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銀杏在我國的傳播

中國是當今世界銀杏的發源地,1936年植物學家謝瓦爾德(Seward)就認為:“中國即使不是銀杏樹目前的產地,也是最后的天然產地。”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陳列的“北京猿人”復原像,就有北京猿人采食銀杏的圖像。“北京猿人”也稱“北京人”,1927年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洞發現“北京猿人”第一個完整的頭骨化石,考古證實,“北京猿人”的生活年代距今約20萬~70萬年前。這是6000萬年前的冰川時期過后,我國幸存銀杏的最早寫照。

近代自然資源考察還發現湖北和四川深山谷地常有銀杏、銀杉、水杉和珙桐(也稱鴿子樹)等孑遺植物相伴而生,這是國外沒有的現象,進一步證明了現代銀杏的發源地在我國,我國銀杏的起源地在長江流域。從千年銀杏樹的分布情況也可見一斑,浙江西天目山,湖北神農架、大洪山,湖北、河南、安徽之間的大別山,安徽九華山,四川二郎山,都江堰青城山均有相當數量的千年銀杏。

我國銀杏早期的發展,史籍缺少記載,北宋詩人梅堯臣考證大量史籍后斷言:“神農本草闕,夏禹貢書無”。銀杏最早見之于文字的是西漢司馬相如的《上林賦》。西漢以后,歷朝史書或文人詩詞才有銀杏的記載和描述。

東漢末年銀杏已盛植于我國長江一帶,那時,黃河流域只有零星種植,唐朝銀杏推進到中原地區,到宋朝才大量移植到黃河流域各地。據宋阮閱的《詩話總龜》載“京師(今開封)舊無銀杏,駙馬都尉李文和自南方來,移植于私第,因而著子。自后稍稍蕃多,不復以南方為貴。”明朝王象晉的《群芳譜》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只是把駙馬都尉李文和之名改為“王和甫”而已,駙馬都尉為何改名換姓,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銀杏是宋朝才傳到開封的,宋朝文學家歐陽修曾為銀杏傳入京師(開封)而留下一首名為《和圣俞李侯家鴨腳子》一詩中寫道:“鴨腳生江南,名實本相符,絳囊因入貢,銀杏貴中州。……公卿不及識,天子百金酬。……誰當記其始,后世知來由,……”歐陽修以詩詞的形式記述了銀杏引進開封的史實。

由于人類的經濟活動,銀杏現已遍布全國各地。除內蒙古、黑龍江、吉林、海南未見報道之外,其余各省市均有銀杏分布的報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山县| 明光市| 乌拉特后旗| 策勒县| 巧家县| 稻城县| 桂东县| 台安县| 苏尼特右旗| 沁源县| 报价| 丹寨县| 衡南县| 闻喜县| 霍州市| 洛隆县| 海盐县| 资中县| 南和县| 通许县| 屏山县| 泸水县| 台东县| 阜新市| 年辖:市辖区| 临海市| 赤壁市| 梁平县| 纳雍县| 东兴市| 乌鲁木齐市| 靖江市| 蓬安县| 绥棱县| 安达市| 温州市| 嵊泗县| 文安县| 乌海市| 香河县| 临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