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天仙配嬗變

漢代的董永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家本是漢代的世襲高昌侯,食邑達(dá)到兩千戶。后來在西漢末年,父親丟了爵位。東漢建立,漢光武帝又重新封董永為高昌侯。高昌在漢代屬于千乘,可能因此有了董永是千乘人的說法,但侯爺大人和家貧如洗葬父都困難的董永判若兩人,一個至孝的故事怎會附會到侯爺董永的身上呢?

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董永生活年代正值西漢末和王莽時期,由于社會動蕩和王莽不切實際的改革,很多有錢人紛紛破產(chǎn),失去爵位后的董家迅速敗落,活得很凄慘。董永至孝,有很多孝敬父親的佳話在鄉(xiāng)里傳播,但是否真的賣身葬父,這就不得而知了。東漢建立,光武帝劉秀恢復(fù)漢朝傳統(tǒng),再次加封破落的董永為高昌侯,董永平步青云。這一大落大起的離奇遭遇在民眾中引起震動,大家紛紛猜測窮小子董永咋就一夜之間成了侯爵?于是有了董永至孝感動天帝上天賜福的說法,慢慢演變成董永神話。

如果故事的情節(jié)至此不變,那么董永神話充其量不過是民間一個普普通通的事父至孝的孝子故事,如何會成為中國古代四大傳說之一?這還要得益于女主人公的變化。讀者們可能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在董永的原始故事中,下凡幫助董永的是“織女”而不是七仙女。織女不是牛郎的妻子嗎?這次下凡幫助董永,自然要速去速回,不能和董永產(chǎn)生感情!因此,在整個魏晉到唐初這段時期,織女和董永只有工作關(guān)系,絕無半點私人感情。

事情在唐代起了變化。1900年,甘肅敦煌莫高窟藏經(jīng)洞被發(fā)現(xiàn),在大量的佛經(jīng)、文書中,有一篇《董永變文》,記載了唐代董永神話的模樣。在這篇文章中,天上的織女由一個演變成三個。牛郎的妻子是一個,董永的妻子是另一個。此時的董永已經(jīng)和織女有了實際的夫妻關(guān)系,他們還有了自己的兒子。哦,原來此織女非彼織女,這下就說得通了。但是,還是難免讓人誤會。

那么,從何時起董永遇到的仙女才被定名為七仙女呢?至遲是在宋代。宋代有個話本小說叫《董永遇仙傳》。書中記載,董永的兒子為了尋母,去請求道士嚴(yán)君平指教。嚴(yán)君平說:“難得你的孝心。你可等到七月七日,到太白山中,可以見到眾仙女采藥,其中那第七位,身穿黃衣的便是你的母親。”董永所遇的仙女第一次被稱為“七仙女”。從此,織女“一女嫁二夫”的矛盾徹底解決了,牛郎和董永也不再是情敵了。

董永和七仙女的關(guān)系轉(zhuǎn)正后,二人的“感情關(guān)系”可謂一日千里。從普通的工作關(guān)系逐漸演化成最受人敬重的貧賤夫妻的典型。董永遇仙傳說的主旨也從孝行說教轉(zhuǎn)變?yōu)轶@天地泣鬼神的愛情神話,躋身我國古代四大傳說之一。

許多民間戲曲都以此為養(yǎng)料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了民間文學(xué)之經(jīng)典。其中對今人影響最大的莫過于1952年問世的改編本黃梅戲《天仙配》。在這部戲中,董永遇仙故事已經(jīng)變成了這個樣子:

傳說玉帝與王母娘娘有七個女兒。其中就數(shù)小女兒七仙女最美麗動人、聰明伶俐。她感慨天宮生活枯燥無聊、孤獨寂寞,羨慕人間煙火、凡人生活,但苦于沒有機會。一日,她隨六位姐姐到凌虛臺游玩,看到世間情景,偶見塵世中賣身葬父的貧苦青年董永,被他的忠厚老實所打動而萌發(fā)愛慕之情。大姐看穿了七妹的心事,違反天條,助其下凡,并贈難香一支,以便七妹危急時焚香求助。七仙女降至凡塵,借助土地佬兒撮合,大槐樹為媒,與董永結(jié)發(fā)成婚。

為了幫丈夫贖身,七仙女與董永一起去地主家做工。地主姓傅,人稱傅員外。他為富不仁,故意刁難小夫妻,聽說七仙女善于紡織,便說如果七仙女一夜之間可以織成十匹錦絹,董永的長工期限就可由三年改為一百日,否則就將翻番為六年。七仙女萬般無奈,在織機房燃起難香求救,六位仙女下凡,與七仙女一起紡織,一夜之間真的織成十匹錦絹。傅員外只得履行諾言。

轉(zhuǎn)眼一百天工期已滿,夫妻雙雙把家還。在路上,董永發(fā)現(xiàn)妻子已懷有身孕,便去討水為她解渴。突然,狂風(fēng)驟起,空中隱現(xiàn)出無數(shù)天兵天將,說奉玉帝旨意,捉拿七仙女回天庭,限午時三刻返回,否則將把董永碎尸萬段。七仙女不想連累無辜的董永,只得向董永說明自己本來是天上的仙女,并在老槐樹上刻下一句“天上人間心一條”,與董永灑淚分別,返回天庭。

在那個文藝資源比較匱乏的年代,《天仙配》用婉轉(zhuǎn)動聽的黃梅調(diào)成功塑造了董永、七仙女、傅員外、玉皇大帝等諸多生動形象,一經(jīng)上演,天下聞名。《天仙配》成為“董永遇仙”傳說最普及的版本,很多人都是通過這部黃梅戲知道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的。

這部戲中,董永還是孝子,七仙女還保留著擅于織布的本領(lǐng),還有當(dāng)年織女形象的影子,但故事的進程則烙下了深刻的時代印記。不求回報幫助董永埋葬父親的恩公和主動派遣仙女下凡幫助董永還債的天帝的形象被徹底顛覆,完全成了反面典型。想想也難怪,1952年正是新中國建立不久,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若把傅員外描寫成樂善好施、仗義疏財?shù)泥l(xiāng)紳,怎會體現(xiàn)地主階級對農(nóng)民階級的欺壓?若把玉皇大帝描寫成急功近義、好施援手的天帝,又怎會體現(xiàn)封建主義對人性的壓迫?

兩千年以來,“董永與七仙女”傳說的原生結(jié)構(gòu)模型雖無改變,但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甚至思想內(nèi)涵都在不斷地豐富和創(chuàng)新。

一個故事,時代要求它變成什么樣子,它就會以什么面目出現(xiàn)。這恐怕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xué)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安县| 珲春市| 孟津县| 喀喇沁旗| 舟曲县| 霍城县| 思南县| 丹凤县| 社会| 静乐县| 长海县| 柏乡县| 河北区| 宁武县| 泽库县| 德令哈市| 北碚区| 舞钢市| 太原市| 大埔区| 宁国市| 江达县| 新干县| 周口市| 建湖县| 华亭县| 高清| 修武县| 库尔勒市| 桦甸市| 贵德县| 韩城市| 五大连池市| 罗江县| 上虞市| 宜兴市| 鲁山县| 卢湾区| 蒙自县| 上犹县| 德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