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決斗

既然故事源于那一場愛情,那就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講起。那場貌似風花雪月的事,當時在上海灘并不罕見,但最終演變成涉黑亡人事件,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1931年12月某天中午,姬禎任下班走出電報局大樓。一陣冷風襲來,他打了個寒戰,下意識地把圍巾撩向后背。這一撩,不巧撩到了一個人臉上。沒想到,那人一把抓住圍巾,猛力一扯,把他帶了個趔趄。

姬禎任驚恐一怔,正欲呵斥,那人捂著臉反倒惡聲惡氣地嚷起來:“打人不打臉。你干嗎作賤人?”他這才看清,此人是電報局同事高Q。高Q接著吼:“總是這樣明槍暗箭的,你覺得有意思嗎?我看,倒不如痛快點。今天下午兩點鐘,車站廣場鐘鼓樓下,我倆一決雌雄。從此以后,敗者規規矩矩地同江小點做同事,勝者大明大放地當她男朋友。這叫為愛情和榮譽而決斗,是男人就別當縮頭烏龜。告訴你,下午江小點是要到場作證的。”說完,揚長而去。

姬禎任先是頭腦一片空白,后是勃然大怒:“電報大樓里,誰不知道江小點只愛我一人。咋又出來個橫刀奪愛的?居然還揚言要決斗?”

“莫名其妙!”

姬禎任沖上樓去找江小點。人走室空。找遍附近餐館、影院、商店,也不見人影。

他趕到火車站,遠遠看見鐘鼓樓下,那個無恥小人果真正和江小點站在一起。他居然還曖昧地摟了摟美人!

在當當的鐘聲中,姬禎任沖將過去,一把把那個小人推搡開。高Q冷笑一聲:“君子動口不動手。你氣勢洶洶的,這是要打架呀。”江小點怒喊:“姬禎任,你為何要約他決斗?難道大家非要撕破臉皮不可嗎?”

高Q這個偽君子,居然倒打一耙!姬禎任薅住他衣領,讓他說清楚。

冷不防,高Q猛揮一拳,擊中了姬禎任耳門子。二人對打起來,直打得鼻血四濺,唇裂齒歪。

江小點幾次上去拉架,都被推倒在地。她放聲大哭:“我沒法活了!”這當口,誰還能聽得進她的哭喊。

突然,圍觀者目光都轉向了左側圍墻內。那里面是一座六層高洋樓。江小點正站在樓頂邊沿,掩面嚎哭。驟然幾聲槍響,樓頂邊沿火星四濺。江小點倒向樓下。

與此同時,另一處也響起槍聲。人們驚呼一片,做鳥獸狀散去。

高Q沖向圍墻大門,姬禎任也拔腿跟過去。

就在這時,有人沖姬禎任開了槍。之后,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然而,有兩點他是知道的。

一是在倒地那一瞬,他恍然大悟:眼前所發生的一切是個陰謀。當他赤手空拳沖向高Q時,這個陰謀就注定了結局:他必完蛋!在這一點上,那個高Q如愿以償了。可誰也沒有料到,事情會節外生枝,江小點也死掉了。盡管姬禎任意識到了陰謀之所在,卻再也沒機會探明真相了。

二是火車站的這一天,和往日每一天毫無二致。沒人會留意準時報點的鐘聲里,還夾雜著槍聲;也沒人去探究,以兩條年輕生命為代價的陰謀,到底深藏了多少冤情。因為,這年月,整個上海灘都風氣粗獷而陰煞,無端打斗司空見慣,陰謀詭計無處不在。

在見怪不怪的世風里,這個蹊蹺的下午就這樣結束了。姬禎任短暫的一生也到此終止。

第二天,《大晚報》對該事件做了報道,說“這是一場由多角戀愛而引發的情殺案”,并強調,“這次事件有幫會黑惡勢力背景,案情錯綜復雜。警方閉口不言,定是難給結論。回瞻近幾年社會治安狀況,不難發現,上海灘黑幫勢力惡性膨脹,已發展成了具有相當政治地位和經濟實力的權勢組織,對社會造成了惡劣而深遠的影響。各界應予警覺提防”。

《大晚報》發布如此新聞,相當于給這個蹊蹺的下午,又增添了一層詭異。

有高人認為,此案肯定另有隱情!悉知局勢的人都知道,當下上海新聞業有一個顯著特征,即報人不僅受到官方政治權力和財團經濟權勢的深刻影響,而且還經常遭受黑惡幫會的嚴重脅迫。一些黑惡勢力者,無不利用報紙伸張其聲勢,服務其惡行。而像這次,報界如此措辭嚴厲地抨擊黑惡勢力,極為罕見。那么,假借這起槍擊事件而打黑幫的臉,或是以打黑幫的臉來為這起槍擊事件護局,用意何在?這起看似普通的槍擊事件,到底深藏了多少污陰穢謀,會值得黑幫勢力如此不要臉面?鬼才知道!

只有鬼才知道的事情,姬禎任自然沒有本事探究清楚,但有一點他應是心知肚明的:報紙上把這個事件歸類為“情殺案”,是不負責任的。因為,他那個冒牌情敵高Q,雖是以奪取愛情的名義與他惡斗,可高Q對江小點根本沒有半點兒愛情,連一點點貪欲都沒有;而江小點對那個高Q更是毫無男女私情而言。既然江高之間構不成任何情愛關系,那么,把這事說成是情殺、情殤,明顯就是信口雌黃了。

如此定性定論,姬禎任死不瞑目!

其實,真正讓姬禎任放不下的,還是這場零亂不堪、糟糕透頂的愛情本身。如果他活著,一定會經常想起,這場愛情緣起于一封古怪的電報。

那是姬禎任剛謀差履新,在上海電報大樓當班值柜的第一天。傍晚快下班時,他接待了最后一個顧客。一封電報底稿遞到了他眼前。電報內容卻只有一個字。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初,電報還是個新鮮玩意兒,而一封一個字的電報更是讓人好奇。他疑惑不解,抬頭看了一眼。就這一眼,他即刻落入了感情俗套。他這人一向特立獨行,最怕被人說成是庸俗之輩。沒想到,這一天,躁動的青春使他顧忌全無,有了人生第一次“一見鐘情”。站在柜前的是一個年輕女子。這一刻,八個大字庸俗地閃擊了他腦海。“火熾如金”,說的是這女子看他時的那雙大眼睛;“婉順如銀”,是從她說話時嗓音中流露出來的。此時,他自作多情到了極點,感覺到這八個大字,還遠遠表述不盡她那漂亮的容貌和迷人的氣質。

這個女人到底好到什么程度?那臉形兒,那眉眼兒,那鼻梁兒,那嘴巴兒,那耳郭兒,那發型兒,還有那一米七兒的高個兒,該怎樣就怎樣的身段兒,這圍兒那圍兒,這腰兒那臀兒,這腿兒那腳兒,你自己想去吧,要多好有多好。這種好,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那種好,而是人見人愛的那種好,是每個人心中最好的那個好。

平時,姬禎任是個矜持有余,活泛不足之輩。今天,他如此放縱,是冒了顛覆他脾性、損毀他形象之風險的。這種狀態,完全不是以前那個他,或許也不是以后的那個他。冥冥之中,他覺得,這個“一見鐘情”是百年不遇的,這個美人兒也是百年不遇的。呵呵,在不知美人姓甚名誰之前,就如此夢狂情癡,整個就是一句流俗語——不要臉!

