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才能不羞怯
- (美)斯蒂夫·弗洛沃斯
- 682字
- 2020-05-19 10:51:51
醫學和心理治療中的正念
有大量證據證明了正念對于醫學和心理治療的益處2,例如正念減壓療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長達二十五年的支持性研究已經證明正念對心理治療和醫學治療都有幫助。除此之外,還有三種基于正念專門用來治療焦慮、抑郁和人格障礙等心理問題的方法。分別是正念認知療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接納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和辯證行為療法(Dialectical Behavioral Therapy,DBT)14。為了實現本書的目的,我將簡要介紹正念減壓療法、正念認知療法以及一些相關的支持性研究。
||正念減壓療法
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博士于1979年在馬薩諸塞大學醫學中心成立減壓診所時開拓了正念的醫療用途。這一療法被稱為正念減壓療法,他的這項工作首次在現代醫療環境中應用正念,以幫助因壓力引起焦慮或慢性疼痛的患者。這個項目包含強化正念技巧,并不斷被證明有助于減輕焦慮、抑郁以及許多其他壓力相關癥狀。
||正念認知療法
正念認知療法已經被證明能夠有效地緩解心理問題,特別是抑郁15。正念認知療法的核心重點是改變注意力而不是思想內容,將想法和感受視為遞進事件,而非自我的固有方面,并認識到想法往往并不能夠準確地反映現實。正念認知療法強調培養一種獨力于想法并能夠觀察想法的覺知,并在治療中將這種覺知作為變化的媒介。當我們不再采用回避和控制導向的觀點,而是偏離或轉移關注點,就可以將想法和感覺視為與自己分離的短暫事件15。
“他們不喜歡我”“我可能出了什么問題”這類想法,會對羞怯感和社交焦慮感產生重大影響。事實上,無數羞怯的習慣性模式正在把這種想法當作對現實的準確反映,并不斷地接受它們。學習觀察這些想法打開了通往新世界的一道大門。想法是遞進的、非實質性的,它的內容總是在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