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腸病藥方大全:速查白話版 現代家庭健康生活中醫手冊
- 趙國東主編
- 775字
- 2019-11-26 18:31:20
健脾清幽湯(王賢春方)
【藥物組成】黨參16g,生黃芪28g,生白術15~28g,生白芍13g,檳榔5~13g,高良姜5~13g,桂枝13g,生甘草13g。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溫服。早晚各1次。
【功效主治】調和營血,溫中健脾,理氣消滯,化瘀止痛。適用于消化性潰瘍。癥見胃痛隱隱,食少便溏,喜暖喜按,遇冷或勞累后易發作或加重;空腹痛甚,得食痛減,食后腹脹;舌體胖大,舌質淡嫩,邊有齒痕,苔薄白;脈沉細弱或遲。或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或伴胸脅脹滿,呃逆,噯氣;或胃脘滿悶,惡心嘔吐,噯腐吞酸,舌苔厚膩;或胃痛持久,夜間痛甚,或見嘔血,黑糞,舌質淡暗,或有瘀點、瘀斑。

黨參
【方解方義】健脾清幽湯中黃芪性溫味甘,入脾、肺兩經,補氣之中兼有升發陽氣、托毒生肌之功,用為君藥。黨參性甘平,力能養胃補脾,健脾運而不燥,滋胃陰而不濕;白術性甘苦而溫,可健脾養胃,散寒濕,止吐瀉,與黨參共為臣藥。白芍性酸苦微寒,功能調脾和胃,以防木旺乘土;桂枝性辛甘而溫,與白芍合用可調和營血;高良姜性辛熱,專祛脾胃之寒邪,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之效;檳榔辛苦而溫,“此藥宣行通達,使氣可散,血可行,食可消,痰可流,水可化,積可解矣。”(《本草匯言》)。以上四味,共為佐藥。甘草甘平,一則補中益氣,助參、芪、術之功;二則與白芍合用,可緩急止痛,治脾胃虛寒之脘腹攣急作痛;三則可調和諸藥,是為佐使之劑。
【加減應用】泛酸者,加海螵蛸、肉桂、貝母;干嘔,加半夏或竹茹、生姜;時流唾液,加灶心土。
【病例詳解】汪某,女,14歲,學生,1993年12月15日診。
自訴胃脘腹痛2年。2年前因不慎多食寒涼之物后半夜嘔吐不止,經服用胃復安等藥嘔止,自此后胃部脹痛時作,吃飯后更加難受,食量減少,苔白,脈濡。做胃鏡檢查診斷為慢性胃炎。辯證屬中氣受損,氣血不暢。遂以上方治療,5劑后癥狀大減,6劑后再無復發。
【藥方引自】《內科常見病效驗方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