不過,還好,他尚未被這少見的女性魅力徹底擊懵,還有一點點理智猶存。

“小姐,就這一個字嗎?”

“中。”

“這一個字能說清楚你的意思嗎?”

“中。”

“我是說,你確定收報人能看懂你這一個‘中’字的電報內容嗎?”

“中。”

“每一份電報的費用是按照七字一算的。要拍發的內容你真的都說清楚了嗎?”

“那就再加六個‘中’字,不然俺可就吃虧了。”

一般情況下,出現這種狀況,會認為這個女子腦子有毛病。可這個時候,在姬禎任這兒,誰要說如此貌美如花的女人智力有問題,誰腦子才有毛病呢。

“那我就照底稿發了?”

“中。”那美人眼神狡黠,一閃即逝,“河南人最中意這個字兒了。”

“噢,我還從未結交過河南人哩。”

“難怪與先生說話,這么費勁兒。”

“……”姬禎任費勁兒地又多說了一句,“嗬,劉海兒。額頭上的名字,挺有意思。你署名寫得蠻漂亮。可謂字如其人。”

“俺這名兒還中。不過,字如其人就免了吧。俺這字,太阿雜菜了。噢,河南話‘阿雜菜’是垃圾的意思。”

奉承之意一旦被挑明,就顯得俗不可耐了。姬禎任窘然不語,加快處理報務。

不知什么時候外面下起了雨。劉海兒站在廳口沒走。顯然是沒帶雨傘。姬禎任打著雨傘邁出門,又落了俗套:“小姐,若不介意,可共用一傘。”她嫣然一笑:“中。”

一路走著,他有意說起電報局的工作。口氣上沒讓她聽出有炫耀之意,本質卻是想炫耀。話是她先提起的。

“電報生可美哩,人上人的差事。”

“這行當,還算吃香。同銀行、海關、鐵路這三家職業一樣,打不破的金飯碗。”

“吃的是國家飯,薪水肯定高唄。”

“普通電報生平均每月有百元多的收入,且從不拖欠。同一般行業比,待遇是相當優厚了。與歐美同行比,中國電報生的薪水也算是高的。英國的電報員年收入不到六英鎊,美國電報員月薪也只有十四美元。”

“中國電報生,真是奇了。”

“這主要是中國電報生比國外的辛苦。這里涉及電報電碼問題。英文字母有二十六個,德文字母是三十個,意大利字母只有二十一個,日文夾雜了漢字,也可用五十音圖來表達。這些字母只要配上相對應的電碼,收發起電報來比較簡單。而中文電報編碼就復雜多了。中文用的是方塊字,以單一漢字為基本單位,僅常用的就有六千八百個,把只有點、劃兩種元素的電碼,排列成幾千種不同組合,那難度就可想而知了。算了,不說這些了,專業問題你也不懂。”

“是的,俺不懂什么電馬電驢的。俺只聽懂了當差體面,人就受尊重。”

“河南人很會說話嘛。你坐幾路車?”

“2路。就此道別。素不相識,還為俺遮風擋雨的。多謝啦。”

“我也是2路。”

“那中。”

鄰座坐了。閑聊中,姬禎任好奇心終是沒壓住,問起那一字電報是什么意思?劉海兒輕盈一笑:“電報生需要問這么多嗎?這可是侵犯個人隱私哩。嗬嗬,開個玩笑。你若想聽,俺可說給你。這封‘中’字電報背后,可有一個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哩。”她停下不說了,笑意濃濃地望著他。

真真一雙撓人心窩子的眼!他直躲不及,警告自己別慌亂,說:“電報內容,顧客定奪,電報生無權過問,不聽也好。”

報童擠過來。他買了兩份報,一份遞給了劉海兒。上面有則消息,說一家老圖書館重新裝修后明日開業。他問她喜歡看什么書。她說:“凡書都喜歡,尤其對古文詩賦最感興趣。不過,新詩潮辭的,俺也在行。來兩首給你聽聽,中不?”他點頭。她又說:“其實,俺不是河南人。不過,這河南話并不難模仿。下面讀詩就不用河南話了呀。”他一愣,有被人耍弄了的感覺,以致她讀了兩首什么新詩潮詩,他都沒聽清楚。

劉海兒到了站。姬禎任上車原路往回返。他哪里和她同路喲,他就住在電報大樓后員工宿舍。

第二天是禮拜天。姬禎任鬼使神差去了那家新裝修的圖書館。剛一進去,便看見劉海兒正在那里看書呢。他走過去打招呼,發現她看的是一本藍皮書,叫《和策殤記》。

中午,他到外面買了兩份點心。她要付他錢,掏出來數數卻不夠,便有些尷尬。他說,就幾塊點心算他請客。她說,那中。她看書,搞摘記,很是投入。傍晚,要閉館。他有心,問她回家的車票錢夠吧。她窘迫一笑。他給了她錢。

后來,他們又在圖書館相遇。劉海兒看的依然是那本《和策殤記》。中午,她請他吃小面。面不貴,正好是上次欠他的車費錢。他猜測,這美人兒生活一定是拮據的。飯間,兩人相聊甚歡。“一見鐘情”四個字在他心里一再深化。他試探著露出“交個朋友”的想法。她可調皮了,頭一歪一笑,一聲河南偽語:“那中!俺同意。”飯后,他送了她一程。他一直在想:那封一字電報的背后,是怎樣一個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呢?

