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夢不覺寒
習近平主席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成為最熱門的名詞。其實,中國夢是13億中國人和世界華人的夢。中國夢也是由每個人個體夢所組成的。有人說得好,無論你富有還是窮困,無論你高貴還是卑微,你都有擁有夢想的權利。我曾經寫過《夢到明天》一文。文章表述我自幼喜愛文學書法,我的夢就是成為一名作家、書法家,而且夢一直在我心中。文末寫道:等我退養閑賦時,才是作家之夢揚帆時。正是心中有夢,才支撐我40余年,無論順境還是逆境,無論有風還是無風,都一往直前,永不言棄,辛苦并樂觀地過好每一天。
我出生于豐縣農村家庭,先父于部隊轉業后在原徐州鋁廠從事行政后勤工作,母親一直在家務農,家境一般,自小我也體悟了生活的艱辛和人世間的冷暖,所以養成了勤勞誠實的品格。我從小就熱愛勞動,夏天割草,冬天拾糞,雖然沒有挨過餓,但直到上高中才吃上白面饃頭。家中無勞力,每年決分時,總是公分透支,父親用微薄的工資來彌補。實行農村聯產承包后,父親在農忙時,總是請假回家幫忙。后來,我考上了大學,父親非常高興,每月節衣縮食按時給我寄去生活費,不料在我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不久,他就因病與世長辭了,給我心靈上留下了永遠的傷痛和遺憾。父親,是一個有才氣、有愛心的人,他喜歡讀書,工作踏實,樂于助人,而且作風正派,甘于吃虧,無論在部隊還是在地方都受到領導和同事的好評,獲得許多獎狀和榮譽證書。父親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在父親的教育和熏陶下,我自小就酷愛讀書,尊老愛幼,心地善良,待人誠懇,踏實認真,不求名利。小時候,我最喜歡看連環畫,偶爾有幸借到像《木偶奇遇記》這樣的書籍就愛不釋手。直到上初三才有機會讀到一些如《西游記》、《約翰·克里斯朵夫》等中外文學名著,從此與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到高中,碰到了語文名師董立鳧先生,碰到了一些文學愛好者,開始了文學之夢。上大學后,先后擔任班宣傳委員和團支部書記及系學生會宣傳部部長,負責系周報和班墻報的編輯工作,有機會經常寫寫詩文,還參加了“長春春風文學講習所”的函授學習,開始在校報上發表作品。校平山詩社換屆時,我有幸當選為社長,編印了社刊《星星河》,與在揚州其他高校的同仁一起組織編印了《揚州大學生詩選》。在大學,我多次被評為優秀學生干部,還光榮加入黨組織。大學畢業后,我被分配到縣商業局從事秘書工作。期間,我起草了大量領導講話和文件,編印了《商業簡報》,業余就寫新聞稿和散文詩歌,作品先后在《江蘇商論》、《徐州日報》、《徐州商報》、《豐縣經濟》、《豐縣黨建》等報刊上發表,還獲得中組部征文榮譽獎和市委組織部征文二等獎(作品收入《走向成熟》一書,并在《徐州日報》發表),對我是極大的鼓舞。1994年,通過公開招考,我有幸考入縣委組織部工作,這對我來說是人生的一大轉折,在這里我學會了如何做人處事,我的政治素質和理論素養及文字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期間,我先后三次被縣委命名為優秀黨務工作者,成了部里的“筆桿子”,為縣領導撰寫署名文章數十篇,在縣級以上報刊發表文章(含文學作品)百余篇,其中一篇通訊稿發表在《人民日報》。2002年由于長期從事文字工作,用眼過度得了眼底疾病,不得不要求離開心愛的組織部門,被組織上安排到縣人事(保)局任副局長。在人事(保)局工作12年。我一方面積極工作,大膽創新,所分管的工作亮點紛呈,如成功創建了蘇北唯一的省級人才市場,所實施的萬名實用人才培訓工程被評為省亮點工作、“一村一品”活動先后兩次獲市考核一等獎等。同時我把自己數十年的文學作品匯編成集,印制了散文集《叩問人生》和詩集《無弦琴顫音》。隨著網絡的發展,我有了自己的博客,于是我在業余時間不時在博客上寫點東西,多年下來竟積累了一些短文,我又編印《真水無香》一書。還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散文數十篇,其中《樂由心生》一文在《中國人事報》發表后先后被《中國剪報》、《黨政論壇》等報刊轉載。2013年,我成為了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
