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民主與發展:亞洲工業化時代的民主政治研究作者名: 房寧等本章字數: 465字更新時間: 2019-07-17 11:54:29
菲律賓:傳統桎梏下的政治變遷
菲律賓曾是亞洲經濟領先的國家之一。20世紀60年代,菲律賓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國民收入遠超東南亞各國,在亞洲僅次于日本。菲律賓號稱“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建立了美國式的憲政制度,被西方輿論譽為“東方民主櫥窗”。
但是,進入21世紀的菲律賓,雖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識字率的龐大勞動力群體,卻在經濟、社會意義上成了“東亞病夫”。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2013年,菲律賓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918美元,在全球排名僅列第126位;有26.5%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2011年,菲律賓失業率高達24%,國民經濟嚴重依賴“勞務輸出”,有800多萬即將近1/10的人口在海外就業,海外勞務匯款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10。
在政治上,菲律賓有西方式的憲政民主制度,但多次發生大規模民眾街頭抗爭的“人民力量運動”,并兩次推翻了在任總統。長期以來,在憲政民主體制之下,菲律賓的現實政治中充斥著“3G政治”(金錢、槍和黑幫)和“家族庇護”,至今看不到任何改善的跡象。
在菲律賓的實地考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同時具有“前現代”“現代”和“后現代”因素的復雜菲律賓,它堪稱一座“政治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