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與情商、氣場、影響力(暢銷4版)
- 穆臣剛
- 1597字
- 2019-01-10 17:01:12
嫉妒是萬惡之源
周國平在《論嫉妒》中曾說:“在人類心理中,也許沒有比嫉妒更奇怪的感情了。一方面,它極其普遍,幾乎是人所共有的一種本能。另一方面,它又似乎極不光彩,人人都要把它當作一樁不可告人的罪行隱藏起來。結果,它便轉入潛意識之中,猶如一團暗火灼燙著嫉妒者的心,這種酷烈的折磨真可以使他發(fā)瘋、犯罪乃至殺人。”莎士比亞也曾說過:“嫉妒是萬惡之源。”其實,心懷嫉妒的人傷害了別人,也折磨了自己。
從醫(yī)學上分析,嫉妒者內心充滿痛苦、焦慮、不安與怨恨,這些情緒久久郁積于內心,就會導致內分泌系統(tǒng)功能失調,心血管或神經系統(tǒng)功能紊亂,甚至破壞消化系統(tǒng)、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會使大腦皮層下丘腦垂體激素、腎上腺皮質類激素分泌增加,使血清素類化學物質降低,引起多種疾病,如神經官能癥、高血壓、心臟病、腎病、腸胃病等,從而影響身心健康。所以“嫉”實為“疾”也。嫉妒常會使人產生一種“無名火”,讓人心情煩躁,無端生氣,心情抑郁,動作紊亂,睡眠不好。
據說美國一些醫(yī)學專家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嫉妒程度低的人,在25年中只有2.3%的人患心臟病,死亡率也僅占2.2%;相反嫉妒心強的人,同一時期內竟有9%以上得過心臟病,其死亡率高達13.4%。另外據統(tǒng)計,嫉妒心強的人,也容易患頭疼、高血壓、神經衰弱等病癥;研究還發(fā)現(xiàn),大部分容易嫉妒的人都會出現(xiàn)一些身體上的病癥,如胃痛、背痛、情緒低落、行動失控等。
好嫉妒的人心胸狹窄,有小聰明,無大智慧。他們往往在小事上與人斤斤計較,沒有大的謀略,因而也成不了大事。正如黑格爾所說:“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偉大事業(yè),便盡量去低估他人的偉大,貶低他人的偉大性使之與他本人相齊。”
總之,嫉妒既貽害自己的心靈,又殃及自己的身體健康,人們必須要警惕嫉妒心理。
別拿別人的優(yōu)點折磨自己。
不能正視別人的優(yōu)點,就不會取長補短,完善自身,就不會有大的發(fā)展。其實,正視他人的優(yōu)點,是一種胸襟,也是立身做人的必備品質。因此,古人提倡,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其所不能者愧人;不掩己之長,不掠人之美。
正視他人的優(yōu)點也是一種明智之舉。當今社會日新月異,信息化、全球化的日益加劇,促使社會分工日益細化。但一個人的水平畢竟有限,想要做個全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只有正視他人的優(yōu)點,才能博采眾長,為己所用。
有人說:“當今時代就是競爭時代,你超過別人一小步,招來的是嫉妒;你超過別人一大段,招來的則是羨慕。”此話意味頗深。嫉妒是人性的弱點,雖不能說“嫉妒之心人皆有之”,但有嫉妒之心的確實大有人在。其實,對別人產生了嫉妒并不可怕,它是人的一種正常心理反應,關鍵要看你能不能正視嫉妒。如果我們把它應用好的話,將會產生積極的效果。
正確的做法不是去毀壞他人,也不是去關注別人的成果,而更多是考慮那些人成功的過程。學習他人的經驗,找到自己的不足,去奮發(fā)努力,升華這種嫉妒之情,把嫉妒轉化為成功的動力,化消極為積極,超過別人。
某種意義上說,一定范圍之內的嫉妒心是人類進取心的基礎,是質地優(yōu)良的潤滑油;它使失敗者向往成功,使失意者向往希望,可以說,嫉妒在某種程度上樹立起人類的理想。工作上,如果失敗者只是心安理得地接受后果,根本不考慮一下別人的成功與自己的失敗之間形成的對比,這樣的人無論如何也不會追求上進,追求成功了。
歷史上,廉頗出于嫉妒之心,處處為難藺相如,并多次羞辱他。但藺相如每次都以大局為重,避而遠之,終于廉頗被藺相如的大局觀念所打動了,認識到自己的小肚雞腸,他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從此兩人相互尊敬,共同輔佐君王,使趙國更安定繁榮,留下了“將相和”的美談。如果我們也能將自己的嫉妒之心化作前進的壓力,進而把壓力轉化為動力,那又何嘗不是一件幸事呢?
成功點睛
天生我材必有用,要在充滿競爭的環(huán)境中正確對待自己,就不要把自己的同事或朋友當作自己的競爭對手,而是要當作自己前進的動力。要學會把別人的成功當作一道美麗的風景來欣賞,這樣才能達到一種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