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絡小皮傘
Marasmiellus androsaceus(L.)Fr.
安絡小皮傘又名鬼毛針、茶褐小皮傘等,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馴化栽培比較容易,主要應用于醫藥領域,靠液體深層發酵培養提取其藥分,藥用價值很高。
科屬 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層菌綱(Hymenomycetes),傘菌目(Agaricales),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
形態特征 子實體單生或群生,菌蓋直徑0.5~1.5cm,扁半球形至平展,灰褐色,邊緣色淺,中央臍狀突起,并具從中央向四周輻射的條紋,質韌;菌肉白色,很薄;菌褶近白色,直生,稀,不等長;菌柄極細圓柱形,黑褐色,中空,長3~5cm,直徑0.05~0.1cm;菌索很發達,形似馬鬃。孢子無色,近卵形。
營養價值 可供食用。國內已從其菌絲體培養物中提取出內酯化合物、三十碳酸和麥角固醇等具有鎮痛效果的成分,并加工成“安絡痛”藥物,有止痛,治療跌打損傷,減緩三叉神經痛、偏頭痛、眶上神經痛、骨折疼痛、麻風性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及風濕性關節炎等功效。
生活習性 為腐生菌,常于5~10月,環境溫度在15~28℃,生于陰涼潮濕的林內枯枝、腐木、落葉、枯竹枝上,往往菌索發達。菌絲在生長期間,培養基表面會逐漸變為黑褐色;如遇強光則會產生黑色根狀菌索。
生產模式 菌絲體液體深層發酵培養+乙醇浸提來獲取其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