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效應:誰也逃不掉的“黑色風暴”
2001年9月11日,所有親歷此情景的人都永生難忘,所有在場的人都目睹了這恐怖的一幕——“9·11”事件。
當第一架飛機劃破9月的天空,一頭扎向美國世界貿易中心大廈時,僅有一架電視攝像機捕捉到了這一幕。隨后,世貿大廈便處于一片火海之中,各類有線和無線報警聲此起彼伏。有人打開電子眼,不知道接下來還將發生什么事情。當第二架飛機襲來,不計其數的人看到了這架飛機,目睹了整個爆炸過程。霎時,濃煙滾滾,玻璃和鋼筋漫天飛舞。眼前的一幕如此清晰,近在咫尺,人們幾乎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這簡直就像人們坐在家中,透過客廳窗戶觀看一出驚心動魄的露天演出。
那些沒有親眼看見事件的人很快也通過各種渠道看到了這一幕。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從倫敦到莫斯科和東京,從安第斯山脈到馬達加斯加森林和澳大利亞沙漠,這一幕在世界各地被不斷重播。地球上擁有現代通信條件的每一座城市、每一個地區,甚至每一個村莊里的人們都目睹了這一人間慘劇。人類發展史上還從未有一件事情引起過全人類如此深刻的關注。
在這起事件中,約有3000人喪生,數十萬人因此失去了親人和朋友。然而,對于絕大多數美國人來講,“9·11”事件并沒有給他們帶來太大的個人傷害,對于世界人民來講,就更不值一提。第二天,9月12日,人們像往常一樣恢復了生活的節奏。但是,在所難免的是,有些事情仍不可避免地發生了變化。
“9·11”事件揭示了長期以來為人們所忽視的一個現象——黑天鵝效應。
在發現澳大利亞的黑天鵝之前,17世紀之前的歐洲人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但隨著第一只黑天鵝的出現,這個不可動搖的信念崩潰了。黑天鵝的存在寓意著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改變著一切。
黑天鵝效應是指非常難以預測且不尋常的事件,通常會引起市場連鎖反應甚至顛覆。
一般來說,“黑天鵝”事件是指滿足以下兩個特點的事件:它具有意外性;它產生了重大影響。
雖然它具有意外性,但人的本性促使我們在事后為它的發生編造理由,并且或多或少認為它是可解釋和可預測的。
黑天鵝存在于各個領域,無論金融市場、商業、經濟還是個人生活,都逃不過它的控制。
在金融領域,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依據歷史數據建立了復雜的定量模型,并認為新興市場利率將降低,發達國家的利率走向相反,于是大量買入新興市場債券,同時拋空美國國債。出乎所有人的預料,1998年8月,俄羅斯宣布盧布貶值延遲三個月償還外債,俄羅斯國債大幅貶值并完全喪失流動性。從5月俄羅斯金融風暴到9月全面潰敗,這家聲名顯赫的對沖基金在短短150余天內資產凈值下降90%,出現43億美元巨額虧損,僅剩5億美元,瀕臨破產。俄羅斯國債的大幅貶值就是一只無人能預見的黑天鵝,它再次印證了這一觀點:對于不可預計的突發事件的發生,金融市場是沒有準備的。
誰都知道金融危機不會輕易過去,但誰都沒想到,另一只黑天鵝是歐債,它以主權債務危機的形式出現——起源于國家信用,即政府的資產負債出現危機。
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評級公司標普、穆迪和惠譽分別下調希臘的主權債務評級,由此引發一系列“蝴蝶效應”:“歐洲五國PIIGS”(Portugal-葡萄牙、Italy-意大利、Ireland-愛爾蘭、Greece-希臘、Spain-西班牙)的信用評級全部被調低,時隔兩年,歐債危機向歐洲核心國家法國、德國等國蔓延,政府的緊縮政策遭到國民游行抗議,經濟社會的矛盾全面爆發。在陷入債務危機的歐洲五國中,意大利無疑是最受關注的,它的債務數量龐大,且在歐元區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因此,當歐債危機的戰火最終燒至意大利時,無論是海外市場,還是A股市場,都迅速做出了反應。而在基金經理眼里,這無疑大大增加了A股反彈行情的不確定性,需要引起足夠的警惕。
“政策‘微調’帶來的A股反彈,其力度主要取決于政策放松的程度,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微調’力度小于市場的期望;而且,盡管流動性的緊張局面有所緩解,但從A股近期的成交來看,也尚未傳遞至A股市場。所以,多數投資者對A股此輪反彈的期望值并不高,在這種時候,如果意大利債務危機升級而引發全球市場動蕩,會很容易激發投資者獲利了結的想法。”某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歐債危機發展至意大利,其變數已經大幅度增加,未來‘黑天鵝’事件還有可能頻頻出現,這個時候,投資者需要更多一份警惕。”
一位業內人士則用“深水炸彈”來形容歐債危機可能的新階段。他指出,希臘債務違約的潛在可能,已經引發了海外市場不斷劇烈動蕩,而無論是從債務數量,還是歐元區的地位而言,意大利遠不是希臘可比。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海外市場可能會圍繞意大利債務危機產生更加劇烈的波動。
黑天鵝現象的特征就是發生的可能性小,但影響非常大。但是,我們偏偏對于事件發生可能性越低的事件,估計的錯誤就越大。《黑天鵝》一書作者塔勒布說,我們在自以為擁有知識這一點上非常自大。具體地說,我們高估自己的知識,而低估不確定性,也就是低估未知事件的范圍。雖然我們并不生活在“平均數世界”,但我們的知識、直覺、感情都引導我們低估極端事件發生的概率。
塔勒布認為,大多數人忽視“黑天鵝”,是因為人們習慣于按自己所理解的方式去設計世界。關于認知,人類思維會犯三個毛病,即“三重迷霧”,它們分別是:假想的理解(自以為知道)、反省的偏差(只能在事后評價,就像只能從后視鏡里看東西)以及高估信息的價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耶克發表文章評價人類知識的局限性時說:“隨著科學知識的增加,我們高估了自己理解構成世界的微妙變化能力,也高估了我們對每個變化的重要性做出判斷的能力。”
在塔勒布看來,既然黑天鵝事件是難以預測的,我們就必須正視并適應它的存在,而不是天真地試圖去預測它們。正確的策略應該是,避免從眾,盡可能多地做嘗試和盡可能多地把握黑天鵝機會。如果我們能夠專注于反知識,也就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東西,就會有許多事情可做。比如,你可以將自己最大限度地置身于正面的黑天鵝事件的影響下,來享受黑天鵝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