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九月庚戌

初一日

覽陳蘭圃《朱子語類日鈔》。過午,衣冠出。晡,謁夔老,晚歸。夜,觀優。

初二日

詣浣生。日中,李贊臣招飲第一樓,復往觀優。夜,詣稚夔,宴談,終日不讀書。堅仲來津。

初三日

向午,與堅仲同至《國聞報》館,粹卿、又陵諸人所創立。日中,至第一樓午食。晡歸,覽《朱子語類日鈔》畢。宋儒于心性之學不為無功,其教人讀書之法亦極精要,惜其治內而遺外,又非出世學,故語天下事多不審情理,馴至遺毒后世,亦勢所必然也。然觀其書,頗能斂壹人心,使不躁動,而潛入理境,則有益。朱子言義與利刃相似,胸中許多勞勞攘攘,到此一齊割斷。比喻甚確。

初四日

覽顧先生《日知錄》。我國人自古著書多無條理,往往零雜續成,無有首尾一線到底者。試觀釋家之書及西人書,則節目條貫,無絲毫紊雜為可貴也。粹卿云:中國書惟《周易》及《春秋》二部,頗與他書迥別。

初五日

穗卿過談,有格致家極新之理甚多,不可不記。穗卿云:地球人所見星隕如雨,即彗星與地相觸也。聞諸西人。金、水二星,生氣已竭,不能自轉本軸,此由近今考驗得之。故謂天王、海王諸星,為始凝之地球,火、木及身處之星為當今之地球,金、水為過去之地球。若流星等,為已碎之地球。《談天》云:日體有柳葉紋,動蕩不止,今有人謂為火浪。蒙古與紅人同種,以其體貌性情相似也。又謂其人實由北美洲白泠峽地流入亞洲北邊,蓋地脈古時本相連也,后陷為海耳。星與星不能相觸,以有正負電也。惟彗能觸星,而質極薄,故無礙。下晡,登火車,詣塘沽,日已暮矣,新月纖然。去輪舶尚二三里,步行,路低凸,殊艱苦。俄見燈影,船泊甚多,然不知新豐舟所在。繼遇河畔小童,導以行,始獲登舟。

初六日

未明,鼓輪行。俄,日出,風微蕩,舟中觀書。

初七日

醒時知宵已抵燕臺,水深綠。晡,始解纜行,無風。夜,過成山,月色幽朗,波平。連日觀魏先生《圣武記》,載國朝名將如阿文成、海蘭察、額勒登、楊遇春諸公事甚詳。默深喜談兵,然其言御外夷戰守法,若《海國圖志》及是書所載者,尚多隔膜也。其人于本朝掌故極留意,故《武事馀記》載本朝兵制殊詳盡。

初八日

舟入黑水洋。覽《圣武記》所載《撫綏西藏記》。藏地之有活佛,猶羅馬之有教皇,特活佛以化身轉世,能自知所往生,較靈異耳。蓋始于宗喀巴之得道,以次轉生,常駐輪回,本性不昧,亦一奇也。魏默深云:西域諸國人,狼性野心,互相雄長,茍非世之轉生之呼畢勒罕即活佛以神異降服其心,則不能制。余謂西國中古時列侯紛爭,茍當時無教皇之大權亦不能制,與此正同。《西藏后記》載藏中山水、形勢、古跡如指掌,如履其地。

初九日

覽《圣武記·軍儲篇》,言中國用銀多自外洋來,有可證者數事,皆援引史書也。余未敢堅信。又,遷徙旗人,別予地開墾,此實救弊之法,惜不能用。日昳,到滬,歸家皆無恙。

初十日

作書寄杭,觀書,詣頤齋談。頤齋喪偶,悼甚。以為與我朝夕處之人忽然死,亦天地至奇事,夢耶,非耶?又云:前歸自杭,舟馳江波急,據窗而唾,逐波去,倏不見,不覺生感。日前出諸口者,終身無相遇期矣。頤齋蓋深于情者。晚歸,覽《交涉公法論》及《新學報》,有容圓切點圖解。是日詣燕生,知其大病甫愈,未健復也

十一日

馳馬車詣薛次申,俄,至《時務報》館訪穰卿,不遇。日中歸。過午,頤齋過,偕出買物。晡,詣李一琴,亦精于西人學問,為《時務報》館主譯者。暮,同車至張園,月出歸。

十二日

覽書,思不定。詣春卿,過午歸。次申方來,談久之去。觀《知新報》論隕石之理。又云地球之北方曉,乃赤道生電騰空,氣流歸北極,地球所有之指南針及電線皆為之蕩動變亂,謂之攝電妄行。又,凡遇攝電妄行,亦與日中斑點相涉,不知何故,蓋電學今尚未精也。余疑電為火精,麗則為火,故地球之電力能與日輪相應。

