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增值稅的收入效應及其爭議

早在1651年,霍布斯就在其著作《利維坦》中把政府形容為具有保護和侵害民眾雙重性的怪獸,因而其主張限制政府。增值稅是“速度型”稅種,即其收入隨投資規(guī)模的擴大而擴大,會在一定程度上與社會經(jīng)濟效益脫節(jié),因此會造成財政收入增長快于經(jīng)濟增長的現(xiàn)象。增值稅反對者們(尤其是在美國)認為開征增值稅不利于節(jié)制政府的規(guī)模,最終不利于保障民眾的權益。因此,大量學者試圖研究增值稅與政府之間的影響關系。

2.2.1 開征增值稅對政府收入的影響

Michael Keen(2006b)通過對OECD國家稅制情況的研究,發(fā)現(xiàn)增值稅收入每提高1%,其他稅收收入則會減少0.4%,導致總稅收收入凈提高0.6%。Toder和Rosenberg(2010)給出了更加詳細的開征增值稅后稅收變化情況(表2-1),其他稅收的減少大致可以抵消增值稅收入的17%~55%,如果除去增值稅累退性影響,這一比例僅為17%~18%。增值稅稅收收入增加的一小部分會被其他稅收收入的減少所抵消。

表2-1 2012年度稅率為5%的增值稅的收入效應資料來源:UrbanGBrookings Tax Policy Center Microsimulation Model(version 0509-4)。

另外,政府可以通過提高稅率來增加稅收收入。巴特利特(2010)指出在早期引進增值稅的OECD國家中,提高增值稅稅率是政府的普遍做法。僅在2010年和2011年,就有不少于10個OECD國家提高了增值稅稅率或者宣布將要提高。龔輝文(2010)統(tǒng)計了2009年和2010年全球征收增值稅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稅率變化情況,認為增值稅稅率存在逐步提高的趨勢,兩年稅率提高的國家或地區(qū)分別為7個和13個,2010年全球標準稅率的平均值達到了15.64%的歷史峰值。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國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上調(diào)的稅率并沒有明顯的下降趨勢。

2.2.2 開征增值稅對政府規(guī)模的影響

很多學者認為開征增值稅并不會增加財政支出規(guī)模。Romer(2009)認為,從積極財政政策的角度出發(fā),為了刺激長期經(jīng)濟增長的稅收減免不會導致政府支出的降低,反而會導致政府支出的增長。Gale和Orszag(2004)則通過分析20世紀中后期美國稅收政策,認為開征的新稅種會減少政府開支。也有少量學者對此呈否定態(tài)度,Buchanan和Wager(1977)認為:增值稅作為國家的稅種,會導致中央集權管理,因而會增加政府開支。付敏杰(2016)分析了中國分稅制改革20年以來的演進脈絡,指出增值稅雖然增強了稅收籌措能力,但其生產(chǎn)地征收的原則促使地方政府過于重視招商引資和投資建設。因此,增值稅的開征在促進財政收入與支出增長的同時,使政府支出呈現(xiàn)出生產(chǎn)偏向,而忽視了社會建設。在財稅體制改革的進程中,要特別注意從項目治國轉(zhuǎn)向制度治國。

2.2.3 財政收入與社會福利之間的關系

不少學者從福利經(jīng)濟學的角度研究,認為較高的財政收入往往與較低的社會福利相伴隨。公共選擇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詹姆斯?M.布坎南(1992)將政府視為一個理性經(jīng)濟人,認為政府也有自己獨立的利益,而這種利益與社會的利益會有相沖突的時候。諾斯(1981)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政府的財政目標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偏離社會目標的現(xiàn)象,政府為了增加財政收入會不惜采取損害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措施。因此,給予政府更多財政收入,資助其擴張是值得民眾擔憂的。由于政府官員會追求個人利益進而表現(xiàn)為對政績的追求,最終會導致政府預算支出的增加及人員安排的增加。Keen和Lockwood(2006a, 2006b)用包含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兩個自變量的官員個人效益函數(shù),通過偏微分推導,確認了官員存在嚴重的偏離民眾利益傾向,并會采取增稅的措施以擴張政府規(guī)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溪县| 项城市| 宁南县| 裕民县| 广丰县| 峨山| 长寿区| 凤庆县| 鄂温| 响水县| 马尔康县| 化德县| 罗源县| 田林县| 锦屏县| 谢通门县| 手机| 乌海市| 琼中| 方城县| 建瓯市| 浙江省| 德保县| 吉林省| 静宁县| 勃利县| 威宁| 启东市| 太和县| 诸城市| 平潭县| 兴海县| 康乐县| 那曲县| 尼勒克县| 福鼎市| 马公市| 剑川县| 京山县| 柘城县| 阿鲁科尔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