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春節期間,李丹若和鄭明、李明就商定“五一”假期伙同幾位高中同學去黃山旅游,可是到了放假前夕,李丹若卻以姐姐定親為由變了卦。
李明和鄭明分別對她表示不滿。
——“定親用不著伴娘吧?!”
——“定親忙不著女方家人吧?!”
李丹若回給他們同樣的答復,“可能要新事新辦,雙方家人一起坐席。”
鄭明沒再說什么,李明卻不肯善罷甘休,“就算這樣,你到不到場也無所謂,你父母去就行了!”
“不是你家的事,你當然無所謂了!反正我不去了,別等我!”
……
李丹若退出黃山旅游,實則另外安排了行程。
自張欽若離開春城,李丹若幾乎天天與他通電話或發短信。在得知王佳倩還在跟張欽若賭氣、拒絕與他在假期里見面后,李丹若決定以寫生為由去青嵐林場找他。
四月二十八日晚,李丹若在與張欽若通話時說出打算。
“好啊,不過需要當天打來回。”
“當天打來回?那我還有時間寫生嗎?!”
“你也知道,我們這里全是男的,沒地處住。”
“不是也有女村民在你們那里打工嗎?我可以住到她們家里去。——反正我要去待好幾天,你看著辦!”
張欽若思量了一下,回道:“我問問一位姓劉的大嫂,看能不能讓你去她家,和她女兒住一塊兒。”
“就這么說定了呵!明天晚上給我回信兒!五月二日一早,我就從家里出發!——哎,到時候說我是你家親戚就行。”
“你不是不認嗎?!”
“呃……相比同學朋友之類,稱親戚比較擔是非。——不過不要介紹得太詳細!”
“如果有人非要打破沙鍋問到底呢?!”
“你要么裝沒聽見,要么就說我是你表妹。”
“表妹?!”張欽若啞然失笑。
“笑啥呀笑,要不就說表姐!”
***
張欽若明知道公共汽車九點多鐘才到,卻在一早就騎自行車前往站點等候。
等了將近一個多小時,終于將公共汽車盼來。這趟車乘客寥寥無幾,公共汽車尚在遠處時,李丹若就認出了張欽若的身影。
下來車,李丹若將張欽若從腳到頭打量一遍,說道:“牙齒更白了!”
“可能這里的水質好——”
“什么呀!”李丹若翻個白眼兒,“是你的臉變黑了,襯的!”
“還以為夸我呢,原來是這個意思!”張欽若接過李丹若手中的包掛到車把上,然后指指她背上的大包,“我幫你背。”
“不用,騎車不方便。——感覺有一年沒見了,是吧?!”
張欽若心里回答“是”,嘴上卻道:“經常通電話、發短信,跟天天見面沒什么兩樣。”
“是嗎?!——就算不歡迎我,我也要待夠五天!”
“哪里不歡迎了?”
“心里!”
“越來越不講理了。——渴了吧?給你買瓶水去。”
“不渴。——趕緊走吧,我迫不及待想看看你的英雄用武之地!”
***
當天,張欽若帶領李丹若參觀林場科研基地。
從苗圃出來,李丹若拍拍張欽若的肩膀以領導者的口吻說道:“年輕人,甩開膀子好好干吧!”
張欽若鄭重其事地配合:“定不辜負領導的厚望!”
李丹若以調皮的語調又說道:“張欽若,我看好你哦!”
張欽若饒有興致地模仿,“謝謝你看得起哦!”
李丹若隨即換上嗲嗲的臺灣腔,“欽若哥哥,你在人家眼里是最棒的啦。”
“想把我帶溝里去!”張欽若情不自禁地伸手捏一下她的鼻子。
“學一句我聽聽唄!”
“你不怕瘆得慌,我還怕呢!——今日就逛到這里,明天我領你上山轉轉。”
***
次日早晨,兩人帶著畫夾、相機還有食物和水,出了科研所大門。
走出不到二里地,李丹若便被一片盛開的山櫻林吸引住。
“我要跟這些美麗的樹合個影!”李丹若摘下脖子上的相機交給張欽若,跑到一株山櫻樹下。
李丹若以不同的姿勢與多株櫻樹合影后,又要求張欽若給她和花枝拍近照。
花面交相映,粲然生光,直晃得攝影師心如鹿撞。
照相照夠了,李丹若還是不舍離去,索性在此安營扎寨寫生。
擺好畫具,李丹若招呼躺在草地上看書的張欽若,“坐起來,我先給你畫張像。”
張欽若坐起身配合,但是過了不到五分鐘就罷工。“別畫了,我要查些資料,等著用。”
“哦,那就明天來給你畫。”
“不用了!”張欽若斷然拒絕——李丹若的注視讓他魂不守舍,“以前你畫的那一幅就很好!”
“那一幅是比著照片畫的,看著你本人——”
“我很喜歡那一幅!你還是多畫畫自然景色吧。”張欽若說罷背對著李丹若躺下了。
李丹若有些不滿,“張欽若,主隨客便才是好東道主!”
“李丹若,客隨主便才是好客人!”
“油嘴滑舌,張欽若你學壞了!”
“近丹者赤,在所難免!”
李丹若無言以對,朝張欽若亮個跆拳道手勢,另尋作畫對象。
***
最后一天,張欽若帶李丹若去參觀附近的一所小學。
學校坐落在山腳下。左邊是村莊,雞犬相聞;右邊是果園,花正開得熱鬧。后面山坡上,一片合歡樹纖纖鋪翠;前面田野中,禾苗勃勃返青。
師生放假未歸,看門人也不在,無法進入校園。不過,透過漆成粉綠色的鐵大門,可以看到前排教室和花圃。教室外墻才粉刷過,為乳黃;圃中花苗多樣,競相蔥蘢。
往回走時,李丹若忽然說道:“張欽若,我后悔了!”
“后悔什么?!”
“當初我應該選擇師范。那樣的話,我就有機會來跟你做鄰居——在這美麗的學校教書。”
張欽若呵呵一笑,“真這么喜歡這里嗎?”
“嗯,可以說是一見鐘情。”
“等你掙了錢買上車,想什么時候來玩就什么時候來。”
“那不一樣,我想在這里常住。”
張欽若不以為然地笑笑,“來玩個三五天,會覺得很不錯,真要在這里常住,可能就厭倦了。”
“怎么會厭倦,我可是在農村長大的!”
“呃,對,差點兒忘了。”
“鄉間生活讓我感到無比親切,仿佛又回到了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