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辰的臟腑經絡理論
《黃帝內經》有載:“人秉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故人周身之氣通于天……”意思是說,人周身之氣與大自然之氣是相通的,在不同時間里,人體的經絡系統有相應的經絡和穴位與自然之氣相通。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有路徑之意。經脈貫通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系統的主干。絡,有網絡之意。絡脈是經脈別出的分支,較經脈細小,縱橫交錯,遍布全身。經絡內屬于臟腑,入絡于肢節,溝通于臟腑與體表之間,將人體臟腑、組織、器官連接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并借此行氣血、營陰陽,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得以保持協調和相對平衡。經絡系統,由經脈、絡脈、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所組成。經絡在內能連屬于臟腑,在外則連屬于筋肉、皮膚。
中醫把經絡的生理功能稱為“經氣”。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現在溝通表里上下,聯系臟腑器官;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感應傳導;調節臟腑器官的功能活動四個方面。
人體有十二對主要經脈,以不同時辰循行全身(表2),如果能認識經脈循行路徑及流注時辰,并了解其功能,以時辰配合臟腑保養,可為人生中之最佳養生之道。
表2 十二時辰及其當道經脈

中國文化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對應在養生文化上,就是十二時辰對應十二個臟腑經絡系統的功能,在每個時辰里,對應的臟腑經絡系統,功能最強,以它的功能為主。臟腑經絡系統可以充分反應生命能量,相對于一日十二時辰二十四個小時,體現天地人三者的互動。宇宙的天是浩瀚無窮的天,銀河系的天是大天,太陽系的天是中天,地球是小天,人是小天之縮小體。地球自轉公轉,加上四季氣候日夜溫差,影響了人體經絡氣血之循行,故而人體經絡循行就是一種時空能量醫學。了解經絡循行原理,配合時辰進行經絡保健、臟腑保養之養生方法,可以達到養顏美容、防病治病、延年益壽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