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學習考古
  • 陳勝前
  • 2818字
  • 2019-01-03 17:07:39

考古學與哲學

考古學與哲學,這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以目前的做法,一萬年都不會遇到這個問題,它們如同兩根鐵軌,永遠都不會交會。因為不重要,所以適合胡思亂想,適合出神地漫游,好在心理學家最近證明了走神對于學習很有價值,建議每天給自己一點走神的時間。

有一個胡扯的比喻說“哲學是學科之母”,似乎是說其他學科都是哲學下的崽子。回顧考古學史,看不出考古學曾經是從哲學中分出來的,考古學的誕生跟哲學沒有什么關系,考古學難道是個野崽子?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考古學的前身叫作古物學,中國稱金石學,更早的追溯也許應該叫作“神物學”,那是一個把古物當作神器的時代,無論中外,概莫能外。神物跟哲學有關系嗎?如果一定要說有關系的話,那就是注意到神物的人與有哲學興趣的人都是一幫神神道道的家伙,口里總是念念有詞,總以為自己能夠溝通天地,與鬼神QQ。我們現在稱之為文化人之祖,他們究竟是先神神道道,還是先注意到神物,或者是同時產生的,我們不得而知,所以考古學先祖與哲學先祖之間的聯系無從知曉。

神物學或是古物學其實跟考古學差別挺大,就好比你見到4歲時的愛因斯坦,他如何了不得呢?可能連話都說不明白。而你見到的26歲的愛因斯坦,這個伯爾尼專利局的小辦事員一年做了三個都可以得諾貝爾獎的研究,簡直是通神了。你說他們是同一個人嗎?是,又不是!如果你回到過去,對4歲的愛因斯坦說你將來會火的,估計沒人信。也就是說,在以后的成長中,愛因斯坦得到培養與指點,并且醍醐灌頂。這個老師叫作科學,古物學的老師也是科學,得到科學指點之后,古物學真的悟了,成了考古學。科學他媽可是哲學,所以從輩分上講,考古學應該是哲學的孫子輩。也許正因為血緣關系比較遠了,所以不那么親近,尤其還只是“師奶”(哲學是考古學的老師科學他媽),并不是親外婆(血緣上比奶奶更親)。

考古學與哲學的血緣考據終究沒有現實意義,祖上闊過解決不了我現在的落魄,現實中哲學對考古學有什么幫助呢?是哥們兒的關系?還是師徒的關系?抑或是其他什么關系?考古學有許多哥們兒學科,也許可以稱為性別學科,總之它們發生關系,產生了許多交叉學科,諸如考古測年學、地質考古、生物考古等。顯然考古學與哲學不是這種關系,因為并沒有產生哲學考古這么個門類(有個敗家子“沙發考古”有幾分神似——坐在沙發上考古,整日神思某些遙不可及的問題,我對此很神往)。說是師徒關系,也不那么準確,哲學家懂考古學嗎?我們還要去給他們啟蒙入門呢!當然,老師不一定什么都要比學生強,就好比博士導之于自己的博士生,老師所能說的只是一些宏旨,具體的東西學生已經比老師強。哲學就是一些宏旨。

宏旨還是重要的,就好比不拘小節不是大問題,人品出了問題,再大的能耐,也不過是把壞事做得更壞。所以大方向不能錯,犯了戰略性的錯誤,小的成功也無補于事,再拿越戰說事,美軍贏了幾乎所有的戰斗,所有的勝利疊加居然等于失敗。這也許是搞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一個重要區別。美國人在阿富汗還在犯同樣的錯誤,打死不少恐怖分子,但是因為虐囚、焚燒《古蘭經》、誤殺民眾、侮辱尸體,結果產生了更多的恐怖分子,塔利班不但沒有消失,還占領了阿富汗的半壁江山。無數的勝利相加居然等于一個爛攤子,這是戰略出了問題。哲學思考的就是學術研究的戰略問題。哲學這個老師最經常的一句話:要去反思,要去追問,也許因為他也不知道,但是這句話還是有用的。

比如說我們思考考古材料,它是實物遺存,那么我們可以追問,實物上的文字、符號、形制、圖像(包括紋飾)等,是不是實物遺存呢?為什么我們說傳世品、盜掘的物品價值低呢?因為它們失去了共存關系,共存關系是實物材料嗎?我們何以知道考古材料之間的共存關系就必然意味著有歷史聯系呢?我們說的歷史又指什么?過去的都是歷史,考古學為什么只關注古人的生計、技術,為什么不去研究血緣?為什么不去研究遠古數理化的起源?你說我們研究的是一般的歷史,或者說叫通史,那么什么叫“一般的歷史”,當代的通史研究基本都是政治史,為什么考古學研究不是政治史……哲學教人如何去抬杠,讓人學會如孩子一樣去追問,皇帝真的穿衣服了嗎?看他裝模作樣的還真的像穿了,但我為什么沒有看見呢?

