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窮忙的職場生存智慧
一個在本杰明·富蘭克林書店的門廳徘徊了一個小時的男子問:“那本書要多少錢?”“1美元”,店員回答道?!耙?美元!”那個徘徊了良久的人驚呼道:“你能便宜一點嗎?”“沒法便宜了,就得1美元?!边@是他得到的回答。這個頗有購買欲望的人又盯了一會兒那本書,然后問道:“富蘭克林先生在嗎?”“是的,”店員回答說,“他正在印刷間忙工作?!薄芭?,我想見一見他?!边@個男子堅持道。書店的老板富蘭克林被叫了出來,陌生人再一次問:“請問那本書的最低價是多少,富蘭克先生?”“1.25美元?!备惶m克林斬釘截鐵地回答道?!?.25美元!怎么會這樣子呢,剛才你的店員說只要l美元?!薄皼]錯,”富蘭克林說道,“可是你還耽誤了我的時間,這個損失比1美元要大得多?!?
這個男子看起來非常詫異,但是,為了盡快結束這場由他自己引起的談判,他再次問道:“好吧,那么告訴我這本書的最低價吧?!薄?.5美元?!备惶m克林回答說?!?.5美元!天哪,剛才你自己不是說了只要1.25美元嗎?”“是的,”富蘭克林冷靜地回答道,“可是到現在,我因此所耽誤的工作和喪失的價值要遠遠大于1.5美元?!?
這個男子默不作聲地把錢放在了柜臺上,拿起書本離開了書店。從富蘭克林這位深諳時間價值的書店主人身上,他得到了一個有益的教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時間就是財富,時間就是價值。
時間是如此寶貴,然而,浪費時間的人卻隨處可見。
在位于費城的美國造幣廠中,在處理金粉車間的地板上,有一個木制的格子。每次清掃地板時,這個格子就會被拿起來,里面細小的金粉隨之被收集了起來,日積月累,每年可以因此節約成千上萬美元。事實上,每一個成功人士都是這樣的一個“格子”,用于把那些零碎的時間,那些被分割得支離破碎的時間,那些常人不注意的零零碎碎的時間,都收集利用起來。等著咖啡煮好的半個小時,不期而至的假日,兩項工作安排之間的間隙,等候某位不守時人士的閑暇,等等,都被他們如獲至寶般地加以利用,并足以取得令那些不懂得這一秘密的人目瞪口呆的業績。
“所有我已經完成的,準備完成的,或者是想要完成的工作,”埃利胡·布里特說,“都跟蟻丘的形成一樣,是經過或即將經過沉重緩慢、單調乏味、持之以恒的積累過程—材料的日積月累、思想火花的不斷撞擊和對真理的不斷辨析。如果說我是受到了某種雄心激勵的話,那么,我最崇高也最熱切的愿望就是能夠為美國的年輕人樹立這樣一個榜樣—把那些被稱為瞬間的點點滴滴而又無比珍貴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
“我一直在疑惑,內德怎么能集中了我們家庭的所有天賦與才智,”內德·布里特的兄弟在聽了他在國會的一次演講后這樣說,“現在我明白了,原來我們在玩耍的時候,他總是在學習。”一天又一天,時間就像一個喬裝打扮的朋友,如約前來拜訪我們,在它看不見的手上,攜帶著無價的禮物。但是,如果我們不利用它,那么它就會悄無聲息地溜走,就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河流里,無聲無息,無影無蹤。
每一個鳥聲啼囀的黎明,伴著東方初升的那一輪旭日,新的禮物又來了。但是,如果我們沒能接受那些在昨天和前天來的禮物,那么,我們欣賞和利用今天的能力也將逐漸萎縮、退化,直至那么一天,我們完全喪失了這種能力。不是曾經有過這樣睿智的話語嗎?“喪失的財富可以通過厲兵秣馬、東山再起而賺回;忘掉的知識可以通過臥薪嘗膽、勤奮努力而復歸;丟掉的健康可以通過飲食的節制和醫療保健來改善;而唯有我們的時間,流失了就永不再回,無可追尋?!?
