。截至2009年年底,哈電集團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8000多人,高級專家40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享受國家津貼36人,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博士及博士后23名。
6.著力塑造世界裝備知名品牌
哈電集團牢固樹立“創世界裝備名牌,鑄哈電制造豐碑”的品牌觀,堅持“市場導航、品牌領航、誠信遠航”的經營理念,著力打造令世界推崇、值得全世界用戶信賴的知名品牌。哈電集團通過實施全員營銷策略、“服務萬里行”活動、產品推介及展覽等多種營銷方式,進一步拓展了市場發展空間,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深入人心。
哈電集團目前已擁有“哈電”、“哈鍋”、“哈汽”、“飛球牌”等多個知名品牌。“哈電”成為黑龍江省著名商標,正在申報中國馳名品牌。“飛球牌”防爆電機成為“中國名牌”。品牌塑造與市場營銷的完美融合,使得哈電集團贏得了一場場商戰,國內外產品市場迅速擴大。2008年一次性拿到了溪洛渡6×77萬千瓦、向家壩4×80萬千瓦水電機組共44.27億元合同,創世界水電簽約額最大、單機容量最大兩項紀錄。簽約俄羅斯特羅依茨克項目三大主機供貨合同,更是實現由“20世紀50年代蘇聯援建”到“反銷俄羅斯市場”的歷史大轉變。
7.構筑以勵志拓新為核心內涵的企業創新文化
哈電集團“創新無限,動力不竭”的企業精神,“勵志拓新,不進則退”的創新理念,構筑了哈電集團創新文化的核心內涵。
哈電集團將創新文化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了系統建設。充分利用哈電電視臺、《哈電集團》雜志、網站、廠報等渠道,開展知識產權宣傳日、宣傳周、宣傳月、知識競賽等活動,利用集團在產品包裝發運、大型會議、競賽活動、各種文藝晚會等之機,廣泛宣傳創新文化。
哈電集團長年堅持開展全員創新活動,在集團內部形成了尊重知識、崇尚創新的良好氛圍。深入實施以推動技術進步為主題,鼓勵員工大膽創新,允許在創新中冒險失敗,并把待遇作為激勵創新最主要的工具。以爭創“工人先鋒號”、爭當“創新能手”為載體開展職工技術創新工程,加速技術成果的轉化。通過崗位練兵、技能競賽、名師帶高徒等活動,提高了職工學習業務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增強了廣大職工業務技能,增強了企業競爭力。
三、企業創新成效
依靠創新驅動,哈電集團不斷追求卓越,積極引領行業技術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首臺67萬千瓦超臨界塔式褐煤鍋爐、國際首臺35萬千瓦超臨界褐煤鍋爐相繼投運成功,填補國內空白。2007—2009年三年共取得專利100余件。《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大型直接空冷汽輪機關鍵技術研究及設備研制》分獲200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超臨界60萬千瓦火電機組成套設備研制和工程應用》獲200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巨型全空冷水輪發電機組關鍵技術突破及工程應用》榮獲200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哈電集團營業收入快速增長,從2005年的197億元增長到2009年的313.2億元,增加了116.2億元,年均增長率達到12.29%,其中2008年集團營業收入近330億元,為歷史最高水平。集團盈利能力顯著提高,集團利潤總額從2005年的5.9億元增長到2009年的11.8億元,增加了5.9億元,年均增長率達到19.17%億元,其中2007年集團利潤總額為22億元,為歷史最高水平。
結語
作為國家大型能源企業,哈電集團秉承“創新無限,動力不竭”的企業精神,牢固樹立“勵志拓新,不進則退”的創新理念,以提升集團整體運營水平、管控能力和集團綜合競爭力為目標,在“新能源/新產業科技創新、科技資源整合、科技體系建設”三個方面謀劃企業的發展,確立了在廣泛的群眾創新基礎之上的集成創新戰略,企業研發支撐體系不斷完善,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明顯增強,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創新文化和創新意識深入人心,形成了良好的創新氛圍,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產出豐碩,創新效益突出,創新驅動和支撐了哈電集團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