我愛好文學,同時我還愛好書法。2014年我成為了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對于書法愛好,主要源于我二爺爺。他退休前一直在山東藤州教書,他的毛筆字很有功底,莊上每逢春節和喜慶事都由他寫喜字和對聯,我便有心去學。沒有字帖,我就通常對著二爺爺寫的字觀摩和比畫良久,還把小學課本上楷體字當字帖進行臨摹,漸漸地上癮了。后來,春節時,就幫二爺爺寫春聯。看到自己的字貼到鄉親門上,心里無比自豪。上高中后,開始練硬筆書法,主要學習龐中華和黃若舟的字帖,字寫得進步許多。到揚州上大學,經常到古籍書店逛逛,始購得王羲之等古代名帖,正好我們班有幾個毛筆書法愛好者,便共同學習交流。我們系的《計物周報》每期都是我用毛筆抄寫的,對我是很好的鍛煉。到商業局工作后,和景大文、趙峰等書法家朝夕相處,對我來說是難得的學習機會。我經常出入景老師家中,跟隨他到處去寫字,耳濡目染,更加深我對書法的熱愛和理解。1992年,我參加了中國書法函授大學書法專業的學習。在良好的書法氛圍中,我開始正式練字,先后參加了全國的硬筆書法大賽,有好幾次獲獎,還被吸收為中國硬筆書協會員。后來,無論工作變動,無論工作繁忙,我一直沒有放棄對書法的愛好,有時間就練練。后來正式拜入著名書法家景大文先生門下。近年來,我先后臨習歐、顏、蘇、米、黃等諸體,尤喜二王書風,還喜沈曾植、豐子愷、謝無量等近代文人的書法。書法作品先后獲首屆“顧亭林獎”江蘇書法大獎賽二等獎、江蘇省機構編制系統書法作品展優秀獎、徐州市首屆黨政機關書畫攝影展優秀獎、首屆東坡杯公務員書畫大賽銀獎、紀念白求恩誕辰120周年中華詩書畫國際交流展優秀獎等;入選江蘇省第二屆公務員書畫展、江蘇省公務員扇面小品展等。《中國人事報》副刊《天地人》曾采用我刊頭題字。主編《慶祝建黨90周年豐縣人保系統黨員干部書法作品集》、《蘇魯豫皖中青年書畫精品展作品集》等6部。近年來除每日臨帖外,還著力于書法理論的研究,書法論文入選首屆中國書法產業高峰論壇,數10篇書法論文在《書法導報》、《中國書畫報》等書法專業報刊發表。2015年,我成為中國書協會員。
“人生到處誰是客,得意江湖便是家。”為了圓夢,我放棄了熱門的部門領導職務,主動申請到縣文聯工作,從此業余愛好變成了職業追求。如今,我除了做好文聯的組織領導工作外,還兼任縣書協、作協常務副主席、中陽書畫院副院長和蘇魯豫皖中青年書畫聯誼會主席,還負責《文化豐縣》、《枌榆社》、《中陽書畫》三刊的領導和編輯工作。讀書寫作練字已成為我每日生活乃至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我認為,寫作寫字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宣傳真善美、踐行中國夢的人生追求,同時也是個人修身養性、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好手段。不讓一日虛度,我時刻在讀書在思考在力行,力爭做一名德藝雙馨的文藝家。已故知己李榮云老兄2004年在生病住院期間審讀了我的散文集《叩問人生》,特為我賦詩一首,詩云:“為政為文秉性情,細將詩心叩人生。好運歹運能淡然,男兒到此是豪英。”盡管詩中有溢美之詞,但對我亦是最好的鞭策和鼓勵。心中有夢不覺寒。也許這就是人生,這就是生活;也許這就是在別人追求娛樂和享受的時候,我耐住寂寞去追求文學書法夢的真正動力和源泉。
(此文原載王華超 王國宇主編《與名家同行》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