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國民黨政府法幣的崩潰

資耀華

國民黨政府于1935年11月開始發行的不兌換紙幣——法幣,是以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官僚資本集團用來對人民進行殘酷掠奪的主要手段之一。當1937年抗日戰爭前夕,法幣發行總額還只有14億元;在八年抗戰期間,四大家族打著抗日的招牌,利用法幣來進一步壟斷全國經濟,搜刮人民財富,因而通貨不斷膨脹,到了日本投降前夜,法幣發行額即已達5000億元。1946年3月,蔣介石撕毀停戰協定,發動反共戰爭以后,隨著國民黨軍事危機的日益嚴重,經濟危機也日益加劇,到1947年4月,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內,法幣發行額即陡增至160000億元以上;最后到1948年8月20日以金圓券代替法幣的當時,法幣發行額竟達到6600000億元,等于抗戰前夕發行額的47萬倍,而物價則較抗戰前上漲3492萬倍。

國民黨政府在1946年初,除了接收了大量的敵偽財產之外,它的金融壟斷組織——中央銀行還握有9億美元的外匯和50余萬條(即500余萬兩)的黃金庫存,此外還有美國援助的數十億美元的物資。但是這一筆偌大的家當很快地便被蔣介石在反共戰爭中消耗掉了。同時,蔣介石為了進行內戰,采用橫征暴斂、濫發紙幣、抬高物價的種種手段對人民進行極其殘酷的經濟掠奪。在這種情況之下,經濟危機自然無法避免,而法幣一瀉千里,不可收拾,也就成為必然的結果。

如上所述,蔣介石發動反共戰爭,是法幣崩潰的根本原因。但是,四大家族利用職權,上下其手,相互之間,鉤心斗角,特別是當時掌握國民黨政府財政金融大權的行政院長宋子文勾結英美壟斷資本,利用外力,操縱金融,也是加速法幣崩潰的一個重要因素。現在我從這一個角度,就當時見聞所及,對這一事件提供一些內幕情況。

一、宋子文勾結楊格開放外匯市場

在國民黨的金融壟斷組織的所謂四大銀行之中,中央銀行是“國家銀行”,從成立時起就一直是由孔祥熙、宋子文輪流把持,中國銀行也一直為孔、宋所控制;CC派因只能操縱交通、農民兩行,有所不甘,總想找機會把孔、宋排擠下臺,把四行完全控制在手。1945年,CC派趁孔出國赴美,在重慶發動第一次黃金大疑案,拘捕了財政部總務司長王紹齋和中央信托局儲蓄處長王華,這個疑案就以“事出有因,查無實據”不了了之。孔下臺后,俞鴻鈞繼任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總裁。但到1946年初,宋子文勾結美籍顧問楊格,宣稱可以獲得美國借款20億美元,因而得任行政院長。宋上臺后,即以他的私人貝祖貽任中央銀行總裁,所有該行要職又都為宋派所占據。CC派在“20億美元借款”的聲勢之下,只好隱忍退卻,從暗中同宋爭奪外匯和黃金。

宋子文當時能夠上臺,是利用楊格所開的20億美元大借款的空頭支票;而楊格為了滿足美籍商人的要求,極力主張開放外匯市場。所以宋一上臺,即執行楊格的意旨,由行政院正式頒布“開放外匯市場案”、“中央銀行管理外匯暫行辦法”及“進出口貿易暫行辦法”。這三大法案的主要內容是:

一、劃分進口物品為三類:甲、自由進口類,即可以自由購買輸入的物品;乙、許可進口類,即申請許可后方能輸入的物品;丙、禁止進口類,即不準輸入的物品。實際上,國民黨政府為了討好美國主子,對美商進口貨物幾乎沒有任何限制。

二、由中央銀行指定若干銀行買賣外匯。因為那時主要的外匯是美元,實際上是由美商銀行把持外匯買賣。

三、中央銀行可以斟酌市面情形,隨時買賣黃金、外匯來平衡市價。實際上,這是為了便于當權者上下其手。

根據以上辦法,1946年3月4日,由中央銀行實行開放外匯市場,美元匯價正式掛牌為2020元(即美金1元等于法幣2020元)。對于外匯的審核及申請辦法,依然沿用抗戰前由英籍顧問李滋羅斯等所擬訂的中英平衡基金委員會的一套制度,不過當時由英籍顧問把持,現在改由美籍顧問操縱而已。

