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彭家珍刺殺良弼

袁世凱看到孫中山的電報后,知道總統的位置還虛位以待這才安心,但他表面上還是不愿意承認,于是他回復孫中山說:

孫逸仙君鑒:電悉。君主共和問題,現方付國民公決,無從預揣。臨時政府之說,未敢預聞。謬承獎誘,愧不克當。惟希諒鑒為幸!

電報傳到南京,孫中山立馬回復了他:

電悉。文不忍南北戰爭,生靈涂炭,故于議和之舉,并不反對。雖君主民主,不待再計,而君之苦心,自有人諒之。倘由君之力,不勞戰爭,達國民之志愿,保民族之調和,清室亦得安樂,一舉數善,推功讓能,自有公論。文承各省推舉,誓詞俱在,區區此心,天日鑒之。若以文為誘致之意,則誤會矣。

袁世凱這才相信孫中山是真心讓位,于是他趕到慶親王的府上,與他秘密商談了很久。大致意思是說:“如今百姓都傾向于共和體制,而且民軍的勢力一天天強大,孫中山帶著大量錢財從國外回來,還帶來了西洋國家的水陸官兵,聲勢也越來越旺了。現在南京臨時政府已經組織好了,連那些外國人都看好他們呢。”這話多半是夸張了的,袁世凱怎么會全部相信呢,不過是說出來嚇嚇慶親王的。

袁世凱還說,想要繼續打下去,軍餉、軍火和槍械怎么辦?袁世凱對這些確實沒有把握,前幾天借錢又借不到,等到民軍真的打進北京城,到時候恐怕誰都保全不了呀!到時候怎么面對皇太后,怎么面對國民?慶親王聽到這些,再也拿不定主意了。袁世凱見狀,趁機提出了“優待皇室”四個字,他解釋說:“如果皇太后體恤民心,允許更改國體的話,革命軍一定會感激不盡的,皇太后還會流芳百世呢!王爺肯定也會被稱贊德才兼備。希望王爺考慮考慮,回宮跟皇太后詳細說說。”袁世凱一邊恐嚇,一邊又用好話奉承慶親王,慶親王怎么可能不相信,連忙答應會跟皇太后稟告。袁世凱這才滿意地走了。

只過了一天,太后就召袁世凱進宮了。袁世凱把共和的好處又跟皇太后大肆宣講了一番,又是規勸又是恐嚇,把太后聽得淚流滿面,說:“我們母子二人的性命都交給閣下了,列祖列宗我是顧全不了了,只希望你一定要保全我們母子啊!”

跟太后敘完話已經到中午,袁世凱出東華門走到丁字街的時候,突然路旁茶樓上一顆炸彈掉在他車前幾尺的地方,當場炸死了兩個巡警和兩匹馬,還有一些士兵和路人被炸傷。袁世凱雖然沒事,但也嚇得不輕,他極力裝出很鎮定的樣子。護衛隊趕緊沖進茶樓,當場抓住三個人,押送到了軍警局。這三個人直接交代說,就是要丟炸彈炸死袁世凱,但死都不說出是誰主使他們的。警局只好把他們槍斃了。這三個人究竟是什么身份?有的說是宗社黨的人,有的說是革命黨的人。

袁世凱后來又擬定了“優待皇室”的條件,太后和慶親王都沒有異議,只有良弼依然主張開戰。袁世凱聽到良弼的主張后,心里冷笑道:“哼!我會讓你死心的!”隨后,袁世凱開始秘密安排。

過了幾天,民政大臣趙秉鈞報告說良弼被人炸傷了。袁世凱問道:“人死了嗎?”開口就只問結果,事情的真相不言而喻。趙秉鈞回答說:“死倒沒死,不過被炸掉了一條腿,怕也活不久了。”袁世凱又接著問:“是不是革命黨人干的?抓到兇手了嗎?”趙秉鈞回答說良弼沒死,兇手倒是死了。袁世凱不禁感嘆道:“這個暗殺的人還真是厲害啊!不過良弼平時就十分頑固,如果不是被人炸傷了,以后的事情也不好辦。”這話里明明有高興的意思。趙秉鈞急忙附和著說:“良弼一死,共和的事就好辦了!”

接著,袁世凱又問趙秉鈞覺得是專制好還是共和好。趙秉鈞說:“中國人民只配得上專制主義,但目前的形勢,不換成共和制怕是不行了。如果只能是專制政體,那也必須是君主立憲制,可是清帝退位以后又換誰上位呢?就算有人繼位,那也不可能戒掉魯莽急躁的本性!以臣愚見,現在只能順水推舟,到時候再說了。”一番話說得袁世凱連連點頭,這趙秉鈞不愧是袁世凱的心腹啊!