哲學教考古學“是什么”“何以是”“是者何”三道魔偈,也就是本體論、認識論與價值論的問題。考古學是什么呢?考古學何以知道?考古學有何意義?考古學是歷史?是人類學?這種區別有何意義?我們經常認為考古學就是要去全面復原古代歷史,這是中國考古學的目標。前面我質疑什么是歷史,這里還要說什么叫全面?根據什么可以來判斷全面?考古學研究能不能夠全面搞定?至少現在我們看不到希望,現實中我們從來不去占領所有的信息,我們需要最關鍵的信息,因為大部分的信息都是垃圾,反而會影響我們的判斷。我們說復原又是什么?何以知道復原了?我們參考的對象是什么?我們參考的對象錯了怎么辦?

考古學家其實花了最多的時間在討論我們何以知道,這也是考古學成為科學研究的理由,考古學家去發掘、去整理、去研究,都是為了更加準確地知道,而不是想當然。考古學家爭論兩種方法的優劣,科學的還是歷史的,科學的方法強調探討史前社會的演化機制,歷史的方法說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根本不可能回到從前,人類社會高度多樣,不可能建立起機制,歷史就是一個過程,就像人生一樣,人生大道理有意義嗎?人生有沒有道理可講?恐怕還是有點道理可說的,但總是講人生大道理是不是也有問題呢?

考古學有意義嗎?這樣的問題我一直想知道,但是沒有人講;要不講了,也不那么讓人信服,比如說考古學有科學意義,但是考古學是科學的嗎?要不說考古學有歷史意義,而歷史又有什么意義呢?難怪哈爾濱某位理工科教授呵斥想改讀文科研究生的學生,哲學迷信,歷史荒誕,文學煽情,藝術完全是裝模作樣,學就應該學點實用的東西呵!是啊,是啊,德國科學一直相當發達,選出希特勒之后,德國也便有了殺人利器,居然想出了用煤氣殺人的高招。科技沒有價值觀的指導,不過是更有效的工具,做好事或是做壞事。人真應該想一想自己是否是在做好事,是否是在好心辦壞事——就像“文革”時期的人一樣。如今考古學的境界的確比從前高了,開始思考怎么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男女平等、種族平等、民族獨立自由、階級……考古學家開始注意到這些問題。當然,這些問題都是西方考古學的問題,我們一直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也許我們也應該反思一下,我們是怎么服務的,服務精神如何?我們是否是在掛羊頭賣狗肉。

中國考古學非常重視哲學,曾經是人人講哲學、用哲學。后來有點膩味了,于是徹底改吃素,再也不提這些油膩膩、讓人惡心的玩意兒。偶爾讀俞偉超先生的《考古學新理解論綱》,其中提及本體論與方法論,其實與哲學上的探討毫無關系。哲學于中國考古學而言,已經不是一個問題,沒有它,我們不是也過得很好嗎?我禁不住想起方力鈞的玩世主義畫作,畫中的人物永遠是一群露出兩排牙齒大笑的人,好開心哦!不需要理想,不需要個性,不需要……開心就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武县| 武汉市| 观塘区| 梧州市| 大理市| 汕尾市| 文山县| 甘孜| 漳平市| 剑川县| 新源县| 收藏| 怀柔区| 湖州市| 绵阳市| 西乡县| 哈密市| 北辰区| 华池县| 无极县| 龙胜| 康马县| 丽江市| 迭部县| 临桂县| 安阳县| 奉新县| 香港 | 峨山| 邳州市| 清河县| 盐源县| 奉新县| 黄大仙区| 吉安县| 道真| 长沙市| 怀柔区| 景德镇市| 筠连县| 攀枝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