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為建造魯朗小鎮“上躥下跳”

廣東省援藏干部

林芝市魯朗國際旅游小鎮現場工程指揮辦公室副主任王瑜

我是2014年進藏的,比廣東的第七批援藏干部晚來了一年。可是,自從到了林芝魯朗,我就再也沒出去過。廣東省對口支援林芝市,計劃用近30億的資金打造魯朗國際旅游小鎮,我這個廣東省住建廳的專業干部就被派到這里擔任指揮辦公室的副主任。

魯朗小鎮規劃占地面積1288畝,再加上一個在建的魯朗湖,一共2000多畝地。從我來林芝的第一天起,我的活動范圍就是這2000多畝地。

魯朗小鎮是廣東對口援建林芝市的精品之作,凝聚著許多援藏干部的心血。第六批援藏工作隊的干部們為它選址、立項之后,廣東省的領導、西藏自治區的領導多次來考察。我們還請來了北京大學的城市規劃專業的專家教授,精心為小鎮描繪了藍圖。所以我一來到魯朗,就感覺到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了。

林芝市是西藏自治區有名的旅游勝地。而魯朗,又是林芝的一顆耀眼明珠。這里有雪山、河流、草甸、林場,風光秀麗,景色優美,是中外游客來西藏旅游的必到之地。在第六批援藏干部選址立項之前,小鎮的這片地方就是幾個自然村莊,過往的游客無不喜歡這里的美麗景色,然而卻不能停留。因為這里沒有吃飯的地方,更沒有住宿的條件,游客在這里做短暫停留之后,只能去巴宜區吃飯投宿。后來,隨著旅行團、自駕游客人的增多,一些農牧民看到了商機,嘗試著把自己的房子改造成藏式農家樂來經營,接待游客。可是,這些松散的經營形不成規模,對游客沒有吸引力,對當地農牧民增收沒有明顯幫助。

在小鎮項目的規劃上,我看到了這樣的藍圖:廣東省引進五家投資企業,投入了全國各省市援藏21年來最大量的專項資金,建成運營后將帶動近3000人就業,完成三個村居的舊村改造,五星級酒店、購物街、休閑設施一應俱全。

為了實現這個美好的藍圖,從到了魯朗的第一天,我就開始了在這里的“上躥下跳”。

到了魯朗,我的辦公室就設在了村委會;住的就是民居。我們構畫的藍圖很美好,但是建設過程全是艱辛。我到的時候是2014年3月,上任第一天,領導就告訴我,我們要在2016年5月全部竣工,并且實現試運營。當時我就愣住了:這么大的建設工程,這樣短的工期,在內地都是極為緊張的,更何況是在海拔3400米的魯朗!可再一看我們指揮辦公室的領導蔡家華書記,為了這個項目,他從第六批延期到了第七批,頭發熬白了,臉曬黑了,一年回家不到10天,我還能說什么?干吧!

2013年下半年開始,施工方先對經過魯朗的318國道進行路面改造、修繕;對小鎮進行規劃、設計。在推敲了上千次之后,2014年3月份,小鎮項目正式開建。

開弓就沒有回頭箭。我親歷過汶川震后援建,我原以為在魯朗建設的困難不會比在汶川大,直到工程開始了我才知道自己是大大地樂觀了。

建設初期,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小鎮整體的市政建設。給排水、供電、污水處理、通氣……這些工程如果在內地開展,我們只要按照建設程序一項一項來就是了。在魯朗,每一項工程的施工都能給我下馬威、出難題。

首先是西藏本地沒有材料。當地資源有限,所有建筑所需的管網材料都必須從內地往這里運。由于林芝市歷史上從來沒有通過天然氣,而我們規劃中的魯朗小鎮又是按照國際標準建設的,這里地質結構特殊,為了保護自然資源,我們需要用特殊材料、特殊尺寸的管道輸送天然氣。符合我們要求的管道成都沒有,只能在浙江制造。制造需要周期,運輸也需要周期,我們又不能耽擱、停工,只好見“材”行事、因“材”制宜,什么材料到了就趕緊施工、趕工。

材料要從內地往上運,我們對交通運輸所需要的時間也沒法把握。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林芝都趕上了雨水旺季,從成都來到林芝的必經之路318國道被大水沖毀了好幾回。通麥天險的路更是斷了很久。運料的大貨車在那里一等就是十幾天,我們干著急沒辦法!因為海拔、溫度等原因,本來西藏地區可施工的時間就短,一年只能干6個月。怎么那么巧,我們的工程一連趕上兩個雨水旺季!2015年6月、7月、8月,連續三個月,沒下雨的日子加起來只有十幾天,最大的一次下了24小時沒停,愣是給魯朗“下”出了一個湖!一下雨好多施工就得停,那段時間我焦慮得不行,每天伸著脖子看天氣,一下雨就愁眉苦臉。

一家企業的材料耗在路上,別的企業就心有余悸。我們不斷采購,不斷被拒絕。人家說了,產品利潤就那么多,沒那個時間、成本跟你們在路上耗,還危險啊!我那一陣子不知道打了多少個電話,和多少個企業負責人稱兄道弟,把“援藏項目”“民生項目”“造福于民”時時刻刻掛在嘴邊上,這才說動了一些企業把產品賣給我們、送到魯朗。僅僅買材料、買產品還不夠,由于很多東西都是為魯朗特別定制的,這些關鍵材料、配件在使用的時候必須要有技術指導。我又接著磨嘴皮子,跟那些從未謀面、卻在電話里喊了無數聲“哥哥弟弟”的企業負責人溝通,求著人家派技術員上來到現場指導施工。我啥也沒有,只靠一張嘴、一個電話,人家提的要求我都答應:保障技術人員的健康、讓人家吃飽睡好,我一個沒車沒房的主任,就是租車也得把客人接待好……