“噢,只有五到十分鐘就要開飯了,什么事都干不了。”這是我們在家中聽到的最普通也是頻率非常高的一句話。但實際上,有多少身處逆境、命運多舛的孩子,充分利用了這一些為我們許多人所輕易浪費的時間,從而為自己建立了人生和事業的豐碑。那些被我們虛擲的時光,如果能夠得到有效利用的話,完全有可能使你出類拔萃,成為杰出人物。
馬莉恩·哈倫德取得了非同凡響的成就,而這主要歸功于她能夠精打細算地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作為一個繁忙的母親,她既需要照顧孩子,又需要操勞家務。然而,繁忙工作中的任何一點閑暇,她都用來構思和創作她的小說和新聞報道。盡管她成就卓著,然而,終其一生她都受到各種各樣的家庭職責之外不可能有任何別的作為的言論的影響。由于她超常的毅力和對待時間態度上的分秒必爭,她最終做到了化平凡為輝煌—在女性中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她那樣。
無獨有偶,哈麗特·斯托夫人同樣是有著繁重家務負擔的家庭主婦,但她就是在那樣的條件下完成了那部家喻戶曉的名著—《湯姆叔叔的小屋》。類似的例子還有,比徹在每天等待開飯的短暫時間里讀完了歷史學家弗勞德長達十二卷的《英國史》。朗費羅每天利用等待咖啡煮熟的十分鐘時間翻譯《地獄》,他的這個習慣一直堅持了若干年,直到這部巨著的翻譯工作完成為止。
休·密勒是一個石匠,賺錢養家糊口是他的天職。但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把一系列零零碎碎的時間積累起來閱讀科學書籍,最終他根據自己和石頭打交道的親身經驗寫出了一本充滿智慧和才氣的大部頭著作。
詹姆士·夏普勒斯同樣也是一個在世人眼里成功機會微乎其微的人。這位家喻戶曉的英國藝術家出生時家徒四壁,但貧苦并沒有把他嚇倒。在寂靜無人的凌晨三點,他就起來抄寫沒錢購買的書本。為了購買到便宜的藝術品,他常常是不辭辛勞地徒步跋涉十八英里到曼徹斯特,經過一天的勞累后,買到價值一先令的藝術品。而且,他還主動請求承擔鐵匠鋪里最繁重的工作,因為在做那個工作時,生鐵需要在煉爐里多加熱一段時間,而他則可以獲得更多的時間來學習知識—他把書靠在煙囪上,邊工作邊看。
在時間方面,他絕對是一個惜時如金的守財奴,任何一點時間在他看來都珍貴無比,因為他知道光陰易逝、一去不復返。在整整五年的時間里,他都是一個人在寂寞中苦斗,把所有的閑暇時光都用來“鍛造”自己的著作—如今,他那部著作在我們許多人的家里都可以找到。
德·格里斯夫人后來成了法蘭西王后的密友,但當她在等待給公主上課之前,她就把時間用于創作,日積月累,她竟然寫出了好幾部充滿吸引力的著作。蘇格蘭著名詩人彭斯許多優美的詩歌,都是他在一個農場上勞動時完成的。《失樂園》的作者彌爾頓是一位教師,同時他還是聯邦秘書和攝政官秘書。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非常注重利用一切零碎的時間,堅持苦讀。約翰·斯圖亞特·密爾曾經在一個公司當小職員,他的許多傳世之作都是在這一時期完成的。伽利略是一個外科醫生,他以專心致志的態度和常人少有的勤勉,擠出時間從事科學研究,充分利用一分一秒的時間進行思考、探索和研究,從而為后人留下了豐碩的成果。
試想一下,即便像格萊斯頓這樣的天才人物都要隨時在口袋里裝一本書,以便可以抓住任何一個空隙提高自己,那么我們這些智力一般的凡夫俗子,難道還不應該更充分地利用一分一秒,不讓時光白白流逝嗎?在我們的周圍,有成千上萬的青年男女對光陰的匆匆流逝視而不見、麻木不仁,不能在即將過去的時間里好好珍惜自己的青春。他們無法真正意識到時光如箭的殘酷,自信還有充裕的時間在等著他們,仿佛一個有錢人多叫幾個好菜而并不在意它們是否會被白白倒掉一樣。而當他們在毫無顧忌地虛擲大片大片的光陰時,另外一些懂得時光如流水、年少難再來的人則在與時俱進,爭分奪秒。
許多偉人之所以能夠流芳百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們十分惜時。他們在一生有限的時間里,充分利用上天賜予他們的每一分鐘,一刻不停地工作、積累、進步。在但丁所生活的時代,幾乎意大利所有的文學創作者同時又都是勤奮工作、恪盡職守的商人、醫生、政治家、法官或是士兵。