周一上班,姬禎任去三樓給技工師送個報表。他對這電報大樓還很陌生。從這頭找到那頭,又從那頭找回來,才看清一間房門上寫著三個小字:技工室。他敲門進去,一個姑娘抬起頭。一瞬間,他腦子一片空白。坐在桌前的卻是那個劉海兒。他愣怔怔地送上報表,轉身欲走。她說話了:“我叫江小點。劉海兒是我蘇州的一個好姐妹,那天是順便代她發的電報。”他想不起該說什么了。她又說:“之所以用這種方式認識,是因為當時你看我的眼神,激起了我一時興趣。全是由著心氣兒來的,本意并沒有捉弄你的意思。別介意呀。”這嗓音,怎么聽都不再有“婉順如銀”的味道。

私下有同事講:這個江小點,上海大戶人家的嬌小姐,上下班都是家里車接車送。花錢也闊綽得很,同小姐妹們隔三岔五地聚,非上海灘名館子不下的。

這下,姬禎任真懵了,堵心憋氣的,不是個滋味。不久,又聽說了一件事,才知道,早在那一字電報之前,她與他就打過交道了。只是他在明里不知就里,她在暗處心如明鏡。他想,這樣的話,這個女人搞這場惡作劇,就更顯得無端任性了。

到電報大樓謀差之前,姬禎任在上海電報學堂學習了兩年。電報行業實行的是“學堂與電報局相表里”制度,在電報學堂就學的學生,學成后自動擔任電報局的電報生。薪水是根據考試所獲得的學分來確定的。姬禎任的強項是抄報和發報,速度快,差錯率低。四種電報樣式,華文明語、華文密碼、洋文明語、洋文密碼等,他抄發都是學堂本年級成績最好的。

到電報大樓工作后,第一關是要通過電報局上崗業務測試。這種測試,最終較勁顯能的是抄報和發報這兩項硬活兒。這次,姬禎任抄報的最終成績是華文密碼和洋文明碼兩項都全優,華文速度抄到了每分鐘123個字,洋文(英文明碼)抄到了每分鐘147個字,各五分鐘的測試時間,他沒抄錯一碼,而電報局的規定,抄和發的差錯率在百分之一之內就算全優,也就是說,這兩個速度不是他的最好成績,只可惜,電報局沒人能夠再發出更高速度的報來。

姬禎任在拍發電報測試中表現也極為優異。這次,他發報最好速度華文明語是每分鐘138個字,洋文密碼是159個字,但這個速度沒被確定為他的成績。因為,電報局在職抄報人的最快抄報速度是,華文119個字,洋文141個字。所以,他那個速度沒人能夠抄下來驗證對與錯,他的發報成績只能定為華文119分,洋文141分。

據說,為組織這次測試,局里本想通過嚴格篩選,從在職人員中挑出抄、發報速度最快的各一人,擔任測試主考官,結果是這二者為同一人,是一個兩年前從電報學堂分來的電報生。當時,主考官在三樓實施,姬禎任等被測試人員在一樓大廳收發。他等不曉知主考官是誰,而主考官對他等情況門清。這個主考官就是江小點,現職位是比報務員高一等級的技工師。而讓她出乎意料是,這屆新來的電報生當中,有一個叫姬禎任的家伙,專業水平很是了得,她的抄報發報速度,居然不能測出他的最好成績。看得出,這讓她很沒面子。直到那天她代蘇州劉海兒發了那封一字電報,捉弄了他一番之后,心里才舒坦了些。最近見到他,她臉上總是帶有幾分得意之色。

姬禎任那個“一見鐘情”的心情就此終止。不過,有一點姬禎任還是服氣的。依江小點的發報速度,雖沒測出他最高抄報水平,但她嫻熟的發報手法及其獨特的“手跡”,還是讓他難忘的。后來,又曾無數次聽她發過報,他都有一種別樣的感受。

手跡,即每個報務員不同于別人的發報特點。聽慣了一個報務員的發報聲,便能掌握其聲音特質和習慣手法,一聽便知是甲而不是乙。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話嗓音聲調一樣,相熟的人聽其言便知其人是誰。

江小點的手跡非常漂亮,應該說是聲如其人。測試抄報那會兒,聽著她那妙不可言的發報聲,姬禎任壓著四五個碼子抄,心里舒服極了。腦子還一度走私,猜測發報者是男是女,是老還是少。這種聲音,極易抄出高質量高速度的報來。這種聲音,也是超出了專業領域,有了濃濃藝術成分的。抄這樣的報是一種享受。然而,對江小點發報技術的好感,并沒有消除對她搞惡作劇的反感。他想不通,有錢人家的大小姐怎么會是這個樣子。

后來,姬禎任在圖書館又碰到她一次。他裝作沒看見。她走過來,拿著那本《和策殤記》沖他晃了晃:“這本書真好。館里僅有兩本,建議你也讀一讀。”他微笑:“我早看過了,并沒覺得好到那里去。”她說:“那是我眼拙了。”她一走,他便起身去借那本《和策殤記》。

圖書館特藏室是館中最氣派、最神秘的地方,一組組樟木書柜一人多高,柜門上標有書名,四下有雕花,里面整齊地排列著各種泛黃的線裝書。其中有些是館藏孤本,鎮館之寶。這里自然都是閉架書。《和策殤記》就在此借閱。

其實,這本《和策殤記》,姬禎仁壓根就沒讀過。這次讀書是一個艱難的歷程。難就難在通讀兩遍都沒感覺,咬緊牙關又讀了兩遍,才啃透它。也不是《和策殤記》有多難讀,而是這段時間,他時有心不在焉,岔路走神。

民國時期,在年輕人的情感譜系里,“一見鐘情”是何物?那天姬禎仁找辭書查了這個詞兒。他想弄清楚,在他空白情史薄上,寫下的第一種情感狀態到底是個什么東西。癡情凝視著那個讀書的女孩,他那顆激蕩的心,感受到了曼妙年華真正到了最美的時刻。

然而,好景不長。短短幾日,他就對這個千古好詞兒產生了懷疑:一見鐘情不靠譜!說到底,是那個江小點不靠譜!

是的,這個不靠譜的江小點,她身上讓人難以琢磨的事兒還有不少。譬如,民國年代,女子走上社會謀職養家糊口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兒,可一個花錢如流水、出行車接車送的大家閨秀,安得每日到電報大樓坐班掙那幾個辛苦錢?后來發現,這與她的身世有關。

清末年間,上海黑幫蕪雜而卑鄙,其最大罪惡之處,是把上海灘變成了近代中國最大的鴉片集散地。在黑幫寥廓天幕下,有一個年輕時作惡多端、到了中老年要浪子回頭的無名頭目,叫江之靜,在一天突然宣布要與鴉片販賣絕緣。之后,他所經營的飯莊、茶館、舞廳、客棧,便不再涉半點黃賭毒。不久,江家就在餐飲娛樂業銷聲匿跡了。

據說,經黑幫各門派大亨允諾,江家與黑社會達成了交易:江家無償讓出店鋪買賣,以換得江之靜本人退出江湖,并求得其子江大明一個光明正大的社會身份。據查,學業剛成的江大明進了清廷在上海的電信郵政機構,后又被派往日本公使館做事,真真做起了拿大清帝國俸祿的規矩人。

這江大明在朝廷公職上并沒做長遠,不是江家悔享清貧想回歸黑道,也不是黑幫各大佬不保江大明公職,而是他惹了大禍。這是個滬上黑勢力根本無力擺平的大禍。老皇兒在甲午戰爭中失敗了,事后卻有一條板子打在了江大明身上。出人意料的是,江家人自認,這板子挨得一點也不冤枉。

這么大一場戰爭敗了,要歸罪于一介職卑權微的小人物,實在讓人費解。且看,江大明所從事的一項小差事,卻有著影響戰爭大局的功能。他若恪盡職守,出了天大事,也找不到他頭上;他若為職不尊,懈怠有余,則大禍臨頭的概率就很大了。

