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創新推動轉制 引領耐火材料技術發展
——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案例

一、企業概況

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鋼洛耐院)成立于1963年,原隸屬冶金工業部,1999年轉制為科技型企業,現歸屬中國中鋼集團公司。

中鋼洛耐院主要從事耐火原料及制品、陶瓷及節能材料、超硬材料、包裝材料、檢測設備等的生產、銷售、開發、技術轉讓、咨詢服務及培訓;耐火材料性能檢測;冶金行業工程設計、工程承包和工程咨詢等業務。企業主導產品有碳化硅系列制品,連鑄用功能耐火材料,水煤漿加壓氣化爐用高純氧化物制品、高純剛玉制品,優質不定形耐火材料,陶瓷纖維及制品,耐火材料檢測儀器設備等。

中鋼洛耐院是全國耐火材料專業領域唯一的大型綜合性研究機構,是我國耐火材料行業技術、學術、信息及服務中心和耐火材料科技成果的主要輻射中心。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籌)、耐火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耐火材料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全國耐火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機構依托或掛靠在中鋼洛耐院。企業技術中心是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并設有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編輯出版的《耐火材料》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英文版《中國耐火材料》是國家新聞出版署認定的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

中鋼洛耐院現有職工598人,其中:教授級高工17人、高工106人、工程師139人。博士12人、碩士74人、大學本科20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19人;博士研究生導師3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0人。組建有10個不同方向的創新團隊,其中功能耐火材料、復合材料團隊為河南省創新型團隊。2009年,中鋼洛耐院資產總計86035萬元,實現銷售收入45086萬元,實現利潤1523萬元,上繳國家稅金4212萬元。

二、企業創新活動

1.依靠創新引領行業技術進步

中鋼洛耐院轉制后,逐步確立了“以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耐火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平臺為主要依托,建成國際一流的耐火材料及相關新材料研發基地和成果轉化基地,成為先進耐火材料及相關新材料領域的技術引領者”的發展戰略,將企業定位于高端產品的生產與服務。并逐步確立了指導企業整體創新活動的思路:以市場為導向,發揮科技創新平臺優勢,立足耐火材料,瞄準節能環保及相關高溫工業新技術、新工藝用關鍵新材料,依靠科技創新,在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和技術集成等方面實現重點突破,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引領行業技術進步。

圍繞這一發展戰略,中鋼洛耐院在新產品研發方面,與國家、行業需求相結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推動了我國高溫工業的技術進步。例如,中鋼洛耐院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連鑄用梯度功能耐火材料的研究開發,開展連鑄用功能耐火材料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究。依托該成果,中鋼洛耐院的新型功能耐火材料實現了產業化,使得我國功能耐火材料產品技術和質量與世界同步。目前,該系列產品已在唐鋼、馬鋼、珠鋼等鋼廠推廣應用,替代進口產品,促進了我國連鑄技術的發展。

2.以系統工程方法構建高效運行的科技創新體系

中鋼洛耐院通過推動現代企業制度建設,調整優化資源、完善管理制度和經營機制,構建產品研發與市場緊密結合的組織結構體系,不斷提升管理水平。中鋼洛耐院實施了以研發團隊建設為重點、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研發效率為目的的科研管理、成果轉化、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等創新系統工程建設。

中鋼洛耐院制定并實施了體現公平和激勵作用及向骨干傾斜的薪酬分配制度、多層次人才培養制度、科研項目考核管理制度、科研成果產業化機制等,制定和實施科研項目考核管理制度、科研成果產業化機制、知識產權管理辦法。成立了技術委員會和專業分會,實施了從項目立項、項目實施、項目驗收和成果轉化的科學和程序化管理。逐步構建了高效運行的科技創新體系和兩級技術創新平臺——產品研發基地和高技術成果產業化基地,有效保證了創新戰略的實施。

3.以兩級技術創新平臺為核心的研發支撐體系

中鋼洛耐院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建立了兩級技術創新平臺,即研發基地和高技術產業化基地,并以兩級技術創新平臺整合資源,構建起完善的研發體系。

研發基地主要以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河南省特種耐火材料重點實驗室、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基礎,集聚了高素質研發隊伍和全院精良研發裝備,圍繞行業關鍵共性技術開展原始創新和重大集成技術研究;高技術產業化基地主要以耐火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為主體,與市場緊密結合,成為以成果的集成轉化和品牌建設為重點的成果轉化平臺。兩級平臺為上下游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是耐火材料行業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這一行業實驗裝備條件最完善的實驗室之一。實驗室擁有耐火材料工藝實驗、性能測試、結構分析和模擬試驗等科研設備500余臺套,包括實驗室用各種小型試驗設備、具有中試能力的大型試驗設備、能夠模擬實際使用條件的模擬試驗設備和裝置、常溫和高溫物理性能測試設備、大型材料性能分析儀器等,具備國際先進水平。實驗室為開放型,主要任務是開展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科技文化交流,是耐火材料行業開展關鍵、共性、前沿技術研究,增強技術輻射能力,推動產學研相結合的重要平臺。

中鋼洛耐院還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同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碩士;與太原鋼鐵(集團)公司建立了聯合實驗室;與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等國內知名機構開展全面的戰略合作;同新西蘭奧克蘭大學、日本岡山陶瓷研究所等國外知名研究機構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

2009年,中鋼洛耐院投入科研經費3660萬元,開展科研項目62項。申報專利34件,獲得授權專利14件。

4.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十一五”開始,中鋼洛耐院強化了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加大專利申報力度,充分運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2008年中鋼洛耐院啟動了知識產權戰略的制定工作,先后制定了《法律事務管理辦法》、《知識產權管理辦法》,作為本項工作推進的依據。中鋼洛耐院成立了法律事務部,負責知識產權的保護、維權工作;對知識產權進行統籌規劃,從知識產權的產出到使用進行全過程管理。《知識產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規定對職工申請知識產權給予獎勵,對發明專利的申報和授權的分別給予1000元、2000元的獎勵。《辦法》還將知識產權的產出作為二級單位的考核指標。

