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每個角落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觀念的改變,觀念變化的方式不同,有些是刻意的,有些是無意的。誠然,對人毫無思想撞擊的思維操控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們說,思維操控的過程是接受新東西的過程。真正意義上的思維操控是有系統方法的,是在對人進行觀念的灌輸,從而改變人原來的思想和態度。
現代社會里我們最常見的是隱性思維操控:無處不在的廣告,宣傳,電影,甚至報刊媒體也成為思維操控的工具。而生在其中的我們,不知不覺地變成了思維操控者和被操控者。有時,我們看到有人在微博上發表了一段言論,觀點無比新奇而有趣。而當你接受了這個觀點,你的思維其實已經被操控了。如此簡單,而操控這件事情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對象是誰呢?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各種各樣的教育,會逐漸形成一定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而思維操控,正是針對這些生活經驗和價值體系進行的,目的就是消滅這些價值體系,建立有利于自己利益的價值體系,從而達到影響和控制別人的目的。
關于思維操控是怎么進行的,弗洛伊德曾指出,“意識就像是露在海面上的冰山頂端,在海面下,也就是在人的意識之外,還有潛意識的存在。潛意識就是那些我們努力想要忘掉的不愉快,不恰當,或者丑陋的想法或者沖動,它們通常不能被現實認知,在成長的過程中也得不到認同和滿足。”我們每個人身上的弱點、欲望以及共鳴,同感等情緒,給施洗者的灌輸打開了方便之門。直接摧毀一個人的價值體系基本是不可能的,只有通過撼動其中的短板來實現,這些弱點正是施洗者得以對我們實施思維操控的原因。
有位朋友是高知,獨立性和行動力極強,作為記者在自我意識方面絕對是強悍的。但是最近他在買車過程中,思維被徹底改變了。
買車前他找了一位好友到處去看車展,琢磨車的性能,價格,回來還抱著一尺多高的各種車型的海報。朋友無比考究的作風,對車的精通都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個多月過去了,車還沒買到。原來剛入門的他看車時不是嫌車軸間距小了,就是覺得SUV比家庭用的氣派,或者就是明明可以隔音效果更好的,卻偏偏達不到他的要求。最后朋友的老婆受不了了:“不就是買個車嗎?怎么開始做研發了。”他才意識到,自己被改變了。
我們并非不容易被操控,僅僅是沒有碰到適合的施洗對象。都說專注的人不容易被操控,有時候非常專注地做某件事反而會被操控。
被操控的人想要逆襲,就要心理始終保持清醒,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要偏聽某人的意見,而是多方征集意見。這樣靠自己的判斷也能分辨出思想是否已經發生改變。
思維操控的出發點多跟利益有關,抓住人的匱乏點,弱點進行。就拿當下最流行的星座說來看吧,下至10歲小孩上至40不惑的中年人,有幾個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星座的?如果有人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星座的,似乎代表著他已經落伍了,他不是時尚體面的人。再者還有各種各樣的保健保養觀念,流傳在大街小巷,輕易地席卷全球。人就像魚生活在水里,時刻都在洗澡,而這水本身就有思維操控的作用。
被思維操控的人大腦結構并沒有發生什么改變,只是對事物的認知和情感等感性因素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被植入的新觀念被腦細胞不斷強化,持續刺激大腦皮層下的神經回路,來影響人的短期記憶。經過長時間的刺激,長時記憶也被控制了,從而改變了人的看法。當某種看法成為習慣性思維,思維操控就完成了。
哪些人容易被操控呢?
總是持懷疑態度的人
懷疑論者在很多事情上都有自己獨到的意見,我們很少見到懷疑論者贊同什么。這樣的人對異議最有抵抗力嗎?非也。要知道懷疑論者在懷疑他人的同時,對自己也是持懷疑態度的。他們往往對自己的生活不滿,從而產生了許多想法,因此對其他事物才有同樣的異議。當施洗者將一種觀點灌輸給他,他會在極力反對的同時心里打鼓。如果對方不十分堅持,懷疑論者便以為對方無說教目的,也不會過分反對。這種看似目的不十分明確的交流方式,最適用于懷疑論者。
“夢想家”
我們所說的夢想家并非勇于探索的創造者,而是不切實際的人,滿腦子總裝著些不切實際的夢想。雖然夢想存于每個人的心中,但是渴望成功而又不付諸行動的人,是空懷夢想者,幻想有一天機會突然降臨,自己就成功了。這樣的人最容易被誘導,只要施洗者給予一個完美的藍圖,目的地是夢想者所期待的,他很快就會站到你的一邊,并且會因為被激勵而十分振奮。
依賴性強的人
依賴性強的人有個通病,就是不愛獨立思考,總是習慣聽別人的主張,受他人的影響。假設當下潮流年輕人喜歡高鼻梁的外型,依賴性強的人就會被流行風擊中,自覺發現鼻梁高的好處。即使自己的臉上不適合高鼻梁,也會因為美容院的熱情而失去自己的判斷力。這類人是施洗者最好的獵物,基本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搞定他們。只要將他們的視線引向你的目的地,他們就會說服自己跟上。
思維操控者和被操控者并非都是高手和意志力不強的人,只要你細心觀察便會發現,一些被操控的人在某場合能變身為操控者。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可能是被操控者掌握了一系列說服他人的方法。你想說服他人,一定要先說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