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時與經絡腧穴
子時對應足少陽膽經(圖1),是膽經運作、骨髓造血的時間,膽汁推陳出新。此時陽氣初生,十分柔弱,所以要保養住,因此子時應該熟睡,以養初生之陽氣。凡在子時前1~2小時入睡者,晨醒后頭腦清晰、氣色紅潤。反之,經常子時前不入睡者,則氣色青白,特別是膽汁無法正常新陳代謝而變濃結晶,猶如海水中水分蒸發后鹽分濃而曬成鹽一般,形成結石一類病癥,其中一部分人還會因此而“膽怯”。

圖1 足少陽膽經穴位圖譜
[解讀足少陽膽經]
《靈樞·經脈》中足少陽膽經原文
膽足少陽之脈,起于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后,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后,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后;其支者,別目銳眥,下大迎,合于手少陽,抵于出頁,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里,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原文語譯
足少陽膽經,起于眼外角,上至額角,向上繞到耳后,沿著頸旁,行于手少陽三焦經的前面,至肩上,又交叉到手少陽三焦經的后面,進入缺盆;它的支脈,從耳后進入耳中,走耳前,到眼外角后;另一支脈,從眼外角分出,下行至大迎穴附近,與手少陽三焦經相合,至眼眶下;下邊蓋過頰車,下頸,與前入缺盆的支脈相合,然后下行胸中,通過橫膈,絡肝屬膽,沿脅里,出于氣街,繞過陰毛際,橫入環跳部;它的直行經脈,從缺盆下向腋下,沿胸側過季肋,與前支脈會于環跳部,再由此向下,沿大腿外側,出膝外側,下向腓骨頭前,直下抵絕骨穴,下出外踝之前,沿足背,進入第四趾外側。它的支脈,從足背分出,進入足大趾趾縫間,沿第一、二跖骨間,出趾端,回轉來通過爪甲,出三毛與足厥陰肝經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