各位看官,您認為這良弼到底是被誰襲擊的呢?相傳是革命黨人彭家珍。這人是四川人,在四川武備學校畢業,后來又在日本留學,回國后又擔任了四川、云南等地的軍官。他早就有革命的打算了,武昌起義時他走南闖北,鼓動士兵們站起來革命,后來又躲在北京城偷偷研制炸藥。他聽說良弼執意要開戰,于是留好遺囑,穿上軍裝出了門。他在金臺旅館辦好入住手續,然后趁著天黑,假裝進京有要事要辦,叫來馬車就往良弼家里趕。可到了之后良弼府上的傭人告訴他說:“良大人進宮去了,明天早上再來求見吧。”彭家珍不依,說事情要緊耽誤不得,一定要見到良弼。傭人見他不肯走,便不再理他,于是彭家珍就在東華門外等著。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良弼的馬車出來了,可是他兩邊都有護衛隊,彭家珍沒有機會下手。于是他偷偷跟在良弼的馬車后面,一直到良弼下車。這時他趕緊跑上來求見,良弼十分詫異,埋怨他說:“什么事這么著急?明天再說吧!”說時遲那時快,良弼正要進門時,突然一聲巨響,一顆炸彈落在他腳邊,“砰”的一聲,把良弼的左腿炸得血肉模糊,良弼還沒來得及喊痛,就一下子暈了過去。衛士們還沒回過神來,又一顆炸彈丟了過來,可是恰好扔在石頭上被彈了回來,幾個衛士當場被炸死,彭家珍自己也躲避不及,當場被炸死。

良弼后來雖然醒了,但是一條腿血流不止,只好送到西醫那里截肢。第二天因為失血過多,也一命嗚呼了。良弼沒有兒子,只留下三個女兒,而且家里一片蕭條,雖然之前有旨要厚待良家,但清帝已經退位,這事也就沒人管了,他的女兒一分錢也沒拿到。

良弼被炸死的事情一下便傳開了,清廷的高官一時聞風喪膽,躲的躲逃的逃,大多逃到天津、青島等地去了。有的想在外國的租界茍且偷生,于是把財產都存到了外國的銀行,后來有人估算了一下,居然有四千萬左右!不發放軍餉,卻中飽私囊,這簡直跟明朝滅亡時一模一樣!大家都逃了,偌大的皇宮就只剩下隆裕太后和只有七歲的小皇帝。皇帝年紀還小,哪里知道現在的處境,隆裕太后可急壞了,因為她召集皇族開會時竟然沒有一個人來,就連內閣也只送來了一道催命符,她慌忙打開一瞧,只見紙上寫著:

內閣軍咨陸軍并各王大臣鈞鑒:為痛陳利害,懇請立定共和政體,以鞏皇位而奠大局,謹請代奏事。竊維停戰以來,議和兩月,傳聞官廷俯鑒輿情,已定議立改共和政體,其皇室尊榮及滿、蒙、回、藏生計權限各條件,曰大清皇帝永傳不廢;曰優定大清皇帝歲俸,不得少于四百萬兩;曰籌定八旗生計,蠲除滿、蒙、回、藏一切限制;曰滿、蒙、回、藏,與漢人一律平等;曰王公世爵,概仍其舊;曰保護一切私產,民軍代表伍廷芳承認,列于正式公文,交萬國平和會立案云云。電馳報紙,海宇聞風,率土臣民,罔不額手稱慶,以為事機至順,皇位從此永保,結果之良,軼越古今,真國家無疆之休也。想望懿旨,不遑朝夜,乃聞為輔國公載澤,恭親王溥偉等,一二親貴所尼,事遂中沮,政體仍待國會公決,祺瑞自應力修戰備,靜候新政之成。

惟念事變以來,累次懿旨,莫不軫念民依,惟國利民福是求,惟涂炭生靈是懼;既頒十九信條,誓之太廟,又允召集國會,政體付之公決;又見民為國本,宮廷洞鑒,具征民視民聽之所在,決不難降心相從。茲既一再停戰,民軍仍堅持不下,恐決難待國會之集,姑無論牽延數月,有兵潰民亂、盜賊蜂起之憂,寰宇糜爛,必無完土。瓜分慘禍,迫在目前。即此停戰兩月間,民軍籌餉增兵,布滿各境,我軍皆無后援,力太單弱,加以兼顧數路,勢益孤危。彼則到處勾結土匪,勒捐助餉,四出煽擾,散布誘惑。且于山東之煙臺,安徽之潁、壽境界,江北之徐州以南,河南之光山、商城、固始,湖北之宜城、襄、樊、棗陽等處,均已分兵前逼。而我皆困守一隅,寸籌莫展,彼進一步,則我之東皖、豫即不自保。