當邁克爾·法拉第還只是一個裝訂書本的學徒工時,他把所有的閑暇時光都用來做實驗了。有一次,他寫信給朋友說:“時間是我所最需要的東西。噢,要是我能夠以一種便宜的價格把那些整日在野外所事事的紳士們空閑的每個小時—不,是每一天—給買過來該多好啊!”是啊,只要把一些零零碎碎的時間積累起來加以利用,就能產生豐碩的成果。滴水成河,粒米成籮,貴在點滴積累,持之以恒。只要每天抽出一小段時間并有效地加以利用,就必能創造出奇跡。
德國偉大的自然科學家亞歷山大·洪堡每一天都事務纏身,忙忙碌碌,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晚上或許多人睡夢正酣的凌晨,他才能抽出時間來從事自己熱愛的科學實驗。
只要每天找回在瑣碎的小事上或在懶散中浪費掉的一個小時,并有效地用于自我提高,這樣堅持十年,一個智力平庸的人也可以精通一門科學。十年之內,一個毫無知識的文盲可以變成一個有著相當文化修養的人。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光一去不復返。我們不能讓時間白白地流逝。我們應該努力學習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掌握一門科學或者養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果每天花一小時用于自我提高,人們可以邊讀邊想地看完二十頁書—而在一年之后,他可以看完七千頁的洋洋巨著,或者是十八卷的厚重書籍。每天的一小時可以使你的人生發生極大的變化,決定了你只是在簡單地維持生存,還是過著一種充實的、有意義的、愉悅的生活。每天一小時或許可以—應該說是肯定可以—使默默無聞者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使一個原本微不足道的人變成對他的民族功德無量的人。
在懂得了時間的巨大價值之后,再回過頭來看一看,那么多的青年男女隨意讓時間在閑散無聊中流逝,每天要浪費兩個小時,四個小時,甚至平均達到六個小時的寶貴時間,這是一種多么觸目驚心的浪費—甚至是犯罪?。‘斏煲K結、日子所剩無幾的時候,他們才想到應當更明智地利用時間。但是,倦怠和懶散的習慣已經根深蒂固,已是積重難返,無法挽回了。
每一個年輕人都應該養成這樣一種習慣,珍惜和利用好生命中的分分秒秒,抓緊任何一點閑散的時光。你可以把這樣一些空閑時間用于改進你的本職工作,使之更上一層樓;你也可以將其用于開拓新的領域,讓自己接觸更為廣闊的天地。無論是哪一種,你的心靈都需牢記“時不我待”—時光像流水一樣匆匆過去,與其獨立江頭空嘆“逝者如斯夫”,不如從此刻發奮努力,珍惜分分秒秒。
“據我觀察,阻礙一個人成功的最大因素就是無所事事,優游度日,”布里特有過這樣發人深省的評論,“相較于任何工作和職業來說,個人的懶惰閑散足以奪去他最大部分的時間,并使得他無法成為時間的主人,最終也就一事無成?!?
正如通過其他人所不屑身體力行的勤儉節約和努力工作,可以使一個人最終變成富翁一樣,許多偉人充分利用了別人隨手虛擲的時光,在零零碎碎的時間中獲得了豐富的知識和深厚的素養。那些終日抱怨自己過于忙碌的年輕人,他們真的在一天里抽不出一個小時用于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嗎?
查爾斯·弗羅斯特作為佛蒙特州全民皆知的制鞋匠,下定決心每天要花一個小時的時間來進行學習。他的不懈努力最終有了驚人的成果,他變成了全美聲名卓著的數學家之一,并且在其他領域,也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
為了擠出時間完成繁雜的日常工作和從事科學研究,病理解剖學奠基人約翰·亨特效仿拿破侖,每天只允許自己睡四小時。著名教授歐文先生花了十年時間,整理了亨特有關比較解剖學的材料。他所處理和分類的材料包括兩萬四千多件標本,這都是亨特長年累月辛勤積累下來的寶貴財富。對于一個幾乎沒有受過什么學校教育、從一個普通木工起步學習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多么巨大的成就?。?