江大明是駐日公使館負責電報通訊的一個小官兒,實際上就是個機要員。說起電報通訊,清末的中國人還是小學生,對密碼電報,根本不摸專業道道的門兒,用起來只會機械地照洋人教習操作。日本人卻遠遠走在了前面,早早設立了專門負責監聽、破譯的電信課。

甲午年間,中日開戰在即,清政府駐日公使向國內總理衙門,拍發了一份長篇密碼電報,內容是他和日本外務大臣的會談情況,其中,包含日本人給中國政府的絕交書函件全文。問題就出在這份絕交書上。按照日常慣例,絕交書應為日文,由清政府駐日公使館機要員翻譯成中文,然后再加密拍發給國內。可這次,清駐日公使拿到的絕交書,卻是已經譯好的中文稿件,而且譯得四駢六麗,流暢無比,準確無誤。

當時中日外交決裂,形勢十萬火急,清駐日公使見日本人的絕交書已是一篇現成中文稿,不虞有詐,便急令機要員用密碼直接加密成密電發回國去。這樣就實實地入了日本人設下的圈套。本來,機要員江大明猶覺不妥,提出緩發,可一見公使火燒眉毛般明令急督,就沒再堅持,照此辦理了。當時,江大明焦躁不安,一陣陣莫名恐懼涌上心頭。但很快又意識到,是自命不凡的毛病又犯了。這不祥之感,無非是自己無用的類推和多余的顧慮帶來的。

然非多慮!且看!此密電必走東京——長崎——上海有線電報線,顯然要在東京、長崎中轉。日外務省中轉之中果真做了手腳,搞到了這份密電抄件。日本負責破譯分析的電信課,從比對絕交書原文入手,對中國密電進行研究,最終達成破譯,并由此摸清了清廷在用密碼。更為可怕的是,清廷并未察覺出密碼已被破譯,在整個甲午戰爭期間,竟然頻繁使用這部密碼。結果可想而知,中國兵力部署情況以及朝局動向,幾乎全部呈現在日本人辦公桌上。這樣一來,情報嚴重泄露,再加之政治、軍事上存在諸多根本性問題,導致了中國在這場戰爭中慘敗。

戰爭結束之后某一年,密電事件真相被中國高層得知,板子自然要打在駐日公使館身上。最終,江大明卻成了公使館里唯一的替罪羊,以“謀職不為,處事懈怠,重大失責”之名,被判處監禁。自此,各界便都知道了電報密碼的厲害:做事離不開電報,電報務必防竊,防竊必用密碼,密碼重于生命,生命賴于保密。

滬上黑幫還關心惦記著江大明。然此事太過重大,又不敢明來,便暗地使了關節,把獄中人弄出了牢房。江家自然不會重返黑道,江大明本人也不想改頭換面,再覓公職,而是閑居家中,終日苦悔深悟。他認為,如此判罪,罪在自身,罪有應得。對此,他毫無怨言,只后悔當初能為而不為,未盡應盡之力,才使得國家步入戰敗深淵。江大明把這么大個禍事攬在了自己頭上,心中便積郁難解,日久成疾,終抱殘軀度日。

江大明身體廢了,心也廢了。心廢了的顯著標志,是一頭鉆進了牛角尖,在一件不可理喻的事兒中出不來。他在閉門思過幾年后,不知哪一天,腦筋一下粘在了電報密碼這一個點上,怎么剝都剝離不開了。他開始整天琢磨起中文、洋文密碼來。大家都知道,他這樣干,并沒什么目的性,只是為消解甲午年間留在心中的那個郁結。這是他活著唯一感興趣的事了。

后來,江大明有了女兒,取名江小點。女兒識文斷字后,對古文古書表現出了異常興趣。江大明眼睛一亮,因勢利導,一天到晚教習女兒讀書識辭,督導她讀了不少不是她那個年齡段所讀的書;正經書之外,還用密碼知識編一些通俗易懂的文字游戲、謎語,誘引女兒上他的道。更少見的是,他還不惜花錢長年請來洋文老師做私塾,教習女兒識日文和英文。

女兒長大后,江大明便讓她上了電報學堂。此時,女兒已是好書成癮。不吃不喝可以,沒書看不行。可以說,她對有字面意義的文字,或字面背后有意義的魔幻圖形、怪異符號等,都到了心醉神迷的程度。

后來,江小點學完了電報學堂,江家便名正言順地為她索求到了一個光明正大的社會身份——上海電報局員工。

上海電報局員工,是有一些禁律絕對不可冒犯的。起初,姬禎任并沒預料到暗自觸碰了一下,竟會帶來一場足以改變多人命運的災難。

當下社會,已有不少民眾意識到了密碼電報的價值。無論是國民政府機構、中外公私社團,還是各階層顯達要人,都紛紛用起了密電,稍有些身份和地位的人,手里除有一本明碼電報本以外,懷里還常揣著一本私用密碼本。有大事要情,自己先加密,再送電報局拍發。這些密碼電報到電報生手上時,自然都是一些字面沒有任何意義的數字或字母。這個時候,電報生千萬不要有好奇心,去破譯客戶密碼電報。電報局規定,電報生沒有破譯客戶密碼的權力,更禁忌具有破譯密碼的能力。否則,或開除公職,或觸法入獄。

而姬禎任,一個不安分的電報生,卻悄然打破了這個禁律。依他膽小怕事的性格,沒人會想到他居然膽大妄為,暗地作亂。實際上,這個時期,他是一個極其自負的人。上電報學堂之前,他就對中文有了較深的研究,英文、日文也兼學了一些。上學期間,又“頭懸梁,錐刺股”地狠下了兩年苦功,自認為中文水準高到可以和文壇大儒作詩唱酬,英文、日文水準當個翻譯不成問題,再加之收發報成績優等過人,心氣就傲了。工作之余,就極其私密地破譯了客戶的一些密碼電報。開始時,只是覺得好玩。后來,從密電中曉知了不少隱秘之事,就覺得開了眼界,長了見識,還提升了破譯能力,就愈發上了癮。曾有一段時日,他夜夜規勸自己罷手,可又抵擋不住神秘密碼的誘惑。他自嘆,不為名,不為利,鋌而走險為哪般?

這一天,江小點出現了。前些日子,姬禎任對她一直敬而遠之。當然,那不是記恨她當初那場惡作劇;也不是嫌棄她的曖昧身世;更不會忌妒她的業務能力;當然,也不是對她的闊氣和炫富嗤之以鼻。而是,他總覺得這個人太過彎彎繞,不率性,交不得。他這人,是不甘在別人的圈套里生活的。

這次,江小點很是直截了當。她把姬禎任叫到技工室,關上門,把三頁電文紙摔在他面前:“直說了吧。收發報是本職業務內的活兒,你我難分高低上下。有本事,本職之外賽一場。你若勝了,從此我甘拜下風。”口吻還是那樣柔聲細氣,目光也依然火熾如金。不,比金還硬。

她一直接,他心鼓一敲:謹慎為上!

