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仙傳(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 謝青云譯注
- 2478字
- 2019-02-28 16:03:21
李八百
【題解】
李八百是漢族民間傳說中的蜀中八仙之一,屬于道教神仙。蜀中八仙之說見于晉代,因為他們都在蜀地成仙,故有此稱呼,東晉譙秀在《蜀記》中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為蜀之八仙”。
本文的李八百因相傳長壽八百歲而得名,后世多有道士也被如此稱呼,以彰顯神異,如李家道里的李阿和李寬(見《李阿》篇)以及東晉道士李脫、宋代虎耳先生李洞賓以及《瑞安府志》里記載的年代不詳的道士李真等。
因文中拜李八百為師的唐公房為西漢末期人,故可推斷李八百應也在這一時期活動。另據《陜西通志》記載,李八百住漢中洋縣的寒泉山,歷經夏、商、周,后唐公房拜其為師,這些應是在《神仙傳》之后的演繹。
本篇主要講述李八百度唐公房成仙的經過,因為唐公房不計家財、不畏污穢地對李八百一心施救,使得他通過了李八百的考驗而最終成仙,說明了成仙需要行善的道理。葛洪在《抱樸子·內篇·對俗》中說人要想修煉成地仙,需要做三百善事;想要成天仙,需要做一千二百善事,如果“積善事未滿,雖服仙藥,亦無益也”,本篇正可為其注腳。
今存有漢代《仙人唐公房碑》,所述公房之事與本篇內容無共同處,所以本篇應是葛洪在另一個傳說基礎上的創作。
李八百,蜀人也[1]。莫知其名,歷世見之,時人計其年八百歲,因以為號。
或隱山林,或出市廛[2]。知漢中唐公房[3],有志不遇明師,欲教授之。乃先往試之,為作客傭賃者[4]。公房不知也。
八百驅使用意,異于他客,公房愛異之。八百乃偽病困,當欲死。公房即為迎醫合藥,費數十萬錢,不以為損,憂念之意,形于顏色。八百又轉作惡瘡[5],周遍身體,膿血臭惡,不可忍近。
公房為之流涕曰:“卿為吾家使者,勤苦歷年,常得篤疾[6],吾取醫欲令卿愈,無所吝惜[7],而猶不愈,當如卿何?”
【注釋】
[1]蜀:周代所封的諸侯國之一,在四川成都一帶,今為四川省的別稱。
[2]市廛(chán):市中的商店,也指商店云集的地方。
[3]唐公房:也有的版本寫作“唐公昉”,是陜西城固一帶從漢代開始就一直延續至今的民間崇拜的道教神仙。據原來保存在陜西城固的廟宇,后遷移到了西安碑林第三室的《仙人唐公房碑》記載,唐公房是漢中城固人,王莽新朝(9—23)時在世,后來得道,最后合家“雞犬升天”,故事與本篇有異。據相關專家考證,該碑約為后漢時期制造,是為紀念城固唐公房廟的重修及擴建而立,城固縣今有其廟觀遺址。民間對唐公房的神仙崇拜主要在城固一帶流傳,并演化出一些跟他有關的傳說,如西晉張華《博物志》中提到的“唐鼠”及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提到的當地“婿水”名稱的由來等。道教中也多對其有記述,如南朝梁陶弘景所著《真誥》中,把唐公房列為主人生死的天上功曹,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則記載公房曾拜李八百為師等。
[4]傭賃:指受雇于人。
[5]惡瘡:病名,亦名久惡瘡,惡毒瘡,頑瘡。指膿液多且嚴重而頑固的外瘍。近人往往把一些惡性腫瘤,也稱為惡瘡。
[6]篤疾:指重癥,不治之癥。
[7]吝惜:舍不得,顧惜。
【譯文】
李八百是蜀地人。沒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好幾代都有人看到他,當時的人計算他的年齡有八百歲了,就用“八百”來稱呼他。
他有時隱居在深山老林之中,有時又在街頭鬧市出沒。他知道漢中的唐公房,有志學道但一直沒有遇到眀師指點,就想去教授他。于是決定先過去試探他一下,寄居在他家做雇工。唐公房并不知道這個情況。
李八百被使喚做事都很用心,跟別的雇工不一樣,唐公房特別喜歡他。李八百于是假裝得了重病,病得要死的樣子。唐公房就為他請醫生拿藥,花費幾十萬金錢,但不覺得有什么損失,反而對他擔憂掛念的神色都表露在臉上。李八百又變生惡瘡,全身都長滿了,流著膿血,散發著惡臭,讓人難以忍受,不敢靠近。
唐公房流著淚對他說:“您做我家的傭人,勤勞辛苦了好幾年,卻一直患著重病,我找大夫來想要把您治好,沒有什么舍不得的,但您的病還是不好,該拿您怎么辦呢?”
八百曰:“吾瘡不愈,須人舐之[1],當可。”公房乃使三婢[2],三婢為舐之。八百又曰:“婢舐不愈,若得君為舐之,即當愈耳。”公房即舐。復言:“無益。”欲公房婦舐之,最佳。又復令婦舐之。八百又告曰:“吾瘡乃欲差[3],當得三十斛美酒浴身[4],當愈。”公房即為具酒,著大器中。八百即起入酒中浴,瘡即愈,體如凝脂,亦無余痕。
乃告公房曰:“吾是仙人也,子有志,故此相試。子真可教也,今當授子度世之訣[5]。”乃使公房夫妻并舐瘡三婢,以其浴酒自浴。即皆更少,顏色美悅。以丹經一卷授公房,公房入云臺山中作藥[6],藥成,服之仙去。
【注釋】
[1]舐(shì):用舌頭舔。
[2]婢:被役使的女子。
[3]差:同“瘥(chài)”。病愈。
[4]斛(hú):中國舊量器名,亦是容量單位,一斛本為十斗,宋代后改為五斗。漢代一斛約為現代的六十千克。
[5]度世:古人把超脫凡塵,成仙而去稱為“度世”。
[6]云臺山:位于河南焦作修武和山西陵川縣交界處,古稱寧北山,傳說傳授黃帝御龍飛云之術的寧封子葬于此山。東漢泛稱太行山,魏王曹丕死后曾葬于其南麓,后人稱那里為古漢山。魏晉時,曾有“竹林七賢”在此山活動,直到東晉才被稱為云臺山。唐代也稱覆釜山,其東部被稱為天門山,清代也被稱小北頂,當代稱云臺山。
【譯文】
李八百說:“我的惡瘡好不了,必須要有人來舔它,這樣才能好。”公房就招來三個婢女,讓她們給八百舔瘡。李八百又說:“婢女舔不好,要是您能給我舔一下,就應該能好。”公房就舔了。李八百又說:“沒用。”他想要唐公房的夫人來舔,那樣最好。唐公房又再次讓他夫人舔了。李八百又告訴他說:“我的惡瘡就要好了,要是能得到三十斛好酒來洗浴身體,就會好。”唐公房就為他準備好酒,放在一個很大的容器里。李八百就起身走到酒中洗浴,惡瘡立刻就好了,身體也變得像凝凍的油脂一樣光潔白潤,并且身上也沒有任何瘢痕。
李八百于是告訴公房說:“我是仙人,看你有學道修仙的志向,所以才這樣考驗你。你確實是可以教授的人,現在就傳授你成仙的秘訣。”于是讓公房夫婦和那三個舔瘡的婢女,用他洗浴過的酒來沐浴,他們也立刻就變年輕了,容貌皮膚都變得漂亮好看。李八百把一卷如何煉丹的經書傳授給了公房,公房就進入云臺山中制藥,丹藥制成,服下后就成仙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