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化痰散結湯(謝永俠方)

【藥物組成】 薤白13g,瓜蔞16g,降香13g,丹參16g,三七3g(沖),麥冬13g,桂枝6g,生山楂16g,炒酸棗仁16g,鹿銜草16g,川芎13g,赤芍13g。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分3次服。

【功效主治】 活血止痛,散結寬胸。適用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屬氣滯痰阻血瘀證,表現(xiàn)為胸悶、胸痛,心慌氣短,疲乏無力或下肢浮腫,眠差多夢者。

【方解方義】 化痰散結湯中瓜蔞、薤白利氣寬胸,散結化痰,以祛痰濁之閉阻;降香、丹參、生山楂、三七、川芎、赤芍、鹿銜草行氣活血,化瘀止痛,以通心脈之痹塞,且此方藥物皆性質比較平和之品,具有活血而不傷血的特點,久服可避其弊端;炒酸棗仁、麥冬養(yǎng)心寧神;桂枝助心陽之布展并可通脈,使脈通痰散,胸痹可解。

【加減應用】 眠差者加首烏藤、遠志、五味子;胸悶屬氣滯者,可加檀香、烏藥、枳殼;痰濕重苔厚膩者,加半夏、厚樸、木香、陳皮;偏陽虛怕冷,四肢不溫者,加制附子,并重用桂枝;浮腫較顯著者加茯苓;血瘀而胸前區(qū)刺痛者,再加琥珀、桃仁、紅花;肝腎不足者加杜仲、桑寄生。

【專家按語】 胸痹之證常見,治胸痹之方亦多。有張仲景的瓜蔞薤白白酒湯,枳實薤白桂枝湯諸方,后有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湯,近有冠心Ⅰ號方等。若辨證準確,用之均有良效。我們臨床觀察,胸痹或心痛病人中以胸陽不振,痰阻濁閉,陰乘陽位及心脈瘀阻病人最多。而這二者多相互并見,只是偏盛不同而已。故綜合古今論述及自己臨床體會,草擬化痰散結湯作為治療胸痹心痛之主方。臨床凡病機屬痰濁閉阻、心脈不通者,咸以此方加減,甚為得心應手。另外,凡病胸痹者,均非短時所成,而有一個較長的發(fā)生發(fā)展,由輕到重的過程。因此,除急證應迅速止痛外,大多應守法守方常服,才能除去病根,有徹底治愈之望。故此方擇藥多著眼于長遠,不圖速效,而求遠期療效。方中之藥,性較中和,且加入養(yǎng)陰養(yǎng)血之品,防止偏頗出現(xiàn)弊端。經(jīng)臨床眾多病人驗證,只要辨證準確,用藥得當,劑量合適,用之皆可收較理想療效。

【藥方引自】 引自《疑難病證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棉县| 电白县| 故城县| 察哈| 三门峡市| 迁安市| 朝阳市| 昆山市| 黄平县| 措勤县| 河北省| 黄骅市| 垣曲县| 双城市| 德庆县| 宁阳县| 凤台县| 金乡县| 松滋市| 汪清县| 驻马店市| 青阳县| 宁阳县| 富裕县| 镇远县| 安阳县| 都匀市| 满洲里市| 秭归县| 宜都市| 南岸区| 兖州市| 黑河市| 江孜县| 黄山市| 子洲县| 奉化市| 乳源| 安龙县| 克山县| 永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