十三日

祥士過談,留午食,即去。晡,作書寄津,錄日記。余謂氣合輕養而成水,電摩正負而生火。故吾嘗疑氣為水母,電為火源也。火隱太虛而無形者,即謂之電。余所臆度,留以質諸格致家。晚,陖齋招飲。

十四日

詣仲巽,向午歸。無所事,觀《交涉論》私貨封口諸例。讀顧亭林詩,先生抱負奇偉,哀明亡而有非常之志。其所為詩,有一種雄秀之氣,不易學也。如《海上詩》云:“日入空山海氣侵,秋光千里自登臨。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蒼生痛哭深。水涌神山來白馬,云浮仙闕見黃金。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烈士心。”

十五日 微陰

晏起,覽《交涉論》。晡,詣燕生談。燕公謂:今日士夫多以保教保種為言,皆非通論也。秦、漢以下,儒教之實早亡,保于何有?若以名論,英兼印度未嘗強其改教,婆羅門宗派至今存焉,此教之不待保也。西人用兵禁屠戮,斷無絕人種類之理。且中國自更金、元禍,殺人累億萬,而種猶不慮亡;何于今日而反憂之,此種之不待保也。要之,今人持論多近似而實未合事理者。又云:儒家宗旨有二:尊堯、舜以明君之宜公舉也,稱湯、武以明臣之可廢君也。三代下,二者之義不明,而在下者遂不勝其苦矣。李一琴言:西國之教徒,猶我國之僧道,視為糊口業,皆貧不能事事者為之,國家月有以贍其身,使遠游傳教,然皆非深通教理者也。西國深于教者,自有理學家,皆不入教,猶我國諳釋典者多不居禪院、不削發之人。

十六日

覽《交涉公法論》。堅仲言:西國重民權而猶立巡捕,可知君權未可盡去也。旨哉言乎!世未至極平,不可無統一之人,無統一則人心不齊而亂,要在統一者為眾所推,則無弊耳。嚴復所謂公仆隸是也。此實君主之極則也。若泰平之世,并此公仆隸而無所用,乃為民主。

十七日 晨陰

覽《交涉論》。西人凡遇定案后心不甘服而上控復訊者,其原審官不得再干預,非若中國上控之案仍發交原審官處治也。蓋若是,可以無枉獄矣。惟遇狡猾健訟者,則又難言。過午,晴。晚,讀亭林詩。

十八日 微陰

觀《交涉論》。晚,錄昨所為《辟韓詩》二首云:“濁世由來泉石高,恥為輿隸拜強豪。忽聞魏闕江湖義,多少耆英困狴牢。”“圣推殷受罪周昌,百代高文撼肺腸。堪笑宗風起閩洛,為言赤縣有臣綱。”夜,微寒。

十九日

覽《交涉論》息戰議和諸例。過午,雨,檢書。夜,讀亭林詩,哀怨悲宕,如誦《楚詞》,不愧明之遺老也。

二十日

覽《交涉公法論》三集,終卷。是書為英國全備之萬國公法,于各國交際之道,所當盡之職,論之極精,惜譯筆沓冗,且重復意殊多,不知其原文何如。予于五月間即覽,中多間斷,至是補觀畢。中名論實多,如云國之治亂,一以律堂斷之。律堂開,則為治;律堂閉,則為亂。晚,讀惲子居《三代沿革論》。

二十一日

覽《尸子》,多精語,如云:貴人者,貴其心也。又云:天子以天下受令于心,心不當則天下禍。又云:行有四儀:一曰志動不忘仁,二曰智用不忘義,三曰力事不忘忠,四曰口言不忘信。可作座右銘。晡,登舟赴杭。覽《文選》諸名篇。夜,讀《卷施閣詩》,有《傭書東觀》、《憑軾西行》諸集。《傭書東觀》蓋在京師作也,故有《天橋酒樓》及《陶然亭話舊》諸篇。《憑軾西行》多先生被譴道中作,故有《渡河入關》、《詠秦漢舊跡》諸篇。詩長于雕刻光景,如《渡運河詩》云:“河流東渡樹如薺,一線中流日華起。行人上馬亦壯觀,開闔中原數千里。”予謂文章勝人處有三:曰理,曰境,曰情。理精而明,境實而顯,情摯而達,三者必居一焉。

二十二日

微雨不止。船窗靜坐,覽《尸子》。其下卷多短語,有云:昔周公反政,孔子非之,曰:周公其不圣乎?以天下讓,不為兆民也。又云:舜受天下,顏色不變。記是者皆有深意。又云:孔子謂子夏曰:商,汝知君之為君乎子夏曰:魚失水則死,水失魚猶為水也孔子曰:商,汝知之矣。粹卿云:當中國三代之末,合地球人智慧一時皆為增長,嗣后又停息二千年,至今日又皆增長,不知何故,抑有運化使之然耶?昏黑,過塘棲,兩岸燈火爛然。讀《卷施閣詩》。

