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民國第一個“國慶節”
- 民國演義(現代白話版)(全集)
- 蔡東藩 許廑父
- 4438字
- 2018-11-27 11:32:24
武昌起義的時候,是辛亥年陰歷八月十九號,也就是陽歷十月十號。民國現已經通用陽歷,所以袁世凱經過參議院決議,確定陽歷十月十日為建國紀念日。南京政府成立是在陽歷正月一號,北京宣布共和是陽歷二月十二號,這兩天也都是紀念日,也要舉行慶典。在每年的十月十號國慶節這天,要舉行以下的事宜:(一)放假休息;(二)懸旗結彩;(三)大閱;(四)追祭;(五)賞功;(六)停刑;(七)恤貧;(八)宴會。
在這天還把“大清門”改名為“中華門”,門外搭了一座彩樓,懸掛著滿清隆裕皇后退位的懿旨。趙總理派了兩名代表行“中華門”開幕禮。各界團體的代表都到場慶祝,一時間大家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在祈年殿還設置了祭壇,用來追祭革命先烈,由趙總理代表總統主持祭祀。祭祀都按照新規矩,但祭文沿用古體。祭文如下:
維民國元年十月十日,臨時大總統袁世凱,謹遣代表趙秉鈞,具犧牲酒醴,致祭于革命諸先烈曰:“荊高之歿,我武不揚,沉沉千載,大陸無光。時會既開,國風不變,帝制告終,民豪聿見,神皋萬里,禹跡所區,誰無血氣,忍此濡需?矯首仰天,龍飛海嘯,雷震電激,日月清照。蹉跎不遂,委骨荒坾,壯心未已,毅魄長留,嗟我新民,毋忘前烈!煜煜國徽,自由之血。革故既終,鼎新伊始,靈爽既昭,勗哉君子!尚饗。”
祭祀完成之后,再由袁大總統親自閱兵,一共到了士兵一萬兩千名,其中拱衛軍六千人,禁衛軍三千人,游擊隊一千人,補充隊一千人,在總統府門外設立了閱臺。袁世凱穿軍裝戴佩刀站在臺上,所有陸軍總長以下的軍官都在臺下站定。各個方陣隊從東門進、西門出,井然有序、毫不凌亂。
等各隊全部過去之后,袁世凱這才下臺去總統府里休息。其他人也退到國務院里。國務院里早已經安排好了茶話會,在大廳里搭好了彩棚,用松柏枝做了裝飾,下面列了十幾個茶幾,備好了各種茶水和點心。參議院議員、各行政機關上級官吏、各省代表、中外新聞記者和京城著名人士等都參加這茶話會,各國公使和外賓也都來參觀。還有內蒙古活佛章嘉和甘珠爾瓦呼圖克圖,呼圖克圖是大喇嘛的名號,也叫作胡克圖,蒙、藏、青海都有。現在到北京來拜見總統,所以也列在了茶話會里面。
這天正好秋高氣爽,真的是舉國同慶呀!到了中午,客人的興致更加高漲,總統府里安排好了宴席,大家一起享用美酒佳肴。雖說是一些家常菜,但算起來這頓飯可不便宜。呵!國家窮是窮,但表面功夫還是要做足呀!午飯散了之后,賓客都陸續回去了,軍警兩界趕過來繼續舉行宴會,晚上也有十幾桌,都是吃得酒足飯飽,愜意極了。
前門外面的琉璃廠一帶,開辟了一個共和紀念會場,這是革命黨人發起的。會場的正門和左右門都扎了松花牌樓,場內也搭好了好幾個彩棚,建了陳列館、運動場、演劇場等。陳列館里面的物品大都是革命時的圖印旗幟,衣服和關防文件,以及各名烈士生前死后的相片。運動場內在表演競走等節目,演劇場里面演的都是革命新劇。
場中設立了祭壇,供著先烈的牌位。最精致的是一座五彩黃鶴樓,直插云霄,令人嘆為觀止。十號開正式會議之后,又繼續開兩天會。十一號的時候章嘉活佛參加會議,讓他的隨從喇嘛念誦經文,祭祀先烈。晚上又有會員組織提燈會,準備了各種花燈,讓青年和小孩提著燈去游玩,前面有軍樂引導,后面有護馬隊保護著。大隊伍先到中華門前行鞠躬禮,然后從大街直接到天壇。四川的公會也做了方形的白燈,呈上了四川的革命先烈名單。雙方到天壇會合之后,大放煙火,一時間煙光燦爛,火光四射,仿佛是革命時期的槍林彈雨。大家從沒見過這陣勢,紛紛驚奇不已。無論男女老少都擠過來觀看,真是個普天同慶的不眠夜呀!