中鋼洛耐院注重加強知識產權的學習、培訓工作,請國家、省市相關部門和專利代理機構、相關協會到企業開展知識產權知識講座。

2006—2009年,中鋼洛耐院共申報受理專利67件,其中發明專利45件,實用新型專利21件,外觀設計專利1件;獲得授權專利30件,其中美國發明專利1件,國內發明專利6件,實用新型專利23件。截至2009年年底,中鋼洛耐院擁有14項注冊商標(其中1項正在申請)、25個域名。

5.注重人才培訓

中鋼洛耐院的用人理念是,堅持以人為本、創新無限,通過積極引進、分類培養、合理使用,使企業的人才總量不斷增加,人才質量不斷提高,人才結構不斷優化,人才優勢不斷強化。

中鋼洛耐院根據自身特點,制定了《引進高層次人才暫行規定》,不斷吸引高層次人才來院工作,發揮高層次人才在不同技術領域的引領作用。同時,也將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人才培訓方面。重點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不斷拓展培訓渠道,豐富培訓內容,提高培訓效果。加強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每年培養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碩士研究生8名,同時加大與高校聯合培養人才的力度,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積極選擇高校建立聯合培養人才基地,與高校聯合培養在職工程碩士和博士。

6.塑造耐火材料領域的品牌影響力

中鋼洛耐院結合自身實際,將企業自身積累的、有較大影響力的LIRR品牌與中鋼品牌結合使用,形成優勢互補,樹立了企業在耐火材料領域的品牌影響力。中鋼洛耐院塑造產品品牌的做法:一是通過商標,域名注冊等知識產權保護措施,確保企業對品牌的擁有;二是通過產品、包裝等加印品牌標識,擴大企業品牌的應用領域;三是通過企業VIS視覺識別系統,規范企業品牌使用,達到視覺識別效果。

中鋼洛耐院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先后通過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GB/T 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認證,成為目前我國耐火材料行業內最早通過三合一管理體系認證的單位。

在市場營銷方面,中鋼洛耐院通過媒體宣傳、產品推介會、學術會議、走訪客戶等方式,捕捉市場信息,由銷售人員(必要時由技術人員協同)向潛在客戶介紹本企業情況及產品技術及使用情況,開拓市場。

7.創新文化融入企業的管理和經營

中鋼洛耐院秉承“自主創新,持續推動”的核心創新理念。立足自主,通過創新推動節能降耗,改善品質,提高效率,提升品牌的技術含量。

中鋼洛耐院通過舉行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不斷提高員工對企業創新文化理念價值觀的深刻理解,將核心文化理念貫穿到各項規章制度和考核中,并努力轉化為可遵循的行為準則和行為規范;把核心文化體現在研發、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體現在員工的日常行為和對外形象上,使企業文化的核心外化于形。

中鋼洛耐院持續開展職工技術創新活動,如開展技能大賽、技術培訓、崗位練兵、職工合理化建議等。2008—2009年,共舉辦各種技能培訓班40余期;為了充分調動技術工人的積極性,通過工人技術等級評定的形式對技術工人進行理論和實際操作技能培訓、考試考核。

通過企業創新文化建設,中鋼洛耐院將企業文化深深熔鑄于企業的凝聚力、創造力和生命力之中,使企業走上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之路。

三、企業創新成效

中鋼洛耐院依托科技創新優勢,圍繞我國鋼鐵、有色、石化等高溫行業,在關鍵耐火材料的技術創新方面近年始終走在我國耐火材料行業的前沿。近5年來,累計承擔國家項目17項,省部級項目14項,申報專利73件,獲得授權專利35件,制定或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27件,獲省部級以上獎勵6項,其中“鋼鐵冶金儲運與精煉設備爐襯材料長壽高效技術”獲200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大型鋁熔煉爐用不定形耐火材料”獲2009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依托自主創新獲得的科技成果,中鋼洛耐院的產業得到快速發展,經營業績平均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主導產品新型氮化硅結合碳化硅復合材料使我國大型預焙鋁電解槽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將鋁電解槽壽命由3~4年提高到7年以上,電流效率提高1%以上,噸鋁電耗降低100千瓦·時以上,每年可以為國家節約電耗12.6億度,該產品目前的國際市場占有率達45%以上;高純致密氧化物耐火材料使我國“水煤漿加壓氣化爐”用耐火材料實現了國產化,產品獲美國專利,已進入歐美市場,國內市場占有率達80%以上。

結語

中鋼洛耐院用改革、創新、務實的精神,樹立起了中鋼洛耐院(LIRR)在國內外的品牌,積累了國內領先的雄厚的科技優勢。中鋼洛耐院的發展又一次證明,只有依靠自主創新,持續不斷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才是企業在當前激烈競爭的環境中生存發展的唯一出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丰县| 朝阳县| 赣榆县| 同德县| 平江县| 香河县| 奉新县| 丹棱县| 盐源县| 黎川县| 张家川| 西藏| 桑日县| 奈曼旗| 寿阳县| 济宁市| 襄城县| 新兴县| 高唐县| 芮城县| 尼玛县| 周至县| 桑植县| 海兴县| 敦化市| 子洲县| 宜宾市| 浙江省| 宣化县| 宜兰县| 应城市| 怀集县| 德庆县| 平昌县| 盘山县| 什邡市| 清河县| 宜阳县| 沅江市| 乡城县| 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