中央銀行隨又制訂了“黃金買賣細則”,即:(一)每晨9時由各金號及銀樓到中央銀行申請購買黃金,十時,由中央銀行根據供求情況公布金價,并按市面情況配給黃金;(二)中央銀行暗中特別委托幾家指定的金號隨時拋售黃金,以避免該行直接在市場上出面拋售。其實是掩耳盜鈴,是為了更便于他們自己上下其手,搶購黃金。

外匯市場開放后,一方面由于蔣政權宣傳假和談;另一方面由于中央銀行放出大量外匯,中央信托局處理大量敵偽產業,同時中國紡織公司拋出大量紗布,使舊法幣大量回籠,因此從1946年3月到7月,金、鈔、糧、棉市場,在表面上波動尚不甚大。

據上表所舉,當時市場物價表面上除白米價格上漲較高外,其他不過上漲20%到30%,似乎法幣可望穩定。但一看對外貿易,就知已成死癥,不可救藥。因當時宋子文的對外貿易政策,純系討好美國主子,進口貿易為美商壟斷,美貨進口毫無限制,出口則無力恢復。所以1946年3月以后,每月入超多達1100億元,少亦達800億元,到1947年,每月入超達3000億到5000余億元。外匯損失巨大,有如無底之洞,其中進口貨品主要為美棉、汽油、煤油、化學用品、紙張及各種奢侈品,美貨占60%到70%,有的為美貨所獨占,甚至有不經過任何合法手續而進口的美貨。所以當時只要有美國貨輪進口,市場黃金美鈔就有一度高漲,因為這些進口美貨不是用美金外匯結匯,而是在市場抄購黃金美鈔來抵償貸款的。

這樣,美籍顧問討好美商的目的可算達到了,但是宋子文所幻想的20億美元大借款,卻同畫餅充饑。一方面外匯大量損失;另一方面外匯頭寸日見減少,匯價當然很難維持。原來當時宋子文維持匯價的手段只有三條:第一是美元大借款,第二是嚴格限制進口,第三是變更外匯官價。后來他知道美援大借款只是一張空頭支票,毫無希望,而限制進口,更怕得罪美國主子。例如宋子文曾經一度主張限制美國小汽車進口,就因美國商人的抗議而作罷。同時,一批美國影片商人反而無理要求貼補過去在重慶、昆明積存的租片巨額外匯(實際上他們在重慶、昆明早已買好美鈔作抵了),并聲稱如不按牌價結匯,就要鬧到華盛頓去。宋子文只有唯命是聽,平白地供給了大量外匯。因此外匯頭寸更是捉襟見肘,外匯官價更難維持。到了這樣山窮水盡之時,宋子文所剩下的只有第三條路(變更匯價)可走了。但外匯行市,即使有充分準備,如輕易變動,也必然引起波浪,無準備而輕易變動,就等于大海決堤,匯價更難維持。

可是美籍顧問楊格又別有用心,極力主張變更匯價,調高匯率。還有美國在華農業顧問團也越俎代庖,公開指責中國外匯匯率不當,主張立即變動。他們一吹一唱,無非是一方面借以傾銷美帝剩余物資,另一方面又便于美商吸收中國廉價原料。宋子文到了這個時候,還希望美元借款,不敢有違美籍顧問意旨和得罪美商,終于在同年8月17日(星期六)下午乘市場各業休息之機,宣布匯率從2020元調高為3350元(即美金1元等于法幣3350元,調高65%),同時宣稱繼續運用黃金來穩定國內幣值。這時宋子文已被美籍顧問趕進了死胡同,毫無出路了。