袁世凱自民國創建起來之后,一直苦心經營。除了祭祀革命先烈之外,還獎賞了所有留下來的偉人。特授予孫中山和黎副總統大勛位,授予唐紹儀、伍廷芳、黃興、程德全、馮國璋一等勛位,授予孫武二等勛位,國務總理一等嘉禾章,各部的總長二等嘉禾章,各省的都督和民政長以及其他民國有功人士,也都酌情授予了勛章。只表彰功臣,卻沒見體恤飽受戰火摧殘的貧民,說到底還是百姓在吃虧呀!
因為武昌是革命起義的地方,所以在國慶慶典的前一天,袁世凱就特派了朱慶瀾作代表趕到湖北祭祀先烈。參議院的代表湯化龍也一同前往。到了武昌,正好各省的都督也都派了代表過來,就在前清的萬壽宮設置了會場,各種盛事一點都不輸給北京。會場之中陳設了各種五光十色的物品,建了很多彩樓,四周都圍著不老松,用松柏枝制成了數字,并用五彩的燈和花朵裝飾著。正中間供著烈士牌位,各個代表按秩序相繼表示敬意。黎副總統派代表蔡濟民主持這一切。祭祀完畢之后宣讀了祭文,然后全場鞠躬三次。奏完軍樂才各自散到宴會場用餐。
在這些紀念活動中,還有一種特別的紀念,就是讓還在醫院養傷的士兵們穿好軍服,佩戴好寫有名字的黃綾,標好在什么戰爭受的傷,然后用彩轎抬著去街上游行。前面有軍樂做向導,百姓都前來觀看,感念他們的貢獻。黎副總統讓蔡濟民宣讀了他的演說詞,說得非常痛切。
除了武昌之外,上海也是一樣熱鬧,其他各個省份也都同時在慶祝。到處都掛著五色旗,代表五個民族是一家。但事實卻難以如人們所愿,這是為什么呢?原來西藏要獨立的事情并沒有解決。藏人不但不愿意服從政府,還在庫倫設立了自己的政府,推舉哲布尊丹巴做皇帝,把年號改為了“共戴”,建立起了一個蒙古帝國。蒙古建立了國家,成吉思汗在天之靈也會得到安慰吧!可這國不是國,簡直是在胡鬧啊!這哲布尊丹巴究竟是誰?原來他就是外蒙古教主,一直住在庫倫,是揚名中外的活佛。這活佛沒什么本事,還雙目失明,差不多是個無知人類,簡直就是尊死佛了。
但他的妻室扣肯兒卻頗具幾分姿色,并且聰明過人。她與親王杭達多爾濟關系不簡單,大概經常偷腥吧。扣肯兒哄著活佛把政權交給杭達,杭達得到政權之后卻聯合俄國人一起反抗中國。俄國正對蒙古這片地虎視眈眈,得到這個消息簡直高興壞了,立即把俄國的土特產送給活佛和杭達,就連扣肯兒也特地進送了一份。活佛欣然接受了,并派杭達到了俄國首都致謝,俄國政府熱烈歡迎。
等到杭達返回庫倫的時候,正好武漢革命興起。他馬上慫恿活佛獨立,然后把清朝的辦事大臣驅逐出去。辛亥年十一月十號,活佛哲布尊丹巴在庫倫正式上臺,自稱皇帝,并改年號為“共戴”。仿照前清的制度設立了各都,并設置了內閣總理的職位,本來任命杭達為總理,但杭達通曉各種事宜,就改命為外交部長,另外讓松彥可汗擔任總理。松彥可汗本名叫海珊,是東蒙古喀爾慶旗人。之前犯案逃去了俄國,對俄語很熟悉,到了庫倫之后被杭達重用。此外,杭達還讓陶什陶管理軍事,這陶什陶是東三省著名的土匪,被懸賞通緝之后逃去了俄國境內,輾轉回到庫倫。杭達早聽說他英勇善戰,于是推薦他掌握軍權。此外還有圖什公、崔大喇嘛、達賴貝子、那木薩賴公等分管事務,都是一些狠角色呀!還聘請了俄國代表里斯克拂作為軍事顧問,還有俄國人馬斯哥頓為財政顧問。一切事情都為俄國是從。最后,還派人在各旗游說附和外蒙古。喀爾喀四部本來就歸活佛管轄,自然服從。但內蒙、東蒙、西蒙的王公與中國感情密切,尚且不肯完全附和外蒙。
杭達聽說中國革命將要停息,南北有議和的消息。他害怕南北議和之后再來責罰他,不如先一步結交了俄國。于是,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活佛,并且還毛遂自薦充當了正使,另外派林丹定親王作副使,然后帶好物品啟程去了俄國。俄國政府對他們進行了殷勤款待,并派薩沙諾夫領他們拜見俄皇。俄皇下了寶座與他們握手言歡。呵!這對俄皇來說,可是送上門的好買賣!杭達獻給俄皇一尊金佛、十匹好馬。哼!就差把蒙古的地圖都獻出去呢!
