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禮經傳通解》研究(福建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博士文庫)
- 王志陽
- 587字
- 2019-09-20 16:13:19
第二節 《儀禮經傳通解》編者隊伍的特質
《通解》的編撰是朱子內在學術思想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是以此作為朱子本人的學術成果,則明顯不符合《通解》的實際編撰情況。《通解》的編撰隊伍是由朱子學術圈的核心力量構成,對后世的禮學走向影響甚大,早已為眾多的學者所注意。
除了前引有關批評王安石廢《儀禮》及《通解》的體例說明,《乞修三禮劄子》還請求官方支持《通解》編撰之事,即。
竊欲望圣明特詔有司許臣就秘書省太常寺關借禮樂諸書,自行招致舊日學徒十余人,踏逐空閑官屋數間與之區處,令其編類。雖有官人,亦不系銜請俸,但乞逐月量支錢米,以給飲食、紙扎、油燭之費。其抄寫人即乞下臨安府差撥貼司二十余名,候結局日量支犒賞,別無推恩。
王懋竑《朱子年譜》列此段文字于慶元二年“是歲始修禮書”條下,而朱子言及此事時說:“事未及舉而某去國矣”
,又據朱子生平任職經歷可知,此時當是朱子在紹熙五年甲寅冬十月辛卯日至當年閏十月丙子日任職待制之職的時間,
即《宋史》本傳所言“立朝才四十日”之時。
其中透露出了朱子對《通解》體例的設想,留待后文論述。在《通解》的前期編撰工作中,朱子已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如與學者討論考訂《儀禮》的內容,并定下了新禮書的體例,只是由于私家書籍資料不足與人手不夠而難以獲得進展。正是其禮學思想已經成型,只差外在的硬件尚未具備而已。當朱子完全退出政壇之時,拉開了長達三十多年的《通解》正式編撰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