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堂智慧的解讀
當前,我們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價值與文化趨向多元,學校的教育、教學已經不能完全依靠統一、簡單的模式,而要考慮走向多樣、靈活的方式?,F在面對的是個性更為張揚的學生,照顧的是學生不盡相同的個性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勝任教育教學活動,就更加需要智慧。那么如何認識課堂智慧呢?

作者指導32中教師徐玲在全國青年教師教學大賽榮獲一等獎
“智慧”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詞匯,但人們對它的看法卻不盡一致?!掇o?!钒选爸腔邸币辉~描述為:對事物能認識、判斷、處理和發明創造的能力和才智、智謀。在《漢語大詞典》中,“智慧”一詞的含義是:聰明才智,超越世俗虛幻的認識達到把握真理的能力。《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可見,智慧是內含創造的一種能力,能幫助我們深入地把握事物和機智地解決問題,它不同于理論知識,可以通過授受而得;也不同于實踐技能,可以通過培訓而成。它不完全是一觸即發的靈感,使我們無從捕捉,也不是日積月累的實踐經驗,得來相對容易。課堂智慧則是合理認識與解決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的才智,課堂智慧可分為教學理論智慧與教學實踐智慧。教學理論智慧是凝結于教育理論中的才智,包括公共教育理論智慧與個人教育理論智慧。教育實踐智慧是師生靈機應變合理解決教育實踐問題的才智,可分為教師的教育實踐智慧與學生的學習實踐智慧。通過對智慧的詞語分析,并結合有關課堂智慧的研究成果,可以嘗試性將課堂智慧界定為教師基于自己獨特個性,并在特定的課堂情境中形成的對教育活動的批判性認識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智慧是個人理論智慧與實踐智慧的統一,突出表現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并具有下以四個方面的特征。
第一,課堂智慧是獨特的。它是一種不可讓渡的個人知識和凸顯個性魅力的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是“學不來、丟不掉”的東西。課堂智慧與其說是教師群體共同擁有的一種行為模式,倒不如說是具有教師個人特征的認識和行動。而教師的個性品質千差萬異,教師的理論認識和實踐經驗也因人而異,且不用說教師面對的教育情境具有不確定性,每個教師需要應對的疑難問題各有不同,其間醞釀的智慧具有鮮明的個性化色彩。不同教師即便是面對相似或相同的教育問題,由于他們的經歷與經驗不同,其智慧性的處理方式雖然可以巧妙地解決問題,但也不見得是雷同的。
第二,課堂智慧離不開實踐的支撐。從課堂智慧的形成來看,教育實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孕育課堂智慧肥沃的土壤,在耕耘這塊土地時,教師通過鮮活的師生互動、真切的工作體會和深刻的教學反思來激發學生靈感、培育智慧。從課堂智慧服務的對象來看,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正是充滿復雜多變的一項活動,它有章可循,但不能完全按規矩辦事;它需要積累經驗,但不能簡單遷移或是復制經驗。也就是說“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靈動的課堂智慧正迎合了教育實踐的要求。教師也只有通過智慧的彰顯,才能在教育實踐中獲得豐收、體驗成功。
第三,課堂智慧是通過反思而來。課堂智慧不是通過系統的學習或是長期經驗積累就可以自然而然生發出來的,而是要不斷的反思個人的所學、所看、所知、所感而逐漸累積并在突然間迸發。我們知道,沒有反思的理論學習是學不到理論真義的,最多是半知而解;缺乏反思與反思實踐的經驗是一種片面的認識,充其量是一種膚淺的見解。課堂智慧的不確定性也決定教師不可能被教會智慧,而只能通過持之以恒的批判與反思才能磨礪和提升智慧。
第四,課堂智慧具有創造的成分。課堂智慧的展現是對教學常規的創新,是用不尋常的手段處理實踐問題的方式,具有課堂智慧的教師在面對前所未見的課堂“疑難雜癥”的時候,往往能想常人之未所想,做常人之未敢做。機智地將問題化解,即使是表面上再熟悉不過的教學問題,智慧型教師的處理方式也常常是獨辟蹊徑,采用不落俗套的方法或將平常不過的方法化腐朽為神奇。不管是哪種情形,課堂智慧常常是與創造活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