約翰·亞當斯對于那些打擾他正常工作和剝奪他工作時間的人極為不滿,頗有怨言。一位意大利著名學者也在自己的門上貼上告示:“任何在此逗留的人都必須加入我的工作?!庇纱?,他明明白白告訴任何來訪者要待下來,必然是為了與他的工作有關的事情。卡萊爾、丁尼生、布朗寧以及狄更斯,都曾經對街頭的手風琴師提出過抗議,因為那些手風琴師使得他們無法專心致志地工作。
在歷史上功勛卓著的偉人之中,有許多人都是在他們正常的工作領域之外,充分利用絕大多數輕易浪費掉的點滴時間,矢志努力而終成大器的。英國哲學家斯賓塞在愛爾蘭擔任秘書期間,充分利用閑暇時間進行思考、探索、研究,成為了一代大家。
英國銀行家與歷史學家約翰·盧伯克以其卓越的史前研究,奠定了其在學術界的地位,然而,他所有的研究工作,都是在緊張繁忙的銀行工作之余進行的。
富蘭克林更是一個不知疲倦的工作者,他盡可能地縮減自己用餐和睡眠的時間,以便可以得到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習。當他還是一個孩子時,他就對父親每次在餐桌上長篇大論的感恩禱告頗為不耐煩,并詢問是否可以簡短地說完所有的禱告詞,從而節約時間。他的一些最優秀的著作,諸如《航海的改進》和《冒煙的煙囪》等,都是在海上航行期間完成的。
作為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杰出的藝術精英,拉斐爾短短的一生像璀璨的流星一樣劃過天際,這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盡管只活了三十七年,卻給人類留下了最瑰麗的不朽成就。對于那些以“沒有時間”為借口而肆無忌憚地揮霍時間的人來說,他們難道不應該為虛度光陰而感到無地自容嗎?
一切偉大人物在時間上都是極度吝嗇的人。西塞羅曾經說:“別人用于娛樂和消遣的時光—不,即便是用于休養身心的時光,我都把它們奉獻給哲學研究了。”培根勛爵在擔任英國大臣時,利用業余時間精心耕耘,終成一代圣哲。在跟一個地位尊貴的君主會談時,歌德突然請求暫時告退,他走進了旁邊的一個房間,并迅速地記下了一閃而過的靈感,以作為正在創作的《浮士德》的素材。漢弗萊·戴維先生曾經在一家藥鋪里當學徒,他在閣樓上利用空閑時間做實驗,最終成為杰出的化學家。諷刺詩人蒲柏經常在深更半夜起床,寫下突發而至的靈感,因為在喧囂繁忙的白天,他無法集中精力。喬治·格羅特一方面對自己銀行家的工作盡忠職守、從不懈怠,另一方面從不放過點滴時間,寫出了傳世之作《希臘史》,并以其杰出的學術成就出任倫敦大學副校長。
喬治·史蒂芬森把時間看得重若黃金,從不輕易放過。他沒有接受過任何正規教育,完全是憑著個人的勤奮自學成才的,并利用積累起來的點滴時間,完成了一些最重要的工作。當他還是一個機械工程師時,就利用上夜班的機會自學了算術。
馬遜·庫德大夫在坐馬車去看望倫敦病人的間隙,完成了古羅馬歷史學家李維的《盧克麗霞》一書的翻譯;達爾文博士也在馬車上構思了他的大部分著作,在從這一家走向那一家的途中,他隨時都會把自己的想法記在小紙條上,以便日后組織成文,他的身上有許多這樣的小紙條,隨時備用;瓦特在作為數學儀器制造商的時候,學習了化學和數學;亨利·懷特就是在不斷往返于律師辦公室的路上學會了希臘語;伯尼博士在馬背上學會了法語和意大利語;英國法官馬修·赫爾在巡回審判的過程中完成了《沉思》一書的創作。
愛默生曾經說過:“你若是愛永恒,就應當愛現在。昨日不能喚回,明天還不存在,你能確實把握的只有現在?!钡拇_,生命的意義僅存于“現在”當中,人生的道路,每一步都朝一個全新的情景延伸,人永不能回到過去。可是一般人往往喜歡回憶眷戀過去,也常對未來充滿憧憬,卻最不注重現在。