俄皇接受了獻禮之后,命外交大臣陪他用餐。席間說到外蒙古獨立的情形,杭達當面提出要俄國接濟軍械和資金等要求,薩沙諾夫一一答應了,并讓他轉告中國北京政府,說蒙古獨立不準中國干涉。杭達高興得不得了,恨不得對薩沙諾夫磕幾個響頭,于是謝了又謝。薩沙諾夫果然言而有信,杭達剛離開俄國,駐華的俄國大使就將他們談判的結果轉達給了北京政府,其中包括這三點要求:(一)中國許給蒙古完全行政主權。(二)中國不得在蒙古駐兵設官及開墾。(三)撫慰此次服兵的華人。
中華民國在創立之初,南北還沒統一,自然沒空回復。袁世凱上任的時候,杭達已經回到了庫倫,以蒙古內閣大臣的名義發電報給北京,宣布正式獨立,并祝賀袁世凱就任。袁世凱接到電報后,給活佛發了兩通電報勸他取消獨立。活佛也回復了兩次,一次是說自主自助的事情要怎么取消?還一次是說請跟鄰邦商議,杜絕異議。這鄰邦分明就是指俄國呀!原本想自己國內的事情解決了之后再跟俄國商議,哪知活佛竟然煽動西蒙古各旗攻占科爾多,又唆使東蒙各旗攻占呼倫城,還勾通科爾沁右翼前旗札薩克郡王烏泰侵擾洮南府。袁世凱立即派了東三省各都督出兵圍剿,一場鏖戰之后終于將烏泰逐出了索倫山,并革去了烏泰的爵位,另外任命了鎮國公銜鵬束克管理札薩克地區。
國慶期間,內蒙活佛章嘉和甘珠爾瓦呼圖克圖聲稱贊成共和,并要進京面見袁世凱。袁世凱特別優待了這兩人,隨即用“宏濟光明”四個字加封了章嘉,準許他沿用前輩得到的黃轎九龍座褥,還賞了他不少貂皮衣褂和一萬元商銀。甘珠爾瓦呼圖克圖也得到“圓通善慧”的名號,以及和活佛章嘉一樣的物品銀兩。袁世凱以為自己總算是把內蒙各旗籠絡住了。
隨后,袁世凱又讓蒙藏事務局的總裁貢桑諾爾布給內外蒙古,以及前后西藏送去書信,勸他們歸附民國,共同施行共和政體。前藏的達賴喇嘛也學乖了,想著尹昌衡現在正駐扎在四川邊境,巴塘和里塘的得而復失讓他后怕。于是暫時答應了,真是陽奉陰違呀。袁世凱立即把封號重新封給他,依然是誠順贊化西天大善自在佛。接著東蒙古第十旗的王公也回復北京政府說,愿意發起蒙旗會議結識共和的意思,消除前嫌。
袁世凱接到電報后,特派蒙古科爾沁親王和參議員阿穆爾靈圭、和吉林都督陳昭常、東三省宣撫使張錫鑾一起參加會議。會所在長春道署,加上各旗王公,總共有四十個人。會議開了三四天之后,由政府的三名委員,提出如下意見:
(一)請各王公赴各本旗勸慰,力陳五族共和之利益。
(二)請內外蒙務即取消獨立。
(三)如能效忠民國,或從事宣慰,蒙古早日取消獨立者,由政府格外獎敘。
(四)請各王公宣告民國對于蒙古固有權利,概不剝奪。
(五)凡蒙古所借外債,均歸民國擔保歸還。
除了這五條,還另外有十條議案:
(甲)蒙邊要隘地點,許政府派兵鎮駐。
(乙)蒙王無論向何國借款,非經中央政府允準,不得實行。
(丙)取消獨立后,請大總統頒發特別優待蒙人條件。
(丁)蒙人不準私將產業抵押外人,以保領土。
(戊)蒙人舉辦新政,準由政府許可。
(己)創辦華蒙聯合會,以敦感情。
(庚)組織蒙文報,以開民智。
(辛)蒙人改用五色國旗,以符國體。
(壬)蒙人應遵民國法律。
(癸)蒙人練兵所需槍械,概由各省都督代購,不準私運。
各旗的王公都表示同意,政府的三位委員隨即稟告了袁世凱,滿心以為從此能將蒙古和西藏收復,完成民族共和的心愿。沒想到十一月九號的時候,駐京俄使送來了一封文件,說是正式通告。外交部趕緊打開一看內容,差點把外交總長梁如浩嚇得目瞪口呆。
那文件里究竟寫著什么內容,還請看下章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