好不容易把材料進齊了,技術人員也上來了,問題又來了。本來可以按順序施工,現在為了趕工期,只能幾個作業面一起干、幾個項目一起上。全小鎮有66個項目、76個標段、35家施工單位,光房地產公司就有保利、恒大、珠江等5家,全是在國內響當當的大企業。這些施工單位一起干活,難免會有時間上的沖突。盡管之前開了若干次協調會,盡管我的嘴皮子早就磨破了好幾層,可是現場還是發生了不少沖突。修路的正在作業,送材料的大車過不去,里面的工地等米下鍋。司機一著急,硬闖了路面,把剛鋪好的路給壓壞了!這不得打起來?我趕緊跑到現場,給兩邊調停,耗在工地上大半天,總算把兩邊的火氣給勸下去了。

這邊剛勸妥了施工方,幾個村民又找來了。小鎮在做污水處理管線填埋,修好了之后,污水全不會外露,干凈衛生,不影響市容。可是在外面施工沒關系,挖開道路就挖開了,一說要進村民家的院子他們就不樂意了。之前給村民們開過會,可能是由于語言的問題,沒表述清楚。現在施工隊干到了院子門口,火燒眉毛,我怎么解釋這事呢?趕緊,我又找來小鎮的鎮長,人家是土生土長的藏族干部。我先和他溝通,說問題出在哪里,最好怎么解決;他再去做村民的工作,描繪以后改造完的樣子。看著老百姓還是半信半疑的眼神,我就嘗試著勸其中一個女村民,我說您讓我們試試,看看干完了那活好不好?真給你的院子造成損失,我們肯定賠……就這么著,人家讓我們在幾家院子里開挖了。管線填埋進去,接口處理好,又迅速把院子恢復成原來的樣子。試的幾家一看沒什么問題,就也不再說什么;其他的村民也就接受了。污水處理管線一旦做好了就迅速投入使用,用過的人都說好!那個半信半疑、很不放心讓我們把他們家挖開埋管線的女村民——我們都叫她卓瑪的,第一次看見院子里沒有污水橫流的景象了,拉著我的手一個勁兒地說:“好!”

在村居改造、民生這一塊,我們拿出了1000多萬元專項資金,一邊建小鎮,一邊為老百姓改善居住條件。我們改造了三個村,涉及265戶住家。這些村民從開始的排斥、不理解到配合,用了很短的時間。不僅后來理解了、配合了,這些聰明的百姓還從我們的施工現場里看到了商機。他們參與工程的運輸,還建了一個磚廠燒磚,為工地提供材料。小鎮還沒試營業,老百姓已經開始享受它的果實了。

在魯朗兩年多的時間,我最遠是去巴宜區開會。人人都說林芝美,什么煙雨墨脫啊、波密桃花林啊、南伽巴瓦峰啊……我哪兒都沒去過、沒見過。兩年半的時間,我回家一共15天。2015年,我更是做好了在魯朗過年的準備。

看我忙成這個樣子,我媳婦說帶著孩子來看看我。說一次我推一次。第一次我說你們去別的地方吧,國內國外那么多好玩的地方呢,干嗎非要來林芝?第二次孩子放暑假,媳婦說要一起來看我,我嚇唬她,說你在內地血壓還高呢,往這里跑有危險……其實,哪有什么危險,我就是不想讓他們來。老婆孩子從廣州過來看我,沒地方住、吃不習慣,我也沒時間陪她們……

蔡家華書記說,我們的工作就是“上躥下跳”,我們就得用這樣的方式、這樣的速度打造廣東援藏的精品,打造世界一流的魯朗小鎮。自治區領導也說,魯朗小鎮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為了這幾句話,我們幾個援藏干部天天夜以繼日,從來不知道今天是星期幾,我們以“幾點”計算、以“幾號”為節點,緊盯工期、嚴抓質量,在2015年底,所有地下工程全部完工,地上工程初具規模。2016年5月,我們一定要讓魯朗小鎮開門營業,讓她成為318國道、林芝市乃至西藏自治區的一顆耀眼的明珠。

我有一句話一直沒和媳婦說。我想告訴她:西藏可以來,我也希望她來,但是,得等到我援藏期滿。那個時候,我會帶著她和孩子以旅游者的身份來魯朗。我會告訴她們,在援藏的上千個日日夜夜里,我做了些什么。我要讓她們親身體會到魯朗的美、魯朗小鎮的風情,相信她們會為我自豪,會為我們廣東援藏的所有建設者們自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徐县| 赣榆县| 毕节市| 马关县| 博野县| 偃师市| 宜城市| 卓尼县| 沛县| 阳信县| 伊宁市| 攀枝花市| 丹棱县| 邛崃市| 宁乡县| 左权县| 阿克陶县| 密山市| 封丘县| 赣州市| 泰和县| 丹阳市| 都兰县| 邓州市| 新乡县| 沙河市| 平和县| 凤凰县| 太康县| 宾川县| 海晏县| 沾益县| 丰原市| 土默特右旗| 肇庆市| 夏津县| 嘉善县| 育儿| 永德县| 修武县| 呼伦贝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