布魯厄姆勛爵從來不允許自己有片刻的閑暇,由于他做事有條理,極具計劃性,因而,和大多數人相比,他似乎擁有更多的閑暇時光,盡管有些人整日忙碌,但他們一生中完成的工作不及布魯厄姆勛爵的完成的十分之一,他在政治、法律、自然科學、文學等各方面都是成就斐然;約翰遜博士在一周之內利用晚上的時間寫出了《拉賽拉絲》,以便為他母親的葬禮籌措費用;林肯一邊從事勘測土地的工作,一邊利用每一點閑暇時間孜孜不倦地學習法律,在照管他的小雜貨店的同時,他博覽群書,積累了廣博的知識;薩默維爾夫人在鄰居們沉醉于聲色犬馬的娛樂和喋喋不休的家長里短時,卻在發奮學習植物學和天文學,著書立作,在八十高齡的時候,她還出版了《分子和微觀科學》。
我們浪費時間的最大害處并不在于被浪費的時間本身,更具危害性的還在于被浪費的精力。無所事事和懶惰閑散足以麻木我們的神經,使得我們的肌肉日趨萎縮。奮發工作使得一個人朝氣蓬勃、精力充沛,而耽于安逸則使得人們意氣消沉、萎靡不振。那些慣于走在時間后面的人也慣于走在成功的后面。
昆西總統在為自己制訂好第二天的工作計劃之前絕不上床休息。英國化學家與物理學家道爾頓把工作看成是自己一生的支撐點,工作就是他的人生樂趣,他一共完成了二十多萬條的氣象記錄。
在織布工廠里,僅僅一根壞的細紗就會使整匹織物變為次品,使得所有的勞動前功盡棄、付諸東流。當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人們就會追究那位犯錯女工的責任,并從她的工資里扣除由此引起的損失。但是,誰又能賠償我們生命之網中,那些壞的線頭所導致的損失呢?我們不可能來來回回地擲一把空梭子;每時每刻都有某種線頭被紡織進了我們的命運之網。它有可能會是那種由浪費的時間或喪失的機會構成的劣質線頭,那么,這樣的一些線頭足以毀壞整匹絲織品的質量,并使得勞動者終身蒙羞;另一方面,它也完全有可能是由惜時如金、拼搏努力構成的金光閃閃的線頭,它們將會使得人生的布匹更美麗燦爛、光彩奪目。時光如箭,日月如梭,我們永遠都無法挽留時間的腳步,也永遠無法停下手中的梭子,那些劣質的線頭一經編織,就無法再加更改,成為我們生命中永久的污點。
當一個年輕人專心致志地工作時,沒有人會為他的前途擔憂。
但是,他中午是在哪里吃午飯的呢?他晚上離開自己的住所之后又是去了哪里呢?他在晚餐之后做些什么?他的周末和節假日又是在什么地方度過的?通過這樣一些問題的回答,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年輕人是如何度過他的閑暇時光的,而這事實上完全能反映出他的個人品質。絕大多數誤入歧途、自我放縱的年輕人都是在晚飯之后的那段時間里走向墮落的。
而另一方面,那些功成名就、位及頂峰的大人物絕大多數都是孜孜不倦、勤勉不輟的工作者,他們充分利用了晚上的光陰,或是學習,或是工作,進行自我提高。在年輕人的生命旅程中,每一個夜晚都是一種嚴厲的考驗。正如惠蒂埃那充滿睿智的話語所言—
就在今天,我們書寫命運的畫卷,編織生命之網;
就在今天,我們的所作所為決定了日后是光明前程還是罪孽一生。
時間就是金錢。誰能像一顆顆種子不斷地從大地母親那兒汲取營養一樣,珍惜分分秒秒,點點滴滴進行積累,誰就能成就大業,鑄就輝煌。正如我們不會隨便丟棄一美元一樣,我們也不應當任意揮霍生命中的每一個小時。浪費時間就意味著浪費精力,浪費能源,浪費我們的生命,意味著我們白白丟掉了生命中許多永不再來的機會。仔細審視一下你是如何度過時間的吧,因為我們的未來就蘊于我們的時間之中。
“我們每個人的職責,”愛德華·埃弗雷特語重心長地說,“就是培養每一種優秀的品質,以鷹一般敏銳的眼光仔細觀察并抓住任何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彌補和挽回所有荒廢的時間,抵制一切世俗的誘惑,克制所有感官的享受,使得自身成為一個有益于社會、受人尊敬、快樂進取的人?!?
快樂能夠產生驚人的勇氣,超常的忍耐力。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如火如荼的熱情都源于人們內心深處的快樂與幸福。
——卡萊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