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1 發展轉型與教育金融制度創新

世界瞬息萬變。昨天還是以日本為代表的亞洲模式備受推崇,今天則是“廣場協議”和亞洲金融風暴后的經濟衰退;昨天還是由美歐所代表的新經濟國家被奉為楷模,今天則是金融危機后一連串危機陰霾難以散去。世界經濟輪番“坐莊式”的演化可能取決于各國間的相互博弈,但更多的可能是人類發展未能及時適應環境變化的結果。

“窮則變,變則通”,中國正是在不斷變革的過程中發展壯大的。從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事實充分證明了變革是適應環境變化的客觀要求。而今,世界各國聯系更加緊密,世界分工更加深化,全球“系統性”迅速增強,因而未來世界的發展需要各國具有超越以往合作深度和廣度的智慧。如果變革是時代的要求,那么轉型是變革的主體,創新則是轉型的靈魂。

我們知道,轉型尤其要靠人才,正如許多人在2012年達沃斯論壇后所感慨的那樣,盡管論壇的主題是發展轉型,但論壇卻超乎尋常地發現發達國家缺乏世界領導力。其實,正如上文所言,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自發成長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要求,技術人才、管理精英,特別是“胸懷全球”的創新性人才需要自覺培養。當然,人才培養有應急、短期、長期之分,但學生時代的教育對于成才無疑至關重要,對于國家博弈或者全球發展都具有戰略意義。

然而,四大方面的限制阻礙了“全球性創新人才”的培養,主要表現在:第一,教育任務艱巨。這類人才需要完整的知識體系訓練,需要全球范圍的調研實踐,需要長周期的成長過程,需要大量優質教育資源;第二,全球教育資源存在巨大浪費。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形成了搶奪式的存量精英人才再分配機制,全球為美國的人才培養打工。而大量潛在的精英人才卻享受不到足以激發潛能的教育,教育資源閑置浪費現象嚴重;第三,全球教育機制創新不夠。教育需求方缺乏專業化的投資理念,教育環節處于缺失或者混沌狀態。高校之間缺乏有效競爭,專業化程度不足;第四,全球教育資金緊張。全球各國都存在教育資金不能滿足投資性教育資金需求的情況,數以億計的適齡者輟學或者隱性輟學。

我相信,竇爾翔博士的新著《教育金融制度創新》對解決以上教育困境有一定助益。通讀新著,作者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創新性探索:

其一,首次系統探討了教育需求方的資金可得性問題。諾貝爾獎獲得者舒爾茨在“人力資本投資”中指出,教育是一種投資行為,是人力資本積累的重要形式,早期的教育投資可以在未來帶來價值增值。但是舒爾茨在其著述中對教育資金的可得性問題基本上存而不論,作者在本書中對這一假定給予了放松,并希望形成一本有別于《教育經濟學》的學科教材——《教育金融學》。

其二,首次將股性因子引入合約。傳統的籌資制度都可以理解為不同主體之間的資金供求合約:“義務制教育”的合約主體是政府和所有適齡學生;生育后代意味著父母與子女簽訂了一份有關撫養和贍養的隱性合約;助學信貸合約則包括銀行、政府、高校、家庭等多個主體。作者從學生的高風險特征出發,探討了如何形成“分成制教育金融合約”,首次將分成制合約用于自然人融資主體,為自然人金融體系的建立提供了增量思維。

其三,首次提出如何在教育活動中引入第三方投資人和增值服務者。教育是一個復雜、繁重、多環節的教育過程,傳統的“‘供給-需求’兩主體”教育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現實和發展的需要。分成制教育金融合約可以使教育需求方和資金供給者的利益函數趨于一致,形成投資人與學校,特別是與學生一起完成教育過程的機制。這種新機制不僅能促進教育過程的專業化,還能提高學生在人力資本積累過程中的談判力,促使學校和企業內部產生競爭,尤其是能提升學校的專業化程度,減小無謂的重復建設。

其四,創造性地提出構建反饋性公益型教育基金的思想。作者首先創新性地將基金制度引入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使得股性教育金融制度能夠充分利用基金制度的優勢,對投資方和融資方都帶來規模擴張和風險降低的優勢。此外,作者更大的創新在于將這種純粹的市場化投資基金和傳統的公益性教育基金進行了融合嫁接,這將有利于提升現有公益型教育基金的效率及其可持續性。為純粹的市場化分成制教育投資基金的實現和推廣提供過渡性的制度實踐。

竇爾翔博士的著作具有體系性創新和微觀創新的雙重特征,為金融和教育兩個領域注入了思維上的新鮮血液,相信不管對學術研究還是對實際問題的解決都會大有裨益。

中國一直是人口大國,而且也已經成為一個經濟大國,但我們更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中國能夠成為一個世界強國。然而,如世界一樣,中國也正處于進一步發展的“十字路口”。出口環境惡化、經濟增長粗放、企業誠信不足、改革矛盾復雜、收入分配懸殊、環境污染嚴重等難題成為中國面臨的重大挑戰。應對挑戰的關鍵要靠“高性能人才”,這些人才的特征是擁有熟練的專業技能,懂得人文關懷,富有全球意識、戰略眼光及開拓精神。

對于一個國家,上述挑戰或許更多的是一個機遇。哪一個國家首先贏得人才,哪一個國家就會贏得主動。那么中國的人才占比如何?中國如何成為一個“人才大國”?古人說,“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就像石頭中的玉,不“砸開”石頭又怎能知道里面有沒有玉?我們要鼓勵所有的人都去接受充足的教育,我們要去發現各種各樣的人才。所以,我們說,中國的人才隱含在偏僻的山村,隱含在相對落后的農村,隱含在數以億計的農民工中,隱含在因家庭貧困而失學的孩子中,隱含在因單科不及格而落榜的學生中,隱含在因傳統教學模式而限制了其潛能的學生中。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缺乏資金、缺乏資源、缺乏效率,學生也將“難為無米之炊”。我希望竇爾翔博士能以《教育金融制度創新》及其后續研究成果為紐帶,聚集天下所有關心教育的同仁一起“興教強國”,早日割斷家庭貧窮對學生學習權利的深度影響,讓學生插上知識的翅膀自由翱翔,早日尋找到提升學習效率的竅門大法,讓學生們快速成才、早日成才、幸福成才、集約成才、成大才!

何煉成于西北大學新村

2012年2月6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镇县| 阆中市| 廉江市| 长泰县| 嘉峪关市| 嘉善县| 伊川县| 淮阳县| 新昌县| 昔阳县| 响水县| 北票市| 襄垣县| 且末县| 哈巴河县| 车致| 长宁县| 南陵县| 达日县| 会东县| 苏州市| 博兴县| 遵化市| 枝江市| 屏东县| 上杭县| 区。| 焦作市| 且末县| 庐江县| 新疆| 和田市| 滕州市| 都匀市| 双江| 明溪县| 临汾市| 新邵县| 新蔡县| 韶关市| 绥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