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醴陵小炒肉

“東上橋頭,淥江向西。”寒冬里的太陽驅走了醴陵淥江兩岸的薄霧。我們走過“國瓷”,看過“紅官窯”,“振美”,發現瓷城在歷經柴燒、煤燒、電燒后,現在已采取天然氣燒瓷。

此時,已是正午。瓷城人家飄來醴陵小炒肉的香味。

醴陵小炒肉,很有名氣,我們還沒有在當地吃過。這次醴陵之行,總算如愿以償。雖然滿席燜炒小腸、辣燒豬腳、燙豬血湯、醴陵黃菜等,我們還是對小炒肉情有獨鐘。

小炒肉能否出味,貴在豬肉要新鮮。醴陵人家逢年過節要殺豬,當天,親朋好友近鄰都歡聚一堂,就著豬肝豬肺豬腳豬腸這些下腳,或燉或炒或燒。小炒肉更是少不得的,也是他們最喜歡的吃法。

為了讓我們能吃到滿意的小炒肉,土生土長的醴陵朋友特意囑咐他父親殺了頭豬。帶皮的新鮮肉切薄片,薄得像兒時吃的小花片一樣,五花三層的肉片,和著芹菜、大蒜、辣椒小炒,再加水一燜,又嫩又辣起口味。它不同于長沙的辣椒炒肉,辣椒炒肉是爆炒,辣椒多肉少,不用水燜;而這醴陵的小炒肉,是一種典型的水炒,肉多、辣椒少、放老姜和芹菜。先炒后燜,帶湯上席。朋友說,在醴陵人家的飯桌上,小炒肉是一飯碗一飯碗吃的。說著說著,他給每人添上一碗小炒肉,吃得我們肚子鼓鼓的。同去的人中最喜歡吃的,算我兒子,大家都離席了,他還一個人悠哉游哉在那里享受小炒肉的鮮滋小辣。回家的路上還問:“爸,你會炒這個菜嗎?”

這餐飯有味道的,還有那香菇炒腰花。旺火的作用下,改了刀的香菇,香氣直逼腰花的嫩鮮。切成鳳尾的腰花,在紅椒、蔥白頭的摻和下,多彩多姿,撒上胡椒粉的腰花,更是嫩辣鮮香,極傳統的做法,在這瓷城千年窯火燒出來的大口藍花瓷碗里釋放芳香。朋友父親拿出來陳了30年的湄窖招待我們,說是從前當國營瓷廠廠長時留著的。打開一喝,味已很淡,朋友趁機打趣他爸,我們微笑看著老爺子,也是醉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壁市| 商丘市| 太仆寺旗| 大竹县| 浦北县| 静乐县| 浮梁县| 偏关县| 会宁县| 新河县| 温泉县| 安顺市| 彭泽县| 镇赉县| 迁西县| 和平区| 衡南县| 东乡族自治县| 岫岩| 贞丰县| 来安县| 都昌县| 台州市| 浠水县| 平原县| 新乡县| 万山特区| 巴里| 华池县| 金山区| 裕民县| 游戏| 崇信县| 屏东市| 乌兰县| 彭泽县| 漳浦县| 洞口县| 县级市| 庄河市| 博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