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航天巨擘科羅廖夫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1959年1月2日,世界上第一個月球探測器進入軌道。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成功發射……這些都是人類空間技術發展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件。蘇聯的火箭和衛星事業因此為世人所熟知,但作為這些航天工程的主要負責人——蘇聯火箭專家、航天系統總設計師科羅廖夫在當時卻鮮為人知。

科羅廖夫于1907年1月出生在距烏克蘭首府基輔200公里的古城日托米爾,在科羅廖夫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他的父母離婚了。幼小的科羅廖夫隨母親去了外祖父母家居住。兒童是富于幻想的,科羅廖夫更是這樣。他四五歲時,常常騎在外祖父的肩上,去看飛行員的飛行技藝表演。科羅廖夫可以長時間、目不轉睛地盯著飛行在天穹的飛機。有一次,科羅廖夫向母親要兩條床單,想用床單做成翅膀學飛行。他還認真地對母親說:“我哪怕是從這個屋頂飛到那個屋頂也好。”當母親告訴他這樣的翅膀不能飛行時,他疑惑不解地問:“那么鳥是怎么飛起來的呢?”

1922年,科羅廖夫16歲時,有一天,他和母親漫步在大街上。突然,他向母親要50戈比,母親問他做什么用,他認真地說:“我想加入飛行協會,要交納入會會費。”就這樣,科羅廖夫邁出了航空飛行的第一步。1923年初,航空之友協會誕生了,科羅廖夫成了協會會員,在滑翔運動小組參加活動,還經常在工廠里給工人們講滑翔運動課。

科羅廖夫18歲時去了基輔工學院機械系學習。兩年后,他又去了莫斯科鮑曼高等技術學校空氣動力系繼續他的大學學習。1929年,科羅廖夫在莫斯科鮑曼高等技術學校畢業,獲得了飛機設計師文憑。就在這一年,科羅廖夫和他的伙伴們在卡盧加市拜訪了齊奧爾科夫斯基,這位現代宇宙航行學奠基人熱情地接見了這伙年輕人。科羅廖夫異常興奮和激動,滿懷信心地宣布:“從現在起,我的目標是飛向星球!”齊奧爾科夫斯基滿意地笑了,認真地說:“這是一項艱難的事業。年輕人,相信我這個上年紀人的話吧,這項事業需要有知識,要堅韌不拔,也許要付出畢生的精力和時間。”科羅廖夫堅定地回答:“我不怕困難!”齊奧爾科夫斯基非常高興,他送給科羅廖夫許多有關這方面的書籍。這一次會見在科羅廖夫的心里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成為鼓舞他征服宇宙的動力。此后不久,科羅廖夫參與組建火箭噴氣推進小組并于1932年成為這個小組的負責人。1933年這個小組與另一個實驗室合并,成立噴氣科學研究所,科羅廖夫為負責科研的副所長。在科羅廖夫主持下研制的飛航式和無翼火箭、火箭科學研究所制造的一系列火箭發動機,成為可控彈道導彈以及后來的洲際導彈、“宇宙飛船”的開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美蘇兩大國的軍備競賽愈演愈烈。美國擁有核武器,所以蘇聯必須盡快研制出原子彈,打破美國的核壟斷局面。1946年年底,科羅廖夫所在的設計局開始設計自控遠程火箭。科羅廖夫是這項新興事業的心臟和靈魂,他把全部精力都傾注在這項事業上。1947年10月18日,十月革命30周年前夕,在蘇聯某地的靶場發射了第一枚彈道火箭樣機。此后,在科羅廖夫主持下,又進行了11次新式戰略試驗火箭的發射。這為蘇聯火箭制造的富于成果的階段奠定了堅實可靠的基礎。

1954年,科羅廖夫提出利用運載火箭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想法。在蘇共和政府的支持下,科羅廖夫和設計局開始集體研究第一代宇航裝置,并且預定在國際地球物理年即1957年7月至1958年12月發射。蘇聯政府決定建立航天火箭發射場。地點選在哈薩克斯坦,離小居民點拜科努爾不遠的沙漠地區。1955年1月,第一批建設者開進拜科努爾。不論是低達-50℃的嚴寒,還是呼嘯的狂風和灼人的酷熱,也不論是缺少道路和生活設施簡陋,都沒有難倒工程的建設者。一年半以后,工程竣工了。

