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言之有術的人說話大都奉行這樣一個原則: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要知道,話說得多,未必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反而很可能會讓他人反感;相反,精辟的話則更有說服力,更能贏得他人的好感。關于這一點,我們在前文已經做過詳細論述,這里就不再贅述了。下面,我們來看一看,言之有術的人在語言精辟的基礎上所追求的更高層次的說話境界——話好。
所謂話好有兩層含義:其一,把話說好;其二,說好話。
被譽為“亞洲第一名嘴”的張錦貴先生,就如何把話說好給出了三個標準:第一,氣氛融洽;第二,樂于暢談;第三,聽者有益。在與人交談的時候,我們不妨以這三點為標準,讓自己做一個能把話說好的人。
那么,究竟怎樣才能做到說好話呢?對此,我們不妨從以下幾點來努力:
第一,別人受窘的時候,說一句解圍的話。當別人身處窘境,進退兩難的時候,及時說上一句話幫他解圍,就能讓對方感受到理解和寬慰。
第二,別人沮喪的時候,說一句鼓勵的話。當別人因為受到挫折而感到沮喪的時候,說上一句鼓勵的話,讓他重新找到生活的信心。若能在關鍵時刻說出這樣的話,對方可能會把你這句好話記一輩子,同時也會把你的溫暖記一輩子。
第三,別人疑惑的時候,說一句點醒的話。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別人因某一件事情感到困惑的時候,作為一個局外人,不妨用一句話去點醒他。點醒的話可以簡單地說、直白地說,但不要忘了把指導的話說得好聽,這樣對方才更容易接受。這樣一來,對方就會真心采納你的建議。
第四,別人無助的時候,說上一句支持的話。每個人都有無助的時候,在別人感覺到無助的時候,說上一句話去支持他,就可能會改變他的心情。因此,當別人絕望無助的時候,不要吝嗇說出鼓勵、支持的話。哪怕是一句簡單的“我相信你”,也能給對方莫大的力量。
總之,要做到言之有術,應該謹言,讓自己的語言少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