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法幣實行的前后

戴立庵

國民黨政府在南京建立后,1928年召開了全國經濟會議,會上,金融股就提出廢兩改元的建議,但當時沒有實行。其原因,首先由于力量不夠,所謂中央造幣廠也沒有成立;另一方面,那時對于幣制改革,還有直接就改為金本位的主張。1929年美國人甘末爾應聘來中國,成立甘末爾設計委員會,主要計劃改革幣制。國民黨政府財政部為了協助甘末爾設計委員會工作,制定一種空白表格,調查全國各重要都市的貨幣流通情況,發交各地商會填報,譯送該委員會參考。該會花了很多的時間,寫出一篇“中國逐漸采行金本位幣制法草案”,它的主要內容,新幣定名為“孫”,一“孫”含金60.1866公厘,折合美金0.40元,英金19.7265便士,但也沒有實行。這一年金價上漲,銀價跌落,關稅收入很受影響,國民黨政府就把這個所謂新幣“孫”套用在征收海關進口稅上,叫做“海關金單位”,自1930年2月1日實行,借以避免關稅因銀價低落遭受的損失。甘末爾是一個以替經濟落后國家計劃改革幣制為職業的所謂“專家”,他曾為南美哥倫比亞、智利和非洲南非聯邦等國計劃改革幣制。國民黨政府聘他來中國,是否還有其他企圖,他的幣改草案提出后又束之高閣,是否由于企圖沒有實現,抑另有其他原因,均不甚清楚。只是從此以后,似乎改革幣制先從統一銀本位入手的主張日漸抬頭,直接改行金本位的主張已不很流行了。

國民黨政府中央造幣廠原聘美國人赫維德為總技師(赫維德在北伐前上海造幣廠時代即任該廠技師,后以該廠經費支絀,解職回美),因赫系工人出身,不為國民黨財政當局所重視,在開鑄“銀本位幣”前解職回美,續聘美國人葛來德博士為顧問。該廠技師鐘望榮、黃福樣、溫宗禹三人都曾在美國費城造幣廠學習。“銀本位幣”圖案,一面為孫中山先生像,一面為帆船,上有飛鳥和太陽,祖模也是美國費城造幣廠所鐫鑄,已鑄有樣幣,開鑄前因所鐫太陽圖案易起誤會,取消重鐫。中央造幣廠內美國氣氛很濃,是有它的歷史淵源的。

中國銀行在北洋政府時代是國家銀行,交通銀行是特種銀行,它們都有發行鈔票和代理國庫的特權。1928年中央銀行成立,同時將中國銀行改為國際匯兌銀行,交通銀行改為發展全國實業的銀行,仍得發行鈔票,并代理一部分國庫的特權,但增加了官股數額,為四大家族插手兩行的張本。中交兩行人事雖也依附四大家族,但在某種程度上,還挾商股以自重,保持相當的獨立,使喚不甚靈便,在四大家族來說是不甚放心的。1935年的春天,四大家族以閃電式的手段增加了兩行官股,并調換了兩行的首腦,由宋子文擔任中國銀行董事長,親自掌握中國銀行,用投靠宋子文的胡筆江擔任交通銀行董事長,“乳臭未干”的孔令侃也當了交通銀行常務董事,兩行遂完全在四大家族支配之下,做到中、中、交三行三位一體,為后來改革幣制鋪平了道路。

這次中交兩行人事變動如下:原任中國銀行總經理張公權,調中央銀行副總裁兼中央信托局局長;原任交通銀行董事長盧學溥調中央造幣廠廠長;總經理胡祖同和中央銀行業務局局長唐壽民對調,唐任交通銀行總經理,胡任中央銀行業務局局長,胡不就,又改任中央銀行國庫局局長;原任中國銀行董事長李銘,改組后無下文;盧學溥的中央造幣廠廠長做了不久,也被當時的財政部長孔祥熙逼迫辭職。

廢兩改元后,1934年國民黨政府財政部成立了一個所謂幣制研究委員會,聘請當時任清華大學教授的陳錦濤擔任委員長,名義上很“隆重”,實際只是一個幌子。這個委員會僅僅編譯了一些有關貨幣的資料,實際工作全不預聞。1935年貨幣改革已在秘密進行,財政部錢幣司只有兼司長徐堪一人是參與其事的(這時徐堪已任常務次長),其余的人概不知道。我那時是錢幣司科長,又是幣制研究委員會的委員兼秘書長,也是什么都不知道。直到改革幣制前夕,1935年11月3日下午才把我從南京叫到上海,當夜在中央銀行起草施行法幣的布告,才知道這回事。我記得當時的原件是英文的,由宋子文主持譯成中文發布,翻譯的人對于布告第六條條文,總是譯不妥當,宋子文說:“僅說由中央、中國、交通三行無限制買賣外匯,其余不要多說。”所謂法幣,就這樣產生了。在法幣產生的前一兩個月,就有人問我改革幣制的情形,我說不知道,人家以為我裝假。在11月4日見到陳錦濤時,他很生氣地說:“這樣大事如何事前一無商量?”我也無話可說。后來徐堪交下一個手折,里面就是條陳新貨幣的內容,才知道那年夏天在廬山已談起此事,徐堪曾為此事去過廬山;上海和四大家族接近的人都已知道,而且在幣改前數日有些人曾大大發了一筆橫財。

