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考察湖泊——流水的啟示——工程師的計劃——儒艮的脂肪——黃鐵礦——硫酸鐵——制作甘油——肥皂——硝石——硫酸——硝酸——瀑布
第二天,也就是5月8日,納布在“家”準備午餐,工程師和記者登上眺望臺,哈伯特和彭克洛夫沿河而上,打算儲備木材當燃料。
工程師和記者兩人不久就來到了湖泊南邊的小沙灘上,即前一天儒艮擱淺的地方。一大群鳥正在啄食儒艮的肉。兩人便用石頭把小鳥都驅散了。工程師想把儒艮的脂肪留作他用,而儒艮的肉可是珍貴的東西,在馬來西亞,這種肉只有君主才能享用。就把這些肉留給納布吧。
工程師還在暗自思考著,昨天在這里發生的事情實在很詭異。誰在水下與儒艮搏斗?是乳齒象嗎?或者是其他動物,為什么給儒艮留下了如此奇怪的傷口?
他站在岸邊,注視著水面,但仍然一無所獲。湖面平靜極了,閃耀著太陽的光輝。
這個小沙灘附近的水不是太深,可是往湖里走時,湖底逐漸下降,估計在湖中央水會特別深。估計這片湖就像一個巨大的盛水盤,里面注滿了紅河的水。
“看樣子,湖水并沒有什么特殊之處。”記者說。
“確實看不出什么來,但是昨天發生的事情實在太讓人費解了。”
“沒錯,那個傷口非常奇怪,而且托普怎么會被拋出水面?好像是一只強有力的胳膊把小狗扔了上來,并用一把鋒利的匕首割斷了儒艮的喉嚨。”記者說。
“您說得沒錯。”工程師說,“有一件事情我一直困惑不解,不知道您怎么看。您知道我是怎么得救的嗎?我是怎么從海水中脫身,并且到達沙丘的?這件事難以解釋,但卻是真實的事情。這里面必有蹊蹺,讓我們留心觀察吧,說不定哪天運氣好,就發現了真相。不過,不要在其他人面前提這件事情,接著干活兒吧。”
截至目前,工程師并沒有發現過量的湖水是從哪里排出去的。而湖水在紅河源源不斷注入的情況下,并沒有發生漫溢,所以在某個地方一定有個排水口。
就在這個時候,工程師隱約聽到流水的聲音,就在這附近。他扔出幾個小木塊到水面上,小木塊逗留了一下,就漂向南邊的拐角處。兩個人也跟著來到南邊的那個岬角上。
湖水在那里突然下陷,好像掉入了一個大洞里。
工程師把耳朵貼近水面,清晰地聽到有瀑布的聲音。
“就是這兒了,多余的湖水從這里排瀉出來,這里有個類似地下管道的東西,水通過這里穿過底下一些洞穴,到達大海。而這些洞穴,正是我們想要找的東西。”工程師很興奮。
工程師砍下一根樹枝,把樹葉除去,然后探向兩岸間的拐角,發現水面下1英尺的地方有一個大洞,就是他們苦苦尋找的排水口,這里水流的力量是如此之大,竟然把樹枝從工程師手中奪走了。
“我敢肯定是這里,我要把這個排水口露出來。”工程師說。
“怎么做?”
“把湖面降低3英尺就夠了。”
“怎么降低?”
“給湖泊開一個比這個更大的口。”
“在哪兒?”
“離海岸最近的湖岸。”
“但是賽勒斯先生,那可是花崗巖啊!”
“我們可以炸開一個口,讓它流走一部分水,把排水口露出來……”
“而且,湖水落入沙灘會形成一個瀑布。”記者也興奮起來。
“我們會好好利用這個瀑布的。”工程師說,“我們可以回去了。”
杰丁·斯皮萊被工程師拉走了,他雖然對工程師非常信任,但是畢竟這個湖岸是由花崗巖構成的,在沒有炸藥、沒有合適工具的情況下,怎么才能弄出一個缺口呢?這是不是超出工程師的能力了?