“難道你沒長須眉,不敢應戰?!”她敲了敲電文紙。

他拿起電文。一搭眼就知道是密碼,足有千字余。經驗告訴他,如此長的電文,一般非全國通電莫屬。可按規律,凡通電,是從不加密的呀。細一想,又不曾是他經手過的客戶密碼電報。他快速判斷,不像圈套。不過,他還是謹慎了一步:“這電文像是密碼,我完全搞不懂,也從沒興趣碰這東西。”

“剃頭的對刮臉不感興趣,誰信?搞電報的,沒探知密碼的欲望,胡說!你我要比出個高低,就得來這個。來吧,兄弟!”

姬禎任閉口不言,盯著她看。不管她是否心懷鬼胎,這副皮囊那真叫“中”。沒的說,越看越漂亮。可是,這尤物,大有拒人千里之外的氣勢。

“是男人,就別光眼上用勁。有本事,比膽量,比智力。不敢比?噢,想必是之前我那通偽河南話,讓你感到受了戲弄?用了你幾塊點心錢,讓你覺得吃了虧?所以,不想給我斗了。”

此時,姬禎任若再多說一個字都是廢話。他抓起電文走了。

這文密電并不難,一天一夜便被破開。

過了幾天,江小點又拿來幾頁密紙找他。還是長報,卻是英文。如此長的英文密電,他一看即知不曾是自己經手過的。不會是陷阱!他面上冷靜,心里癢癢,又接了電文。這次有難度,做賊般足足搞了五天五夜,才達成破譯。

她接過去,眼中露出冷冷笑意。她在這篇破譯稿上,分頁隔行地圈起一些單詞單字,譯成中文,按順序連成句子,寫在了頁紙上方空白處,即是:

此次談判,我方底盤價定為每臺1100圓。力爭更高價,低于底盤勿談勿售。

他一看,似曾相識,又一時腦懵。難道圈套來了?她古怪一笑,把前幾天他那三頁破譯稿也拿出來,同樣唰唰圈過,連在一起,共十六個字:

陳賊打我,你賊不管;我賊完了,你賊不遠。

頓時,他冷汗如雨。這是他曾違規私入報底庫房,翻找出前些年舊密報底試破成功的一份電報。

這份電報的背景是,當年,皖系軍閥陜西督軍陳樹藩,與靖國軍將領郭堅開戰,郭堅所部難抵陳部猛烈攻勢,就向時任河南督軍趙倜求援。當時,郭堅正在上海逗留,就地在電報局拍發了求援電報。該電言簡意賅,大俗若雅,算是奇葩。所以,姬禎任一破開時,甚覺好玩,記憶頗深。

這次,顯然是江小點用了這封電報的密碼,洋洋灑灑編寫了毫無意義的長文,把這十六個字隱藏其中,來試探姬禎任。他回頭再看那封英文電報,又是一身冷汗。這是前幾天,一家英國上海商行的密碼電報,經由他手抄收辦理的。他偷偷試破了人家這份密電。同樣,江小點也將其隱藏在長文之中,一時蒙了他。

這下,姬禎任徹底明白了:江小點給他下了一個極其險惡的圈套。果然,她說:“偷破密電,證據在此。冒違鐵律,該當何罪?是你到局長那里自首,還是我去舉報?”他真懵了。她又說:“這些天,你拒絕與我交往,原來把心思都用在了枉法亂紀上。”

很快,姬禎任恢復常態,開動腦筋,尋找突破口。片刻,他也送了她十六個字:“暗箭傷人,你賊陰險;我賊完了,你賊不遠。”

終是瞬間柳暗花明,他真想狂笑一番:“江小姐,你編制的兩份長報,用的都是客戶密碼。這說明,你試破客戶密電在先。你同樣罪責難逃。怎么樣?你我是自作自受,同歸于盡,還是自尊自愛,金盆洗手?”

江小點大笑起來,完全不見了婉順如銀的芳姿:“竟然沒被我一悶棍打傻,算你絕地反擊成功。看來,你我有共同愛好,實為難得,不妨切磋共進。至于違規犯禁,是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事。自尊自愛可以,何必金盆洗手?!為求生活樂趣之長久,冒一時風險也值得。”

他沒買她的賬:“彎彎繞,我反感!不投機,難為伍!”

她不亂,微微一笑:“這些年,我強項是與書籍打交道。所以,書最懂我。而人際交往,我弱得很。不為伍,不強求!”

“好自為之!”他抬腿走人。

“不送!”她把那些電報紙揉成一團,沒好氣地投入廢紙簍中。

他頭腦里一道暗光閃過,停下腳步,壓低嗓門,問:“除了天知地知之外,會不會還隔墻有耳呢?”

“謹小慎微,膽小如鼠!”她又是嘲笑。

第二天,電報局技務股股長高Q,把姬禎任和江小點叫到了辦公室。這人是近兩年剛從南京調任過來的。這個家伙緊繃著個臉,給他倆布置了一項任務,即,用中日英三國文字出幾套員工電碼測試題。

這次出題,姬禎任不得不與江小點又有了交集。他對她的感覺似乎有所好轉。不久,又在圖書館碰到了她。在館內茶室,他倆聊了起來。他事后回想,是書融化了彼此間的隔閡。這天,若不是共同對書癡愛至極,就不會坐在茶室一整天地聊書。

多年之后,姬禎任寫了一篇文章,深情地回憶了這次神聊。他以愷撒為筆名(以紀念愷撒大帝創建的愷撒密碼),把它發表在了延安機關刊物《建設學刊》上。

書命(愷撒)

有一種情愫,不求朝朝暮暮,

只想在靈魂處相依,

能多深,就多深,

想多久,就多久。

這種情,須有一介紙媒牽連,

一冊能夠頂天立地,

萬卷難填寂空一角,

多深多久,

要看心之容量有多大。

有一種知己,不求形影相伴,

只想在情愛外相遇,

能多少,就多少,

想怎樣,就怎樣,

這種緣,須有天意隨性擇抉,

一人能助神行天下,

萬眾難解坎坷一生,

何去何從,

要看君之造化有多高。

一橫支我去,

一豎正直人,

一畫生命色,

一撇披征衣,

一勾崎嶇路,

一點索長讀。

心之大,書命衡定,

天之寬,龍文支撐,

情之深,華章在見,

靈之純,字理應承。

這是多年之前,我和一個讀書人,以文會友、以書厚誼的故事。

那次,她說,她很欣賞大學者翁同龢的一副對聯:世上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在她的世界里,書是她的命。她的書命很硬,硬得能夠抵克百事萬物。她的祖父,一介沒文化的武夫,年輕時靠在上海灘把弄刀槍,橫命于血影之中,最終卻被玩弄文字的人送上了空寂。他老淚縱橫地說:“書要沒完沒了地讀,命才能一天比一天好。”顯然是刀槍里殺出來的感悟;她的父親,一個讀書破萬卷之人,但他僅僅是讀了萬卷書,還是難救自身修行之急,導致閃念間,悟性不夠,支撐欠力,吃了文字獄,死了一顆心;到她這一輩,自小的癖好,血脈里的翹盼,目無他物在,唯有讀書高。有書就有世界,無讀一日不醒。她立志要靠群書鋪就人生之路。