實行法幣前,英國的李滋羅斯爵士已來中國,在到達中國前還去過日本。在幣改前夕,由他打電報給英皇,要求對在中國的英國僑民發布一道不得拒收“法幣”,違抗者要處罰的命令,這對于法幣是個有力的支持。從法幣對外匯價的情況來看,對英鎊和美元都有一定折合價格,如法幣1元合英金1先令2便士半,法幣100元合美金29.5元,似乎對英美采取不分軒輊的辦法。實際上1935年銀圓對外匯價逐步壓低,到了實行法幣時每元合1先令2便士半已貶值很多,若不是事先得了英美的支持,以中國的力量是不易辦到的。在法幣實行后,日本認為法幣對外價值于日本貿易不利。日幣自1933年即與英鎊聯系于1先令2便士的比價,現在法幣對英鎊的比價尚高于日幣半便士,即暗示無意與日幣競爭,但日本仍不滿意。

實行法幣和國內取得發行紙幣權銀行的金融資本家是有矛盾的。但由于紙幣時常發生擠兌,比較穩健的金融資本家也有的不愿意對發行紙幣輕易嘗試;同時發行稅已實行,發行利益已較前一時期微薄了,而且這時官僚資本的勢力日益龐大,如果明顯地反抗,中央銀行隨時可加以壓力。因此在實行法幣時,沒有遭到反對。不過對個別力量較大的發行銀行,財政當局曾有暗示,允許其將陳報的發行數額比實際發行數多報一二成,如此則發行銀行可多得四成保證準備的利益,雙方默契以此為交換條件。

在實行法幣的布告中規定以中央、中國、交通三銀行的鈔票為法幣,中國農民銀行的鈔票并不在內。但中國農民銀行是蔣介石御用銀行,不可能停止它的發行,這個問題,當時懸而未決;到了1936年,對于中國農民銀行的鈔票,用“與法幣同樣行使”一句話,便悄悄地把它也歸入“法幣”的行列了。

法幣實行后的第二年,即1936年5月,財政部長孔祥熙宣言對“法幣”作了補充規定。原文是:(1)政府為充分維持法幣信用起見,其現金準備部分仍以金銀及外匯充之,內白銀準備最低限度應占發行總額25%。(2)政府為便利商民起見,即鑄造半圓一圓銀幣,以完成硬幣之種類。(3)政府為增進法幣地位之鞏固起見,其現金準備業已籌得巨款,將現金及外匯充分增加。原來在法幣施行后,國民黨政府即大量搜刮銀圓,隨后就派陳光甫赴美洽售銀圓。這時美國收買中國的銀圓,完全為了政治關系,而且價格比市價要高一些;但為應付南方產銀各州議員起見,美總統羅斯福向陳光甫提出擴充白銀用途的意見,因此有這項宣言的產生。至于所謂鑄造半圓一圓銀幣,以后并沒任何舉動,完全是個騙局。

法幣實行后,第二步計劃就是改組中央銀行,想把全國各商業銀行拉進中央銀行為股東銀行,用“銀行的銀行”的幌子來欺騙人民。這個銀行法草案討論了將近一年,草稿改了不下十次,始終參與其事的(實際是主持其事的)為英人顧問羅杰士,最后定名為“中央儲備銀行法草案”,已經立法院議決通過,由于抗戰發生,遂未公布。這個銀行名稱,后來為汪偽政權所盜用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庆市| 白玉县| 四子王旗| 霍城县| 崇州市| 富源县| 油尖旺区| 鄂托克前旗| 威信县| 万源市| 武隆县| 昭通市| 嘉祥县| 安吉县| 灵石县| 江达县| 化州市| 龙岩市| 岳西县| 巍山| 南华县| 民乐县| 商河县| 洛扎县| 宣城市| 宁蒗| 密山市| 武汉市| 枣强县| 金堂县| 密云县| 澄迈县| 金秀| 姜堰市| 安化县| 元江| 衡阳县| 马关县| 莎车县| 彩票| 会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