兩人回到“煙囪”時,彭克洛夫和哈伯特正在卸木材。
“樵夫的工作馬上就要完成了,史密斯先生,您蓋房子需要泥水匠時……”水手說。
“我們不需要泥水匠,但是非常需要化學家。”
“我們需要炸開花崗巖湖岸。”記者說。
“炸開……”彭克洛夫很吃驚。
“起碼需要炸掉一部分。”記者回答道。
工程師給大伙講述了自己的計劃。據他觀察,眺望臺的花崗巖堆中有一個巖洞,現在還不能確定有多大,他打算鉆進去勘察一番。由于那是個排水口,所以得另外開一個更大的缺口,讓水面降低,把那個洞露出來。那么,就需要制造一種炸藥,在湖岸的另一處開一個大的排水口。工程師準備用這個島上的資源,制造一些炸藥。
大家非常贊同這個計劃。對彭克洛夫來說,采取有效措施炸開花崗巖,弄出一個瀑布來,是件多么有意義的事!他當過泥瓦匠、鞋匠,肯定也能當好化學家。而對納布來說,如果工程師需要,他甚至可以當舞蹈家或者禮儀老師。
工程師安排納布和彭克洛夫去提取儒艮的脂肪,并把它的肉儲存起來當作食物。兩個人馬上就出發了,他們對工程師百分之百地信任。
然后,工程師和記者便帶著籮筐,沿著河流向煤礦那個地方走去,那里的黃鐵礦非常豐富,呈片狀分布,以前工程師曾從這里帶回去一個樣品。
忙活整整一天,到了晚上,“煙囪”旁已經有了好幾噸黃鐵礦。
第二天,也就是5月9日,工程師開始工作了。這些黃鐵礦主要由煤、硅石、氧化鋁和硫化鐵組成。其中硫化鐵含量豐富,需要將其分離出來,并轉化成硫酸鐵,然后就能提取硫酸了。如果得到硫酸,就基本達到了目的。因為硫酸是非常重要的化學品,硫酸的消耗量甚至標志著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水平。對于島上的新居民來說,硫酸的作用大著呢,可以制作蠟燭、加工皮革。當然目前來說,硫酸有著更加重要的作用。
工程師在“煙囪”的后方選擇了一塊地作為廠址,并仔細把這塊地整理平整。然后,他們在空地上堆起木材和樹枝,在里面放了一些片狀的黃鐵礦,互相支撐起來。又放了一些事先砸成核桃大小的黃鐵礦。他們把木材點燃,烘烤著黃鐵礦,這些巖石開始變熱起來,因為里面含有煤和硫黃。外層還有一些碎的黃鐵礦石,外面用泥土和草蓋得嚴嚴實實,其中留了幾個氣孔,像是在用木頭燒炭一樣。
接下來的工作只能留給大自然的化學反應了。大約需要10~20天,其中的硫化鐵才能變成硫酸鐵,并把氧化鋁變成硫酸鋁。這是兩種可以溶于水的物質,反應堆中其他的物質并不具有這種特征。
在化學反應進行的同時,工程師則讓同伴干其他的工作。這群人都干勁十足。
儒艮的脂肪已經被剝離出來并被裝進了一個陶罐,工程師想通過皂化作用提取脂肪中的甘油。但是,必須用蘇打或石灰對脂肪進行處理,這兩種物質會跟脂肪發生化學反應,分離出甘油,生成肥皂。
這個小島上有的是石灰,不過用石灰處理有個缺點,即只能產生鈣質肥皂,這種肥皂不溶于水,對這群人來說毫無用處。而用蘇打水處理,則可以產生溶于水的肥皂,這種肥皂完全可以用于清洗衣服。工程師想要的是第二種肥皂。但是蘇打從哪里來呢?這個難不倒工程師,因為島上有很多海蓬子、松葉竹等海洋植物,還有大量的海藻。新居民們便搜集了一些這樣的植物,把它們晾干,然后放在一起用大火燒。持續幾天的高溫,甚至把植物的灰燼也熔化了。結果,他們得到了一堆淺灰色、結構緊密的“天然蘇打”。
但僅有蘇打是不夠的,還需要一種物質——硝酸鉀,也就是硝鹽或者硝石。小島對待他們非常厚道。哈伯特在富蘭克林峰腳下發現了硝石礦,不需費力,只需拿筐拾一些,然后提純就可以了。
這項工程大約用去了7天時間。而另一邊,硫化鐵還沒有完成化學變化。還有幾天時間,小島的新居民們并沒有閑下來,而是用陶土制作了一些耐火的陶管,并且提前做了一個爐子,一旦得到硫酸鐵,就把它放在爐子里進行蒸餾。估計要到5月18日才能完成這些工作,那時化學反應也應該完成了。在工程師的指導下,這群人都變成了最優秀的化學工人。
等那堆黃鐵礦石被火完全還原后,燃燒的殘留物,如硫酸鐵、硫酸鋁、硅石、煤渣等,統統被放進一個盛滿水的盆子里,并經過充分攪拌,讓其中的硫酸鐵和硫酸鋁溶解于水,其他的物質則沉淀下來,被過濾掉。這盆液體被部分氣化,得到結晶狀的硫酸鐵,而含有硫酸鋁的未氣化母液則倒掉不要。
現在,工程師得到了一批數量可觀的結晶狀硫酸鐵。接下來的問題是怎么從其中提取出硫酸。
在工業中,制造硫酸需要專業設備,一般需要用白金制作的儀器以及不受硫酸腐蝕的鉛容器等。島上沒有這些昂貴的東西。但是,淵博的工程師知道一些簡易的方法,比如波西米亞的制作法,可省時省力地制造出高濃度的硫酸。
還有一道工序,就是把結晶狀硫酸鐵裝入密封的瓦罐,然后用火焙燒,將其中的硫酸變成蒸汽,而蒸汽冷卻以后,硫酸就制作出來了。
那個提前做好的耐火陶罐終于派上了用場,整個操作過程非常順利。20天后,工程師便擁有了大量的工業原料,足夠讓他發揮各種用途。
第一個用途便是制造硝酸。硝石會和硫酸發生化學反應,再通過蒸餾,便可以得到硝酸。
但是同伴們并不知道工程師將怎樣使用硝酸,這需要等到他的工作完成以后才能見分曉。
工程師得到硝酸之后,便把經過蒸餾而濃縮的甘油加了進去,不需要制冷,便得到了一些淺黃色的油狀物質。
當然,進行最后一道工序時,工程師讓其他人走開,自己在遠離“煙囪”的地方獨自操作,因為這個步驟很危險,隨時有可能發生爆炸。
工程師回到“煙囪”時,帶回來一小瓶物品,他對自己的同伴說:“這是硝酸甘油!”