她對書籍是崇拜的。我從未見過一個女人,聊起書來是那樣癡迷、自信、自在。清茶一杯一眼見底,執杯人卻知書似海,深不可測。她說:“這一生我最感恩的朋友是書籍,或許是老天擲錯了骰子,將書籍與幸福一同賜予了我。書是我一生的不老情人,是我相依為命的最佳伴侶。”

這個時候,我說:“我推薦一本好書給你吧。字間儲珍情,惟情孤一本,獨覽書無字,天偶方成文。此書,就在眼前。”她一陣詫異:“眼前,如林的書架里,可謂好書如林。不知你要推薦哪本?”我則說:“事實上,對愛書人而言,注定永遠無法擁有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好書。好書永遠都在閱讀的路上等你。”她說:“最近,我遇到了一部充滿神諭的隱秘書籍。我看見,組成這部書的語言是那樣雜亂無章,渾濁無序,那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迷宮,它把我多年的抱負隔閡在了飛渡的亂云之上,粉碎在了驟急的漩渦之中。這是一本頁數無法窮盡的無字天書。”我問:“這本近乎神道的書,出自何人之手?”她說:“戰爭狂!殺人魔!投機犯!陰陽人!”我說:“我明白了。這部書叫密碼。”她說:“以前,天下還沒有我讀不懂的書。現如今,這類無字天書,卻時常令我眩惑。”我說:“圖書館里的書,都是為了讓人一眼就能看明白事理。而密碼編就的書文則相反,故意把事理隱藏得很深,目的就是不讓人看明白。一個人,若想弄明白讓人弄不明白的密碼文字,就要把那些能夠看明白的書全都看明白。”她說:“你這個說法奇妙無比,把解讀密碼的奧秘從某個角度說了個一清二楚。”

我再次心生旁騖,又說:“此書就在眼前。伸手才是書,無心字無影。”她聽明白了,吃吃一笑:“算了吧你!文才有余,情商不足。今天就聊到這里吧。”頓時,我覺得,無法遏制的幸福感,從心底奔涌而出。這是書命長出的果子,擁有它便不再寂寞。

那年月,《建設學刊》刊發此類文章,前所未有,卻好評如潮。有人說,《書命》是封情書,道出了“我與她”對書的深厚感情,卻也流露出了“我對她”的愛慕之情。文章寫出去了,怎么理解,那是別人的事。事實上,姬禎任確實被江小點的書命深深吸引,把更為本質的她,打入了他的生命冊。

出乎意料的是,這篇文章發表后,居然引爆了一個潛伏特務案。嚴格說,是《書命》中下面這部分內容,無意中泄露了天機。(本來,《書命》寫到這里已夠完美了,姬禎任或是感到余興未盡,就又畫蛇添足加了一個故事。沒想到,由此埋下了誘引。這是后話。)

那個故事,是姬禎任根據以下情況而添加進去的:在圖書館神聊后不久,他約江小點去吃西餐。牛排他要了七分熟的,她居然點了三分熟的。她吃得血糊淋漓,頗為猙獰,還說:“對牛排生熟程度的喜好,是由一個人的性格決定的。反正我是非三分熟不吃的。”他想給進餐增添些暖色,婉轉著說點情話兒:“我一直想聽聽那個‘中’字背后的愛情故事哩。”她緊咽兩口牛排,說:“這個故事,棒極了!”

好姐妹劉海兒本是蘇州人,卻常到上海看書。她說,劉家私家藏書樓規模頗巨,且神秘無比。上海館里有的書,劉家都有。我納悶,自家有館有書,何必求遠閱覽。她答非所問,夸耀起劉家藏書樓來:劉家藏書樓為蘇州園林式院落布局,由三進三出古木樓組成,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分別取名為落碧樓、過云閣、天一軒,藏古今書籍幾十萬卷。聽罷,我眼饞得兩眼發光,但還是想知道她為何遠閱上海。她一臉鄭重,說,刻骨銘心事,聽后莫外傳。

后來,姬禎任卻把江小點所講故事,掐頭去尾,寫進了《書命》之中。這顯然違背了劉海兒莫外傳之叮囑。

蘇州劉家藏書樓,有三個雷打不動的規矩,祖祖輩輩以此肅紀。一為子孫再窮不能賣書;二為非劉家人不能上樓;三為女人不能進閱。所以,建樓至今,除了盜賊,被劉家允許上樓讀書的外姓人不超過十位;無論是劉姓還是外姓人家的女人,無一人進過劉家藏書樓。相傳,清代初年,姑蘇城里有位愛書如命的才女,叫唐如蕓,為讀到劉家藏書樓里的書而嫁給了劉家人,哪知道進了劉家仍不能如愿,幾年后便抑郁致死,死后變成了一種能夠驅蟲防蛀的藥草,叫蕓草。這種草,劉家藏書樓年年都會使用。唐姑娘的靈魂,這才如愿以償地走進了藏書樓,得以日日月月伏閱于書冊之間。

劉海兒有著劉家前輩女人的書興,卻無論如何也不能靠近藏書樓半步。這讓她很是苦惱,于是,就打起了外姓人主意。

蘇州城內有個有名的才子,叫張佳音,被劉家特允可常進藏書樓。這人才也驚人,貌也驚人,被天天望樓饞書的劉海兒發現,頃刻間被她掠進了心里。她方知,世上除了書是好東西之外,這男人也可以是好東西的。時間一長,張佳音感覺到了暗處那雙脈脈含情的少女之眼。在一天,他抓實了這雙眼,悄聲說:“你這樣盯我,是怕我偷你劉家書嗎?”劉海兒臉羞澀澀的,心卻毫無怯怕:“是我想偷劉家書哩。不過偷書之前,我先偷到了一顆心。”張佳音也不慌亂:“我早聽說,劉家有一位才女,不得閱看劉家書。我已為她惋惜很久了。老規老理兒,真是害死愛書人。今天一見,還是個美如天仙的愛書人。”劉海兒是《西廂記》《紅樓夢》讀熟了的,哪會憷這個,就說:“既然你能進得書樓去,我能朝夕慕書樓,這說明你我都是愛書才人,這貌也都是眼前明擺著的。利索點,中意就成交,我連心帶人送給你,你連心帶人另加每周一本劉家書回還我。如何?”張佳音哪是不解風情之人?趕緊說:“我同意!”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一年后,就被劉家人曉得了端倪。張佳音本是河南人,孤身在蘇州,一直是受劉家關照的。這次,他居然犯忌偷書,還忘恩負義偷人,這就惹惱了劉家,被斷絕了善助和往來。他難于在蘇州城混事求學,不得已遠走廣州。劉海兒心里早已割舍不下這個為她偷書的人兒了。于是,她在愛情小說里挑了個最絕的招用上了。她在落碧樓外顯眼處,貼了一張絕命書,上寫:“一、把心上人兒還我。孤求嫁郎,遠走他鄉,無怨無悔!二、藏書樓大門為我開。自此,孤以書為伴,終了一生!三、為我備好一口薄棺。慕蕓草絕求,甘愿書冊間再生。以上,三者選其一,別無他求事。否則,小女絕命就在今夜。”

