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2 進展

20世紀60年代肖培根在進行藏醫藏藥的研究時,有一種常用藏藥叫“Tangchom Gaabo”,原植物為矮莨菪(馬尿泡)(Przewalskia tangutica)。這種植物尚未有化學研究,肖培根考慮其親緣相近的種類均含有莨菪類生物堿,因此它也很可能含有。化學分析研究表明,矮莨菪不僅含有這類生物堿,而且含量還十分高(表0-1;Xiao和He,1982,肖等,1984),可供生產原料用。這一結果發表在德國的“Planta Medica”雜志上,為當時莨菪類生物堿增加了一個新資源,受到大家的關注,化學分類學權威Heugneur在他的化學分類學專著中引證了這一發現。

表0-1  莨菪類藏藥的化學分析結果

注:Ⅰ,莨菪醇(tropine);Ⅱ,紅古豆堿(cuscohygrine);Ⅲ,山莨菪堿[(-)-6β- hydroxyhyoscyamine,654];Ⅳ,莨菪堿(hyoscyamine);Ⅴ,去水阿托品(apoatropine);Ⅵ,樟柳堿(anisodine);Ⅶ,東莨菪堿(scopolamine)。trace表示痕量。

藥用植物親緣學(pharmacophylogeny)在發展過程中特別強調學科間的滲透和交叉,因此在大黃屬及其藥用植物療效的整理和分析中特別運用電子計算機及數量分類學的方法參與其中,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在大黃的研究中,發現凡是有顯著瀉下作用的大黃,均含有大黃酸與番瀉苷(表0-2、表0-3;肖培根,1981;肖培根等,1982),而且在形態上葉子邊緣具不同程度的波狀或掌狀分裂,這方面所得規律性為大黃質量控制及標準化和資源利用創造了良好條件,引起大家關注。

表0-2  大黃、山大黃和土大黃的區別

表0-3  中國民間應用的大黃屬藥用植物

對傳統療效的系統分析,揭示了不同分類類群傳統療效的傾向性,為新藥尋找和研究提供了可貴的資料及線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邑县| 平舆县| 昌吉市| 奇台县| 颍上县| 孟州市| 福清市| 崇阳县| 德昌县| 镇平县| 龙里县| 资源县| 云安县| 阳东县| 合江县| 苍梧县| 南澳县| 邵武市| 天峨县| 杭州市| 同德县| 义马市| 阆中市| 南陵县| 义马市| 新田县| 阿拉尔市| 云梦县| 昌平区| 连城县| 定边县| 资源县| 昂仁县| 谢通门县| 班戈县| 获嘉县| 大洼县| 常州市| 庄浪县| 启东市| 林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