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師專業知識的特點
教師與醫生的職業特點有許多相同之處,醫生不是依靠書本上的知識治病,而是需要臨床經驗,但又離不開理論。僅憑經驗,只能成為“江湖郎中”。教師專業化發展也是如此,從師范生到初職教師,再到有經驗的教師及專家教師,教學知識成分發生著變化,新教師的知識結構以原理為主規則的教學方法,以理論知識為主屬的知識。一般而言,教師在教學中逐步積累的經驗,形成案例知識,主要是特殊案例,個別經驗,再通過教學反思,形成策略性知識,成熟的教師是把案例性知識作為原理的背景知識,而不是止于案例。專家教師具備較豐富的專業知識,能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原理于特殊案例,形成策略性知識,并進一步提升到具有個性化模式的高度來對待案例。著名教育學家佐藤學對此進行了研究。他認為,實踐在教師的專業領域中存在著不同于一般大眾知識的固有領域,叫做“實踐性知識”,具有如下特征:①依存背景經驗性知識,與理論性知識相比缺乏嚴密性和普適性。②是以特定教室、特定教材、特定學生為對象而形成的知識。③不具備理論性知識那樣的發現未知事物和做出原理性闡述的性質,是憑經驗主動地解釋、糾正深化現成知識而形成的綜合性知識,在實踐情境中總是直面某種判斷、選擇和決策功能的知識。④不是顯性知識,它是無意識地運用的,包含隱形知識的功能。⑤是以教師個人經驗為基礎而形成的具有個性品格的知識。因此,要有效地傳遞“實踐知識”,不僅要求“知識”,而且要求“經驗”,這種傳承具有根據接受者的個性特點和成熟度加以解讀、吸取的性質,教學實踐知識的隱形特征表明,實踐知識與顯性知識存在著明顯區別。
英國20世紀著名物理化學家、思想家波蘭尼從大量的科學事實和嚴密的邏輯分析加以論證,系統地研究了知識的理論問題,提出緘默知識理論。他提出一個命題,“我們所知道的多于我們所能言傳的”,并相應地引出一對基本概念:緘默知識和顯性知識。顯性知識是指那些通常意義上可以用概念、命題、公式、圖形等加以陳述的知識,是關于事實或原理的知識,具有可編碼、可傳遞、可反思的特點,緘默知識是與顯性知識相對而言的,是指人類知識總體中那些無法言傳或不清楚的知識。與顯性知識相比,緘默知識具有如下特征:①不能通過語言進行邏輯的說明,是非語言智力活動的結晶。②不能以規則的形式加以傳遞,缺乏顯性知識的公共性等特征。緘默知識作為一種不能言說的知識,只能通過“學徒知識”的方式進行傳遞,通過實踐中新手對導師自然的觀察與服從而進行。
伽達默爾則提出,實踐知識既不同于作為認識世界的本質理論,也不同于人所掌握的某種技藝學問,而是不可學不可教的,它在不同的情境中對不同問題的表現是不同的,因而本質上是一種實踐智慧。不過這種實踐智慧又總是以某種知識的形式表現出來,它有理論知識的一般特征,因此實踐知識是以實踐智慧為內容的知識形式。這種對教學知識、實踐知識從緘默(隱形)知識的視野對其特點的分析和理解,能較好地厘清教師專業化成長中,原理性知識與實踐(經驗)性知識之間的關系,就教學方法(模式)而言,有助于正確理解“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一流行的說法,即怎樣從“有法”到“無法”再到“得法”,從有模式到無模式,走向教學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