這是一種可怕的物品,威力比普通炸藥大10倍,已經造成無數事故。不過,聰明的人類在里面加了一些黏土或糖,用多孔的物質吸附著它時,這種物品就可以安全為人所用了。但是別忘了,在這些新居民入住林肯島的時代,這種東西還是高科技產品。
“靠這些液體,我們能炸掉堅硬的花崗巖嗎?”彭克洛夫一臉懷疑。
“沒錯,這種液體威力很大。”工程師回答。
“什么時間開始行動?”
“我們需要先挖一個炮眼,估計明天就可以了。”
第二天,也就是5月21日,天一亮,爆破手們便出發去了格蘭特湖的湖岸,距海邊只有500英尺。湖水僅被一道花崗巖邊框擋住,只要炸開這里,讓湖水傾瀉下去,流到海灘上,湖面就會下降,并露出湖下的出水口。
在工程師的指導下,彭克洛夫用鶴嘴鋤用力地開鑿花崗巖,想打出一個炮眼。選擇的炮眼低于湖面,一旦炸開巖石,湖水便能流到外面,從而使湖面下沉。
開鑿炮眼是一項很艱難的工作。工程師認為,要想達到預期的效果,需要不少于10升的硝酸甘油來爆破。彭克洛夫和納布輪換著開鑿炮眼,到傍晚4點鐘左右,炮眼終于完成了。
接下來就是點燃爆炸物質了。硝酸甘油一般使用雷管引發爆炸。因為雷管的爆炸能刺激硝酸甘油產生爆炸,如果僅僅點燃硝酸甘油,它只會燃燒。
雷管沒有什么問題,工程師肯定能制造出來,這里到處都是類似于硝化棉的物質,只要把它壓進筒狀物,再把它插入硝酸甘油,用導火線點燃,就能完成一個爆破了。
工程師不想費時費力地生產雷管。因為硝酸甘油有受到沖擊力而發生爆炸的特征,可以先嘗試利用這一點,萬一行不通再說。
工程師認為,只要在花崗巖表面滴幾滴硝酸甘油,然后用錘子砸,就可以引發爆炸。當然,絕不能現在就掄錘,除非不想活了。工程師想在炮眼上方固定一根釘子,用繩子拴住幾磅重的鐵塊,再用一根事先浸泡過硫的繩子,一端拴住第一根繩子的中間,另一端被放置到高出炮眼幾英尺的地面上,然后點燃第二根繩子,燒到第一根繩子的結合處時,第二根繩子也被點燃,并將其燒斷,等鐵塊落到硝酸甘油上時,便大功告成了。
將點火裝置安放好之后,工程師便讓其他人離開這里。然后他在炮眼里灌滿硝酸甘油,并在巖石表面仔細灑了幾滴。一切都做好之后,工程師拿過那根浸泡過硫的繩子的一端,把它點燃,并迅速離開現場,和同伴們一起躲在“煙囪”里。
繩子設計的燃燒時間為20分鐘。果然,20分鐘后,巨大的爆炸聲響起來,幾乎撼動了整個小島,就像火山噴發一樣,一堆巨大的石塊被拋到空中。產生的氣流導致“煙囪”的巖石都晃動起來。身處離炮眼2海里的地方,這些新居民也被掀翻在地。他們從地上爬起來,又跑到高地上,再一次看到爆破處時,陡峭的湖岸已經被炸開了一個口子。
這些人吶喊著、歡呼著。一股急流從剛炸開的口子里流出來,泛著泡沫流過高地,從300米的山脊上直瀉而下,落到沙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