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保衛戰
- 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
- 2524字
- 2019-03-18 15:08:19
血脂異常,有“表”可循
“在改變生活方式的同時,如果血脂控制還是不滿意,就應該進行藥物治療。調整膽固醇,降低‘壞膽固醇’,升高‘好膽固醇’最主要的藥物是他汀類藥物。”
作者簡介:
馬為,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擅長高血壓(尤其是難治性高血壓)、瓣膜病、先心病介入治療、肺動脈高壓、心力衰竭、超聲心動和高脂血癥的診治。
42歲的王先生參加單位的健康講座,了解到“麥當勞全球CEO在會議期間突發心臟病死亡,終年60歲”和“54歲的愛立信中國總裁在健身房猝死,死因是大面積心肌梗死”等實例,聯想到自己日常工作同樣節奏快,強度大,并且父親在57歲時就發生了心肌梗死,而自己近年體檢都有血脂異常,因此相當緊張地到醫院就診。
在了解了王先生的情況后,接診的李醫生給他進行了血脂檢查,結果顯示總膽固醇(TC)6.4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 DL-C)4.6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1.09mmol/L,甘油三酯(TG)1.06mmol/L。在了解到王先生沒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以及吸煙等心血管危險因素后,李醫生就王先生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講解。
很多人一聽說自己“血脂異?!本途o張,其實與其提心吊膽,不如先了解一下“血脂異?!钡降资鞘裁匆馑?。
血脂檢查項目:一般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總膽固醇(TO,和甘油三酯(TG),其中與心血管疾病關系最為密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膽固醇是什么?膽固醇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物質,并非所有膽固醇都是有害的,膽固醇也有“好”、“壞”之分,“壞膽固醇”水平增高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元兇。

圖1 血脂異常,有“表”可循
“壞膽固醇”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約占總膽固醇的60%,LDL-C在某些情況下會鉆入動脈血管內皮,形成斑塊,堵塞血管引起心絞痛、腦梗死、膽固醇性栓塞性腎病?;蛘哂捎诎邏K不穩定,就像動脈壁的“定時炸彈”,在某些誘因如劇烈活動、情緒激動或吸煙等情況下“引爆這個炸彈”,斑塊發生破裂,形成急性血栓,從而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嚴重后果。研究顯示,如果沒有“壞膽固醇”的參與,其他危險因素很難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導致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嚴重問題。讓人擔心的是,人體內“壞膽固醇”的升高常沒有任何癥狀,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患者直到因病入院時都還蒙在鼓里,不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好膽固醇”,指的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約占總膽固醇的30%,它就像一個血管的清潔工,可以將多余的膽固醇轉運出動脈,運回肝臟分解掉,醫學上稱為“膽固醇的逆向轉運”。這種膽固醇自然多些好。通過膽固醇逆轉運,可以減少脂質在血管壁的沉積,起到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研究表明,HDL-C與冠心病的發展呈負相關,HDL-C值低的人患冠心病的危險性增加。另據美國的一項研究,HDL-C每減少0.026mmol/L(1mg/dl),冠心病發生的風險將增加2%~3%。相反,HDL-C水平高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小。但是現有科學研究發現,使用藥物升高HDL-C,并未明顯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所以還是應該重點關注LDL-C。
那么到底血脂多高才算是血脂異常呢?不同的醫院正常參考范圍有輕微的差別,按照《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07》,血脂異常的參考標準(參見書后彩表1《血脂異常參考標準》)。
“管住嘴”是改善血脂第一步
如果得了血脂異常,應該如何進行治療呢?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長期大量攝入膽固醇,不利于身體健康,會使血清中的膽固醇含量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科學的飲食方法提倡適量攝入膽固醇。一般認為,膽固醇的攝入量以每天小于300毫克為宜。嚴格限制飽和脂肪(動物油),遠離含反式脂肪(又稱氫化植物油)較多的食品,多吃魚,增加整粒谷物和面包等纖維含量較高的食物攝入量,能有效降低人體內LDL-C的含量。營養專家指出,為了達到影響膽固醇含量的效果,膳食中的纖維必須達到15~30克。而大量喝酒、抽煙、熬夜、勞累、壓力大,則會讓“壞膽固醇”增加,“好膽固醇”減少。適量飲酒可能使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加強防治高膽固醇血癥的作用,但飲酒量以每日攝入的酒精不超過20克(白酒不超過50克)為宜,葡萄酒較合適。合理有效的鍛煉也可以降低血脂。(編者注:更詳細的內容,請閱讀后面的《血管保衛戰的目標:降低“壞膽固醇”,升高“好膽固醇”》)
“藥物治療”是控制血脂的法寶
在改變生活方式的同時,如果血脂控制還是不滿意,就應該進行藥物治療。調整膽固醇,降低“壞膽固醇”,升高“好膽固醇”最主要的藥物是他汀類藥物。英國NICE血脂指南推薦,他汀作為心血管疾病預防的一線降脂治療藥物。
吃藥安全有保障,過度擔心沒必要
你有沒有這樣的顧慮,吃藥會不會有不良反應,比如肝功能損害、肌肉酸痛等?其實,很多沒有醫學背景的患者常會有這樣的疑問。
首先,單純依靠無癥狀的肝轉氨酶升高就判斷肝功能有損害是不準確的。2014年美國脂質學會(NLA)他汀安全性評估報告:“肝轉氨酶升高僅代表著肝細胞內酶的釋放,并不是評價肝功能的明確指標。更準確的肝功能評估應結合白蛋白、凝血酶原時間,直接膽紅素?!?/p>
再者,大量的研究表明,吃藥或者不吃藥,肝功能衰竭的發病率是一樣的。發表在《中華心血管雜志》和《美國心臟病雜志》等權威學術雜志上的既往研究顯示,即使發生無癥狀的孤立性的肝酶輕中度升高,繼續使用他汀,至今尚無引起肝衰竭的報道。他汀引起肝功能衰竭的發生率僅為1/100萬病人年,與普通人的自然發病率一樣。減量或停藥后,肝酶多能恢復正常。此外,酒精性或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移植及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也是可以安全地接受他汀治療的。
總結來說:
1.孤立的肝源性轉氨酶升高不等于肝臟損害。
2.他汀引起的肝酶升高預后通常良好。
3.他汀可安全用于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移植和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
最后,在我們進行血脂控制的同時,應該注意血壓、血糖、尿酸等心血管危險因素的協同控制,這些心血管危險因素,常?;橐蚬?,狼狽為奸。(參見書后彩圖1《斑塊及血栓構成圖》)
李醫生在解釋完后,又給王先生進行了頸動脈彩超的檢查,沒有發現存在粥樣硬化的表現。因此他建議王先生先進行強化生活方式干預,三個月后復查血脂。王先生表示一定按照李醫生的叮囑進行生活方式的改變,定期復查。
各位讀者,你們要不要和王先生一起,科學的評估自己的血脂水平,選擇正確的方式控制血脂,并為了自己的高質量生活,也為了家人,堅持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