二十三日 微晴

積翳未消。舟昨至拱宸橋,侵晨進泊新馬頭,肩輿行數里,山色溟濛,俄入武林門,曲折行至佑圣觀巷,甫食時。謁叔父母,皆健。晡,詣春卿,談久之。至清和坊買履,入書肆購朱蓉生先生《無邪堂答問》攜歸。

二十四日

晨,覽《無邪堂答問》。有云:訓詁者,文字之門徑;家法者,專經之門徑;宗旨者,求道之門徑。言極精審。又云:漢學家之言曰:訓詁名物,治經之涂徑,未有入室而不由徑者。其言良有功于經學。第終身徘徊門徑之間而不一進宮墻之美富,揆諸古人小學、大學之教,夫豈其然。尤合鄙見。晡,謁諸親友,見張受老,別六年矣,須盡白。天雨,晚歸。

二十五日

覽《無邪堂答問》,其《景教流行中國碑》考評語,援據極博,惜狃中國舊見,至謂西國藝事之精,多為中土所流傳。又云:西國文字之傳,自古及今,無不以耳治者。謂中國以目治以目治者難而可久,以耳治者易而輒變。舊聞不盡可稽,反不若見于中國史籍者之可據。此尤武斷。馀如論釋、回、耶穌諸教,皆適如先生所謂揣摩影響者也。晚,讀《卷施閣詩》。

二十六日

謁少川叔。過午,同至三雅園,涌金門外茶肆也,面湖,遠山都隱,煙水空濛。履平先在,茗話良久,乃泛舟渡湖,至三潭印月,登彭祠一寄樓,雨聲浪浪。暮歸至家,已上燭。覽《無邪堂答問》。

二十七日 雨微止

觀書。宋儒言性,分義理、氣質。陋矣哉!吾則謂義理非性,氣質亦非性。蓋義理者,萬物自然之經緯,氣質者,萬物已成之質點,與性何與?夫不通佛學而妄言性,宜其聚訟紛然,皆成塵障。此理余言之于前,不贅述。諸儒又動謂性之粹然者,天所賦予。不知天作何狀?其賦予之法如何?若耶穌所謂靈性者,上帝所給,人為上帝子云云,又諸儒所訶詆者也。然而所言反類彼教語,抑何故耶?余嘗解上帝子三字,謂即佛言人海一滴水。自謂其說頗圓。

二十八日

曉出城,赴楊家牌樓,輿中觀書有所得,錄之。朱蓉生先生論小學、大學,有云:格致者,小學之終事,大學之始事。然哉然哉!自來解格致者,都未講明,惟顏習齋以為即六府三事,禮樂射御之類,而宋儒一切歸諸小學之事。試問《詩》、《書》六藝,精深奧博,豈自八歲至十五歲童所能窮貫?先生此言出,則習齋之說愈不可廢矣。佛言頓漸,人之學力不同也,而世運亦然。歐亞之運,必由君統,徐入天統,漸也。美洲甫辟,已入天統,頓也。詣蔣家塢、張家園諸先塋,瞻拜畢,即還,至家未暮。

二十九日

冠服謁徐季和年伯,浙學使。未見。俄詣左泉師,日昳歸。晡,訪陸勉哉普寺,談種稻之法,暮還。終日不讀書。夜,覽《文選》。

三十日

與希兄同出城詣春卿磚廠,蓋為春間讓地事也。輿中觀《無邪堂答問》,終卷。蓉生先生于漢、宋兩學皆有心得,頗能窺其本原。惜其于西國事,隔閡而已。春卿于廠后筑樓屋三椽,可居人。余即留午食畢,往度地,戴元康同行。計二畝馀,在先塋之右,中隔河,形家謂為虎首,懼有興筑,故亟歸我家。春卿已允,即插竹為識。晡歸。夜觀《先正事略》嘉、道名將二楊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山县| 衡阳市| 册亨县| 田阳县| 长岛县| 冀州市| 横山县| 玉树县| 甘南县| 祥云县| 平泉县| 桐柏县| 旬邑县| 志丹县| 迭部县| 沁源县| 额济纳旗| 冷水江市| 辉县市| 乐陵市| 天全县| 文山县| 丘北县| 杨浦区| 永吉县| 靖宇县| 阳城县| 彭阳县| 苍梧县| 乌审旗| 新疆| 崇义县| 富阳市| 元江| 南昌县| 大兴区| 甘孜县| 北票市| 长子县| 会东县| 承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