1957年10月4日夜。航天火箭發射場上探照燈燈光明亮,宇宙火箭直指夜空,雄偉壯觀。天幕上群星閃爍,神秘深邃。一聲點火令下,航天火箭托舉著人造衛星劃破夜空,直沖蒼穹。剎那間,從天空中向地面傳回航天器的聲音:“嗶噗——嗶噗!”航天火箭發射場上人群立刻沸騰起來,高呼“烏拉!烏拉!”全世界的人們驚奇地獲悉: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已進入地球軌道。

科羅廖夫并沒有陶醉在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歡樂之中,此后,他發起了對月球的沖擊。1959年1月2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個月球探測器“月球”1號。

在奠定了人造地球衛星、月球火箭、飛往金星和火星飛行器的技術基礎之后,科羅廖夫將下一步工作移交給其他科學家,而他自己則潛心設計可控“宇宙飛船”和宇宙站,以便實現他在青年時就萌生的幻想——人在宇宙中飛行。不久后,由科羅廖夫擔任總設計師的“東方”號運載火箭誕生了。為了慎重起見,科羅廖夫并沒有急于做人在宇宙中飛行的試驗,而是又做了一次帶小生物的試驗。不料,意外的情況發生了。1960年12月發射的第三艘“宇宙飛船”未能返回地球。這艘飛船沿著極陡的軌跡下墜,在進入稠密大氣層時燒毀了。第三艘“宇宙飛船”飛行的軌道正是為人進行宇宙飛行而設計的。

許多人害怕邁出這一步。他們提出種種理由來阻止“冒險”,但科羅廖夫堅定不移地認為,人應該有義務進入宇宙。1961年3月9日,第四艘飛船開始試驗。飛船上搭載的試驗動物有一只名叫“切爾努什卡”的狗和一些老鼠、青蛙、豚鼠等生物學研究對象。在繞地球飛行一周之后,這只歷次發射的飛船中最重的飛船在預定地點安全著陸。16天后,第五艘飛船進入地球軌道。艙內有一只叫“小星星”的小狗。這艘飛船飛行了1小時45分。飛船技術設備、性能等再次被證實是良好的。根據地面指令,第五艘飛船在預定地區著陸。

1961年4月12日,在蘇聯本土,世界上第一艘載人“東方”1號宇宙飛船載著尤里·加加林進入太空。世界各國的科學家紛紛發來賀信,一致認為:星際飛行時代已經成為現實。至此,科羅廖夫青年時的幻想變成了現實。

在此后的3年中,科羅廖夫又領導創造了一系列令世人眼花繚亂的航天成果。到1965年年底,他已領導發射成功9個月球探測器、4個金星探測器和2個火星探測器。但由于苦役折磨和長期嘔心瀝血地工作,年方59歲的科羅廖夫于1966年1月14日病逝,沒能看到他傾注最后生命的“禮炮”號空間站上天。雖然科羅廖夫過早地辭世了,但他的成就、精神、理論卻永久地留在了世間。

知識鏈接

作為應用宇宙航行學奠基人,科羅廖夫為蘇聯贏得了一系列世界第一。為了紀念這位航天事業的大功臣,1972年,蘇聯公映了一部名為《馴火記》的傳記性影片。影片的主人公就是科羅廖夫的化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乐市| 本溪| 大关县| 红河县| 喀什市| 资溪县| 渝中区| 孟村| 松潘县| 天祝| 裕民县| 泸西县| 都昌县| 雅安市| 新田县| 罗山县| 珲春市| 乡宁县| 墨玉县| 周至县| 河池市| 稻城县| 磐安县| 遂平县| 五常市| 定安县| 文水县| 苍溪县| 甘南县| 靖西县| 长子县| 绥阳县| 井陉县| 泗水县| 闸北区| 融水| 华宁县| 莫力| 周至县| 碌曲县|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