雖祺瑞等公貞自勵,死生敢保無他,而餉源告匱,兵氣動搖,大勢所趨,將心不固,一旦決裂,何所恃以為戰?深恐喪師之后,宗社隨傾,彼時皇室尊榮,宗藩生計,必均難求滿志。即擬南北分立,勉強支持,而以人心論,則西北騷動,形既內潰;以地理論,則江海盡失,勢成坐亡。祺瑞等治軍無狀,一死何惜,特捐軀自效,徒殉愚忠,而君國永淪,追悔何及?甚非所以報知遇之恩也。況召集國會之后,所公決者尚不知為何項政體?而默察人心趨向,恐仍不免出于共和之一途,彼時萬難反汗,是徒以數月水火之患,貽害民生,何如預行裁定,示天下以至公?使食毛踐土之倫,歌舞圣明,零涕感激,咸謂唐虞至治,今古同揆,不亦偉哉!

祺瑞受國厚恩,何敢不以大局為念?故敢比較利害,冒死陳言,懇請渙汗大號,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以現在內閣及國務大臣等,暫時代表政府,擔任條約國債及交涉未完各事項,再行召集國會,組織共和政府,俾中外人民,咸與維新,以期妥奠群生,速復地方秩序,然后振刷民氣,力圖自強,中國前途,實維幸甚,不勝激切待命之至,謹請代奏!

隆裕太后一口氣看完,早已是淚珠連連,再看后面的簽名,第一個是第一軍總統官段祺瑞,接著是提督毅軍總統姜桂題、護理兩江提督張勛……一股腦有四五十個人,看到后面紙都被隆裕太后的眼淚打濕了,字跡也模糊了。隆裕太后回到寢宮后大聲痛哭起來,侍女們也陪著啼哭不已。窗外的風呼呼地刮著,簡直跟清廷就要滅亡的慘狀一樣!此后太后整日以淚洗面,再也沒有心情提改革國體的事情了。

一天,一個名叫世續的手下忽然報告說,段祺瑞要進京了!隆裕太后一下子清醒過來,連忙問道:“段祺瑞他來做什么?”世續回答說:“他有奏折要請太后過目呢。”太后看完這本奏折后差點暈了過去,只見奏折上寫著:

共和國體,原以致君于堯、舜,拯民于水火,乃因二三王公,迭次阻撓,以至恩旨不頒,萬民受困。現在全局危迫,四面楚歌,潁州則淪陷于革軍,徐州則小勝而大敗,革艦由奉天中立地登岸,日人則許之,登州、黃縣獨立之影響,蔓延于全魯,而且京、津兩地,暗殺之黨林立,稍疏防范,禍變即生。是陷九廟兩宮于危險之地,此皆二三王公之咎也。

三年以來,皇族之敗壞大局,罪難發數,事至今日,乃并皇太后皇上欲求一安富尊榮之典,四萬萬人欲求一生活之路,而不見允,祖宗有知,能不恫乎?蓋國體一日不決,則百姓之困兵燹凍餓,死于非命者,日何啻數萬。瑞等不忍宇內有此敗類也,豈敢坐視乘輿之危而不救乎?謹率全軍將士入京,與王公痛陳利害,祖宗神明,實式憑之。揮淚登車,昧死上達。請代奏!

最后的署名除了段祺瑞之外,還有王占元、何豐林、李純等一幫人物。太后草草看了一遍不禁發起抖來,過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說:“這可怎么辦,這可怎么辦啊!”世續支支吾吾地回答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看來共和是民心所向呀,只能答應他們了。”太后回答:“古語說得好,‘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沒想到國家用這么多錢養了這么多白眼狼!你說痛不痛心啊!”這怎么會是將士的過錯呢?

世續急忙安慰太后說:“太后千萬不要傷心過度,保重玉體要緊啊。”隆裕太后淚流滿面,也不知是在對著誰念:“真是后悔當年沒跟隨先帝一起死了,要不哪會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呀!”說完這些,太后銀牙一咬,吩咐世續把袁世凱召進宮來。過了半天,袁世凱才不急不慢地隨世續進宮。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韶山市| 恩施市| 绥滨县| 慈利县| 庄浪县| 肃南| 大洼县| 马山县| 武冈市| 曲沃县| 卢龙县| 霍邱县| 虹口区| 陆川县| 防城港市| 杂多县| 台湾省| 马关县| 肥城市| 闽清县| 鹿泉市| 青田县| 朝阳区| 吉隆县| 宁德市| 黔南| 巴楚县| 青冈县| 梁平县| 长岭县| 青阳县| 广水市| 富平县| 炉霍县| 体育| 巴彦县| 乌海市| 碌曲县| 隆尧县| 丰顺县| 苍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