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享受正在做的事
- 愛自己是一輩子的修行
- 素黑
- 918字
- 2019-01-03 15:50:11
享受正在做的事,把心放慢,變得溫柔,尊重所做的每件事情,哪怕是最簡單不過的起居活動。
她有情緒病,先是暴食癥,醫好后抑郁依舊在,還不時有暴食的陰影,所以一直努力遏止自己的飲食需要和欲望,甚至有自殺傾向,結果不斷助長自毀的想法。原來她吃東西時都是很緊張的,懷著憂心的心情,吃后很不安,心情壞了,待著不活動,沒運動,結果擔心會肥胖,想到沒出路便心灰意冷,想到死。
問題出在哪里呢?光是吃東西,若不是狂吃的話,是不容易失控地肥胖的。問題在于,吃東西時情緒不好,或者其他壓力導致身心需要發泄的話,進食便成為放縱負面情緒的手段,借進食發泄負面情緒,把進食和負面聯想混合,惡果便降臨。
是有方法調教這種負面心態的,可以嘗試最簡單、最容易做到的方法,就是學習享受。
壓抑自己的行為是負面意識,加添負面記憶,助長潛意識制造更多負能量,蠶食你的正能量,讓你不安、疲累、放棄,甚至自毀。釋放是自療的方向,但如何釋放很重要,搞不好變成放縱,便是另一種沉溺,回頭又是壓抑,沒完沒了。
享受正在做的事,把心放慢,變得溫柔,尊重所做的每件事情,哪怕是最簡單不過的起居活動。重新關心生活細節上的每一步,吃每一口食物都帶著贊美和欣賞,慢慢地吃,打開五官去感受,讓自己變得細心。壓抑的人容易變得粗心,為了抗拒而拒絕,而拒絕是粗暴的行為,影響心情,對自己和別人都不好。
在享受所做的事之前,應多做一些事前準備,就是給身體一個激活反應的信息。
長期處于不動狀態下的肌肉會麻木,情緒保持低水平,因為沒有分泌快樂和興奮的激素。再懶的人也有懶惰的運動方法,讓身心馬上振作起來,別找借口逃避。
試做這個釋放情緒沉溺狀態的“最懶惰”方法:用指甲敲打自己的臉,讓五指在臉龐上舞動,你會發現臉部的穴位被激活了,感到微微的脹痛,負面沉郁的狀態會被這突擊的輕量刺痛敲醒,負能量馬上被分散,腦袋也不再集中在一項負面思想上。鬧情緒的人,若能在每次病發時、思想傾向負面時,馬上敲一下臉龐,甚至用手掌拍打自己的臉幾下,清醒的意識會馬上回來,身體做出反應,這時你的注意力便會被分散。還要馬上站起來,別坐著不動,走走路,做一點事情。
注意,關鍵在活動,不要讓四肢停滯不動。然后返回享受做每件事的方法上,情緒便會被正面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