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望書
- 朱幼棣
- 832字
- 2019-01-03 17:43:13
序一
為了前瞻的回顧

朱幼棣同志約我為他的新作寫序,我沒有多思索就答應了,因為我們認識已經多年,對他也是比較了解的。當年他是新華社采訪中央新聞和環境保護的記者。他勤于思考,工作認真負責,具有很強的新聞敏感性和社會責任感,寫出不少有影響的報道。我們常常就一些生態環境與社會發展問題交換意見。他調到國務院研究室工作后,關心的領域擴大,研究問題深入,視野也更加廣闊。
這本書中,相當的篇幅談到了水。水作為環境要求與生命之源,以其天然的聯系,與人類生活乃至文化形成了不解之緣。人類的繁衍、國家的興衰,都與水息息相關。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明史,就是認識自然不斷深化的過程,也是人與水和諧不斷探索的過程。
朱幼棣先后采訪過淮河、海河、遼河和太湖、白洋淀、滇池等重要河流湖泊的污染治理,也調查過黑河與居延綠洲的生態環境問題。記得那年長江三峽工程動工后不久,他帶領 “中華環保世紀行”記者團去長江三峽地區,經過認真調查后認為,三峽修建水庫后,長江的流速減緩,水凈化功能減弱,水污染的反應會加劇,并提出了三峽庫區的水污染治理問題。這份建議引起了國務院領導和國家環保總局的重視,為后來建設三峽庫區水環境監測系統發揮了積極作用。對黑河與居延綠洲的生態問題調查也取得了積極成果;深入實地的認真調查,又使該問題上升到整個社會和歷史發展的層面。對存在的問題與缺憾,進行科學的觀照與文化的思考,是本書的重要特色。
當前,中國經濟和社會正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工業化與城鎮化正在全面推進,神州大地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都是前所未有的。人總是有時代局限的,經濟發展也受到各種條件的制約。這時候,對半個世紀以來走過的發展與建設道路,做一些回顧是必要的。既要發揚成績,又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對于我們不入歧途,少走彎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還是很有好處的。時間的跨度會拉出真實與真理的坐標,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回顧是為了前瞻。因為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又將是明天的歷史。
解振華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