劉海兒穿一身壽衣,雙臂抱于胸前,在絕命書下站了一夜。天未亮,便有了回應,也寫在紙上,貼于絕命書旁:“一、藏書樓之規矩,歷朝歷代破不得;二、愛書才女出,祖上修德來,萬不能送人上絕路;三、青燈孤照難蕙心,書緣成全有情人,此情久遠看書命,張郎閱居劉家樓,讀透珍藏口傳妻,浸染書香圖自強。”

劉家的決定再明白不過了,規矩破不得,人也死不得,只有還郎于人。此計策之于劉海兒,滿足她一樓書,救她一條命,給她一個郎。

江小點還告訴姬禎任,在劉海兒扯下絕命書第二天,她恰到蘇州來看望好姐妹。一見面,劉海兒便抱住她喜泣不止,然后撕下絕命書一角,揮筆寫下一個“中”字,讓她回上海代發電報給廣州心上人報佳音。

江小點被劉海兒的愛情故事深深打動,說:“代你發電報傳好信兒,你怎么謝我?得允許我取劉家祖上一名用。書癡蕓草精神深長。我好渴求以此做個名兒。”劉海兒爽快答應:“那中!”后來,江小點真就把“蕓草”當成了自己的別名。

書命衍生出的愛情故事經久難忘。姬禎任有幸和劉海兒張佳音相識,是在這對夫婦婚后第三天。

作為好友,江小點前往蘇州參加了二位的婚禮。閑聊中,江小點就推薦了古書《和策殤記》。新婚夫婦本是書命相系,唯書事為最高,大婚剛過,就雙雙跑到上海閱讀朋友薦的書了。

江小點把姬禎任介紹給了二位,并共進午餐。飯間,姬禎任喝了不少黃酒,看江小點時就有些曖昧,露出一臉癡相。劉海兒便掐了江小點手偷笑。江小點愈發臉羞泛紅。劉海兒說:“古今多少傷心事,才子佳人未了緣,人間最苦是情種,綺文麗句寓辛酸。好在《和策殤記》非小情酸文,不然,偌大個上海,書內書外盡是癡情樣了。”江小點反掐了她手背,換來一聲輕喚。

提到《和策殤記》,姬禎任酒勁醉心便轉到了書上,說:“不是自夸,這幾年,我每讀一書,必都錄成題解,《和策殤記》也不例外。你們看,我之書寫,密行細字,清朗照人。”說著,醉手拿出書錄本。

戰國時期,有一個奇人叫愷切,出身于齊國貴族,尊崇前輩墨子,從學恩師荀子,是以奇智詭思名傳于七國的思想家、政治家。他立足天下長遠構建,斥責戰爭禍害,唾棄武略攻伐,主張恭相愛、交相利、和為貴,反對強凌弱、貴傲賤、智詐愚。他汲取歷代各國大家名士思想之精華,尤其重視借鑒道、儒、墨各家思想中有利于興國安邦、以和成美的學說,在對七國政治、軍事、經濟、地緣、民心等諸要素,進行詳盡咨訪研析的基礎上,苦心謀撰十載,分別給七國君王定制了一冊專屬本國之非攻兼愛,尚同共進,安享天下的和策秘籍,即《秦?和策》《齊?和策》《趙?和策》《魏?和策》《韓?和策》《楚?和策》《燕?和策》。這七部秘籍送達各國的方式極為獨特——愷切痛挖自己七竅,分夾于各國冊書之中一并送達,試圖以此誠感七國君王接受他的和策方略。

然而,結果讓這個無目無耳無鼻無舌之人大失所望。這七本秘籍,有的被君王看后棄之一邊,毫無采納之意;有的根本就沒有送達到君王手里,在武僚謀臣這一環節上被扣留焚毀。秦國一策士接手秘籍,閱后大罵一通,便棄之一邊。兩只野貓狂咬爭叨竹簡中一顆目珠,引來一學士發現該冊,方偷藏于私房暗處。這位學士傾慕愷切之才之誠及其主張,之后數年游走于其他六國,私下打探愷切其余六書下落,還真在不同角落找齊了秘籍,合七冊于一書,并把愷切痛挖七竅誠求天下太平以及七書慘遭唾棄的奇險故事,都一一編記其內,題名為《七竅?非攻?和策》,秘傳七國。這個時候,愷切咽下了失七竅之痛,卻受不了和策無用之打擊,更見不得天下依然兵燹洶惶,武伐橫行,戰亂規模急劇上升,殃民禍眾日趨嚴重。他悲郁驟發,絕食而亡。

到了公元前213年,那個把愷切眼珠子喂了野貓、滅六國而一統天下的秦國,實施了焚書坑儒,抄書《七竅?非攻?和策》也大都被付之一炬,只殘留下散簡傳于民間。時至清初年間,有一學子偶得散簡,便依其核心思想和故事線索進行擴著撰制,把愷切塑造成了非攻之神、和諧美士、太平使者,另取書名為《和策殤記》。后來,該印書經不起歲月蝕損,大都失傳,到清末民初,僅剩兩冊于世。

看罷書錄,劉海兒、張佳音急色起身:“清初年間版本《和策殤記》,真正的一等好書。現僅存于世的兩冊,都在上海這家圖書館。不能再多等一刻,快去館里。”

大家散去。姬禎任那書錄便落入江小點手中。過了一段時日,江小點把書錄還給了他,說:“看了書錄,我對你肅然起敬。你才是真正的讀書人。我是用眼看書,你是用腦悟書。”他能聽出,她的話是由衷的。他慌了,忙作揖:“慚愧慚愧。你書香門第,自小養成的讀書功夫,有破萬卷的閱歷。我萬萬與你比不得。”

她沉默片刻,鄭重地說:“今天有一事相求。父親病逝時,沒留下一句遺言,只摸出一包東西遞給我,頭一歪就走了。這包東西不是金銀財寶,也不是錢票存據,而是一堆雜亂無章的紙張,寫滿了誰也看不懂的數字、文字。我明白,父親的話全都留在了這包亂紙里。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它,可總也聽不到父親的聲音。我知道自己破譯密字的功力還不到家,想讓你一起來請父親開口。”