二、限制進口法案遭到美國反對

匯率變動后,市場掀起大波,黃金從17日匯率變動前的203萬元漲至285萬元。宋子文當即下令中央銀行大量拋出黃金,兩天之內拋出1萬多條,收回法幣230億元,但是金價也退不進200萬元關,黃金與外匯庫存日見減少。到了9月中旬,情況更趨惡化,進口不能減少,出口不能增加,而不按合法手續進口的美貨更日見猖狂。因此美鈔黑市自9月19日起,五天之內狂漲至4450元,比官價匯率高出1/3。結果一切物價跟隨上漲,人心惶惑,市場不安。美籍顧問楊格一見情勢不妙,稱病辭職,撒手不管。宋子文不得已,又將原來在中英平衡基金委員會的英籍顧問羅杰士(即同李滋羅斯一起參與法幣改革的)和馬克兩人,再度敦請上臺。他們兩人當即提出兩項建議:(1)課紗廠重稅,理由是紗廠獲利極厚,因為自1946年3月至1947年3月,棉價上漲只2000倍,紗價上漲到4000倍以上,市場上搶購金鈔的大戶,多半就是各大紗布廠家,所以他們主張應當課以重稅,來彌補因大量外棉進口而受到的巨額外匯損失。(2)即速限制進口貿易,設法推廣出口貿易。英籍顧問這兩項建議也有他們的意圖,因為當時進口貿易幾為美商所壟斷,英國商人無力與美商競爭,他們想借此建議來壓制美商。在當時,這兩項建議雖不是什么仙方妙藥,對于一時維持匯價,穩定幣值,或許不無小補。但宋子文對于紗廠課重稅的建議,認為有損他自己的利益,無意實行,因為中國紡織公司占中國紗錠總數的一半還多(全部紗錠450萬枚,中紡占一半,全部毛紡錠4萬余枚,中紡占3/4強),是宋子文手中的一張王牌,不肯放棄厚利;若單課其他私人廠以重稅,又恐遭人攻擊,道理也說不過去。因此,他只采用第二項建議而放棄第一項建議。即令這兩項建議都能徹底實行,也只能稍有補助,并不是根本辦法;何況第二項建議又遭遇美商壓迫,也不可能行得通。

宋子文既采用英籍顧問第二項建議,當即由英籍顧問羅杰士及馬克,并由海關調來英籍職員吉勃脫共同草擬“修正進出口貿易辦法”,并于11月15日頒布實行,可是遭到美商的反對,沒有獲得結果。

同時,由于美國根據1942年6月的“中美互助協定”派軍隊來華,截至1944年,美國先后只付給250000000美元來抵償美軍在華應當償付的25億美元的駐軍費用。此外,美軍機場建筑費及我國供給美軍各項巨額用品的代價,雙方對于結合美金的算法問題久爭未決,1946年8月,美國特派專員來華與宋子文單獨磋商,宋竟私自允許,只將美國戰時散布在太平洋各島上的一些剩余物資來作價抵償這筆巨額費用。因此,中國不但沒有得到應當得到的美金外匯現款,反而蒙受極大損失。原來1944年以前,我國對美軍所墊各項費用,總計達200余億元,如前所舉,于1945年初只由美國折合250000000美金,撥充外匯基金,當時匯率上我國已吃虧很大,若依官價外匯計算還款,應合美金250000000元。可是從1945年至1946年8月底止,我國對美軍墊付各項費用,又達1300余億元,而這時僅由美國聲稱以可值8億美元的實際上等于廢品的各地剩余物資作抵,這就是等于變相賴賬。何況這些存在太平洋各島上的剩余物資,我國還需付出巨額美金外匯的運輸費用(需要美船裝運)。這當然更給法幣一個當頭的打擊。宋子文固然喪心病狂,不惜犧牲人民財富來更進一步削弱法幣的基礎,以討好他的主子,而美國這種欺詐賴賬的行為不就等于是騙局嗎?

三、所謂生產貸款與宋子文的最后掙扎

如上所舉,宋子文所希望的外匯基金來源已斷,外匯頭寸日見枯竭。蔣政權這時已掀起內戰,而內部爭權奪利和文武機關人員貪污腐化,達到驚人程度。例如中央銀行包飛機向平津各地運送現鈔支付軍費,各地所謂軍政長官收到巨額法幣現鈔后,即先用以爭購黃金美鈔。各地中央銀行分行及四行兩局,也大量搶做上海匯款,除了已向中央銀行總行配給每周申匯定額外,又各私自包飛機運送現鈔回上海,當然更助長了各地的投機套買。即如徐州原非工商業碼頭,但因系軍事重鎮,駐有重兵,銀行錢莊相繼開分行,爭做上海匯款,套買金鈔。因此中央銀行由南京往北運送鈔票的運鈔專車,有時竟出現行至半途即掉轉車頭原車南開的怪事。這就充分說明當時為什么外埠黃金美鈔的價格總是高于上海市場上的金鈔價格,為什么外地游資(實際都是中央銀行自己發行供各地軍政費用的鈔票)不斷流到上海,為什么中央銀行在滬盡量拋售巨額黃金,依然不能抽緊銀根,壓低金價。

