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守株待兔
- 青少年最愛讀的哲思寓言故事
- 李問渠
- 598字
- 2022-03-29 15:35:14
春秋戰國時期,宋國有個農民,以種田為生。有一天,他下地干活,陽光太強烈,不一會兒的工夫就大汗淋漓,于是就靠在田里的一棵大樹下乘涼、休息。可能是干活太累了,沒一會兒的工夫他就進入了夢鄉。
等他醒來準備再次到田里耕作時,突然看見一只兔子飛快地跑過去,正好撞上了剛才他睡覺的那棵樹,結果把脖頸給折斷了,死在樹下。
那個農民跑到樹下,把撞死的兔子撿起來一看,又肥又大,足有四五斤重。沒有費絲毫力氣就逮著一只兔子,農民心里就別提有多興奮了,于是就把兔子撿起來,高興地拿回家了。晚上,全家人美美地吃了一頓兔子肉,還剩下一張兔子皮。他開始異想天開:如果天天都能如此就不用再辛辛苦苦地勞動了,既有兔子肉吃,又可以把兔子皮攢起來到集市上賣,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想到這兒,他就忍不住心里的興奮睡著了。
到了第二天,他又去到了田里,不過這次他可不是干活,而是等兔子。等來到了地里,在大樹下等了一整天都沒見兔子的影子,便悻悻地回家了。
到了第三天,他還不死心,又到大樹下等,結果又沒等著。
從這以后,這個農民就不想再干活了,他只一心一意想得到現成的兔子。于是,放下了鋤頭,每天坐在那棵大樹下,老是等待著。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了,轉眼到了秋天,他再也沒有撿到撞死的兔子,可是田地卻荒蕪了,莊稼顆粒無收。可是再也看不見第二只兔子來撞樹了。
讀故事,悟道理:
不能把偶然事件當成必然規律。妄想不經過主觀努力而僥幸得到成功的心理,是十分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