此時,姬禎任渾身有了異樣感覺。那是遭遇信任而產生的激動。在江小點凝重的目光中,他安靜下來,一頭扎進了江家密紙包里。

數日后,他告訴她,眼前一片漆黑,找不到一點光亮。她說:“我給你說說江家家史吧。我覺得,這是找到亂密縫隙的最佳途徑。”她娓娓道來,事無巨細,言無不盡。他聽進去了,融進去了。他真把自己當成江家人了。他和江小點一起,理出了江家能夠值得讓她父親寫入密紙的幾樁大事,然后,據情擇法,試破密紙。然而,接連搞了幾個波次,均無果而收。

之后一段時日,就沒有過多時間再考慮那個密包了。因為上次高Q交給他倆的差事沒能夠完成好。

他和江小點分中文報、英文報、日文報,各出了十三套測試題,重點測考抄報發報速度、明文譯電速度和準確率,以及各文種的報務常識和必備技能。高Q看后很不滿意,責令推倒重來。高Q還開了一個綠燈:允許他倆查閱歷史積存報底,借鑒實例,啟發思路。

報庫報底是按年度分明密報存放的。他倆要借鑒的只能是明報報底,而密碼報底隔欄存放,也可信手拈來。高Q這個大綠燈,給他倆那個賊心賊膽賊事兒提供了方便。過去,總是極度小心地偷閱少許密電,而今這些寶貝全亮在了眼前。規矩矗在這兒,全憑你自覺。兩人相互監督,成了相互放哨,安全得很。在高Q眼里,他倆每天在加班加點趕制試題。實際上,他倆上班時間出題,加班時間偷閱密碼報底。

這一次,完成任務頗為出色,把兩年內季度、年度所需測試題,都質高量足地備齊了。高Q甚是滿意,放了他倆兩天假。

二人騎自行車去游黃浦江兩岸。江小點婉順如銀的嫵媚程度前所未見:“這兩天,我與你,不談天,不談地,不談書,不談報,不談爹娘老子和蕓草,談什么,你來定;怎么談,我來定。”談什么,他定了四個字:“談情說愛!”怎么談,她定了個原則:“僅僅是談與說,切勿動手動腳。”

小東門外陸家石橋。陽光暖洋洋,江柳葉青黃,沙灘明晃晃。姬禎任心涌動如潮,耳畔已聽不見黃浦秋濤的激響。他手指怯生生地往外伸出,試圖蹭到江小點的手,終是沒觸著。

江邊劃過一條小船,一個青年男子一邊搖櫓,一邊唱起了歌子。歌是用滬語唱的。姬禎任聽不懂。江小點卻臉泛羞色,轉向岸邊尋視。果然,在石橋上站著一個少女,正含情脈脈揮手笑望江中。

江小點隨口吟道:“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姬禎任頓悟,應聲對上:“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隨即,便大膽地抓了她手。她望著那葉輕舟:“西邊并無雨!”他極興奮:“東邊亦無云!”她說:“雙關隱喻似‘無晴’。”他說:“詩中本意是‘有晴’。”

這時,她那個婉順如銀的聲音出來了:“看來,那個原則是可以突破的。”她手在他手心里抓撓了幾下。他熱辣辣的目光緊盯她臉,她卻低下頭去。

她掙脫開他手,朝淺水灘奔去。他急不可耐地跟上。他問她,都說仲秋時節,銀濤壁立如山倒,為何今日不見黃浦絕景來?她說,你顫抖的嗓音告訴我,你并不想聽到答案,你心思沒在江濤上。他說,那邊,塘堰灣香樟樹林風景獨好,去看看吧?她看了他一眼,羞色更濃,說,也行。

這一天,姬禎任感覺,天下最美好的世界,是在黃浦江畔塘堰灣香樟樹林里。

秋天的香樟樹林煞是誘人。一眼望去,紅綠相間的橢圓形葉子隨風飄飛著,就像一只只漂亮的花蝴蝶在空中翔舞;那黑珍珠似的果子,綴滿了枝頭,逗引著成群結隊的鳥兒在林間吱喳嬉鬧;人還未靠近樹林,溢出的陣陣幽香,便冷不防鉆入鼻孔,令人神清氣爽,亢奮激昂。此時,已是顧不得這樹林的香艷美景。她目光迷離,背靠老樹,雙手舉過頭頂,倒背著扣住樹干,強忍著不讓身子軟滑下去。他簡直就要瘋掉了。女人體香的味澤,濃而不烈,泛而不濫,蓋過了林間樟香,似飄灑的無色細霧,被他急粗吸入肺腑。她美極的一張臉,陶醉在最佳樣態中。他在想,女人之貌,美與不美,這一刻才能衡量得出來。他抽出手,勾住她脖子,完成了他倆的初吻。就在此時,她說了那句名言:“日久生情,誠不我欺。男女之間適當的、美好的貪欲成分應該是允許的。”說著,她目光卻頂回了他躁急迸閃的欲念。他轉身深吸一口香樟之氣,把她之體艷驅趕出胸腔和腦海,才冷靜下來,說:“是的。男女情事一如人生諸情諸事,都應靠書本修身,以高品養性。”她說:“沒錯。最終都要靠自己讀書讀大書讀群書讀爛了書來慎獨律己。”他說:“好書好詩好情致。呵呵。真真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青春引燃的欲望之火漸漸遠去,搖曳激蕩的心終是歇息下來。姬禎任和江小點兩天假期休得躁動而曖昧。上班后,高Q用異樣的目光看著他倆,說:“休息好了?是各休各的,還是一起休的?我猜一下呀。如若獨個休,肯定去圖書館看書了。如若一塊休,江邊塘堰灣香樟樹林便是好去處。那林子密得很,不怕有第三雙眼睛。”

江小點臉一下就紅到了脖子根,而姬禎任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上。難道這人在盯梢?偌大個上海,景色優美之地成千上百,他為何單單點到塘堰灣香樟樹林?哼!這人表面上看,大大咧咧,牛氣哄哄,頭腦直愣。而事實上,恐怕沒那么簡單。也許還是一個城府極深、詭計多端的壞家伙呢。

江小點倒是不以為然,覺得高Q這人沒那么復雜,純屬墻上蘆葦、山間竹筍之流。不過,這個家伙為自己起了一個不倫不類的名字是為哪般,她就不清楚了。她猜測,這大概與其所從事的職業有關。

無論怎么說,這個高Q都是人如其名,實在是張揚得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务川| 平安县| 西充县| 新邵县| 五家渠市| 龙井市| 梅州市| 皋兰县| 芜湖县| 伊春市| 富川| 商洛市| 建始县| 普陀区| 民勤县| 县级市| 菏泽市| 三江| 芜湖县| 丹凤县| 镇赉县| 广宁县| 汽车| 民勤县| 平遥县| 济宁市| 新巴尔虎右旗| 兰州市| 阳曲县| 泸溪县| 元谋县| 南京市| 济南市| 武冈市| 英德市| 宣汉县| 科尔| 沿河| 南昌县| 金乡县| 中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