所以同年12月初,中央銀行連日拋出黃金幾千條,終不能抵擋各地流滬的6000億元以及滬市原有2000億元的游資。

到了1947年1月,金融形勢更趨惡劣,金價由290萬元漲至370萬元,美鈔漲至6500元。1月21日,更因大票額關金券的出現,外埠金價打破500萬元大關(北京、天津、漢口、廣州),因此上海金價突破400萬元大關。1月30日,中央銀行雖拋售黃金19000余條,收進舊法幣達750億元,也還不能穩定黃金市價。

到了2月3日,黃金市價又形波動,其他物價跟蹤直上,無一不漲,法幣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CC派為了大量搶購金鈔,既不愿自己拿現款購金鈔(因為拿自己的鈔票購金鈔,僅能保值而已,不能賺巨額利潤),就設法向中央銀行借款。因此他們就壓迫宋子文發放巨額貸款,美其名曰“生產貸款”,用廠基及機器作抵,并指定上海及外埠12個城市的四行總處同時開辦,實際上就是為了搶購黃金美鈔。倒如有的工廠早晨從中央銀行領取所謂“生產貸款”的巨額支票,來不及通過交換所交換,即直接在市場上搶購中央銀行拋出的黃金,因而中央銀行拋售黃金的收款中,就發現自己當天上午所發出的生產貸款支票。僅在陰歷年關幾天之內,四聯總處就放出650億元的“生產貸款”,其他貸款尚不在內。這等于自決堤防,當然要遭沒頂之禍了。

可是宋子文還想作困獸之斗,又于1947年2月5日,頒布“出口津貼,進口征費”的辦法,來茍延殘喘。即自2月16日起,凡是出口貨物結匯時,對其輸出價格給予100%的補助費;對于進口貨物,則依海關征稅價格從價再征收5%的附加稅,但對于機器及米麥、煤油、棉花,為了討好美國,則免征附加稅。此項辦法,如此討好美國,還是引起華盛頓政府的反對。美國駐滬總領事館當即以書面通知各海洋輪船公司,告以中國所實行的出口津貼辦法,與美國1930年頒布的關稅法令及海關稅則有抵觸,并通知出口商凡輸往美國的出口貨須在領事簽證書內將津貼及獎勵費加以注明,到達美國口岸后,還要特別課稅。宋子文的這個最后毫無辦法的辦法,也因美國的反對而完全無用。當時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已為美國所壟斷,美國這一關通不過,就滿盤皆輸了。

四、第二次黃金大疑案

總的說來,宋子文的黃金外匯政策及穩定幣值辦法,遭到了美國的榨取干涉和CC派的搶奪壓迫,以及自己的監守自盜,此時業已山窮水盡,黃金突破了900萬元大關,一切物階隨之狂漲,毫無止境。宋不得不在1947年2月16日頒布經濟緊急措施,禁止黃金美鈔自由買賣,美匯黑市躍至12000元,此后日見惡化,最后高至16萬元。

CC派看到宋子文假借外力已不足恃,經濟情勢不可終日,搶購黃金已不可能,乃掀起第二次黃金大疑案,乘機參加倒宋。當時參政會、立法院在其委員會議上提出質詢,監察院派員去上海查案,并由該院四監委提出對宋子文、貝祖貽的彈劾。于是宋子文不得不辭職出走廣東,張嘉璈繼貝祖貽為中央銀行總裁,劉攻蕓為副總裁。所謂第二次黃金大疑案,又以“事出有因,查無實據”不了了之。法幣也就從此總崩潰,無法收拾了。

以上這些事實,有的是本人記憶所及,有的是得之于當時參與內幕人士的口述,但恐尚難獲得全貌,希望熟悉當日內幕情況者加以補充和指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县| 谷城县| 通河县| 陆良县| 福建省| 北安市| 东源县| 安新县| 周口市| 崇仁县| 柳州市| 黔江区| 河源市| 余姚市| 科技| 林口县| 桦南县| 黄冈市| 陵川县| 葵青区| 阜新市| 九寨沟县| 九寨沟县| 深州市| 孟连| 渭南市| 上饶市| 平原县| 安泽县| 洛川县| 边坝县| 贵溪市| 凤冈县| 塔城市| 如东县| 云南省| 鸡东县| 广州市| 阜康市| 灵川县| 越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