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論語現(xiàn)場
  • 王大千
  • 1153字
  • 2019-01-03 17:23:28

溫良恭儉讓,做人有氣象

我們經(jīng)常說溫、良、恭、儉、讓,和它們對應(yīng)的還有一些詞,比如,仁、義、禮、智、信,恭、寬、信、敏、惠。這些詞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那么,溫、良、恭、儉、讓是指什么呢?是指溫和、善良、恭敬、謹(jǐn)慎、謙讓五種美德。這也是儒家所提倡的待人接物的準(zhǔn)則。現(xiàn)在人們經(jīng)常用這些詞來形容一個人態(tài)度溫和,并且非常有涵養(yǎng)。“溫、良、恭、儉、讓”出自《論語·學(xué)而》篇當(dāng)中: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夫子”是古時對男子的一種敬稱。在古代,凡是做過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這一稱謂。孔子曾擔(dān)任過魯國的大司寇,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公安部部長兼最高檢檢察長兼最高院院長,所以他的學(xué)生稱他為“夫子”。后來,人們習(xí)慣以“夫子”稱呼老師。《論語》中所說的“夫子”,大多是孔子的學(xué)生對他的稱呼。“邦”指當(dāng)時割據(jù)的諸侯國家。“抑”是表示選擇的文言連詞,有“還是”的意思。“其諸”是語氣詞,有“大概”“或者”的意思。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子禽問子貢:“老師每到一個國家,總是能夠聽到那個國家的政治狀況,是請求來的呢?還是人家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溫和、善良、恭敬、謹(jǐn)慎、謙讓,是憑著這些德行得到的。先生求取的方法,或許與別人的求法不同吧?”

子禽(約前508—前430),姓陳,名亢,字子元,一字子禽,又字子亢,春秋時期頓子國(今河南省項城市南頓鎮(zhèn))人。他十八歲入孔門,后隨孔子到衛(wèi)國,以儒士身份留在衛(wèi)國做了官。

子貢(前520—前456),復(fù)姓端木,名賜,字子貢,春秋末年衛(wèi)國(今河南省鶴壁市浚縣)人。他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以言語聞名,利口巧辭,善于雄辯,辦事通達(dá),曾任魯國、衛(wèi)國之相。他還善于經(jīng)商之道,為孔子弟子中的首富。

這里可以看出孔子的影響力、溝通力。孔子在當(dāng)時周游列國期間,到了一個國家,他為什么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同時又能夠了解到那個國家的一些政策呢?他用的什么方法呢?那就是孔子的態(tài)度。他求取的辦法不同于別人求取的辦法。就比如,我們今天到一個地方獲取一些信息,獲取一些資訊。那么在當(dāng)時,這些信息、資訊孔子是怎樣獲取的呢?他是通過“溫、良、恭、儉、讓”,通過他的人格力量,他的交流能力獲取的。也就是說,孔子每到一個地方、一個國家,那里的首領(lǐng)、國君便會主動與他交流溝通,了解情況。這里面反映了孔子做人行事的風(fēng)格,就是溫和、善良、恭敬、謹(jǐn)慎、謙讓;也可以說是恰到好處、不卑不亢,同時又能夠給國君提出很多合理的建議。所以說,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那個國家的國君就會給孔子一種待遇,一種禮遇,一種資格。在今天如何與人相處呢?孔子給我們什么啟發(fā)呢?那就是“溫、良、恭、儉、讓”,這是我們做人、做君子的一種氣質(zhì),一種氣度和氣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义县| 监利县| 女性| 邯郸县| 阿鲁科尔沁旗| 喀喇| 张北县| 伊金霍洛旗| 巴中市| 怀远县| 石楼县| 溆浦县| 晋城| 台中市| 鹤岗市| 全州县| 娄底市| 芜湖市| 张家口市| 平谷区| 香格里拉县| 江达县| 无棣县| 镇江市| 盐池县| 天全县| 铁岭县| 马公市| 青铜峡市| 大化| 潼关县| 绵竹市| 青海省| 宁阳县| 隆昌县| 呼玛县| 南昌市| 淄博市| 女性| 利津县| 保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