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干熱滅菌與高壓蒸汽滅菌
想一想,議一議:
1.干熱滅菌操作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2.為什么干熱滅菌所需溫度要比濕熱滅菌高?
3.高壓蒸汽滅菌時,為什么要排盡鍋內的冷空氣?
一、目的與要求
了解干熱滅菌及高壓蒸汽滅菌的操作方法。
二、原理
干熱滅菌是利用高溫使微生物細胞內的蛋白質凝固變性而達到滅菌的目的,細胞內的蛋白質凝固性與其本身的含水量有關。在菌體受熱時,環境和細胞內含水量越大,則蛋白質凝固越快;反之含水量越小凝固越慢。因此,與濕熱滅菌相比,干熱滅菌所需溫度高(160~170℃)、時間長(1~2小時)。
高壓蒸汽滅菌是將待滅菌的物品放入一個密閉的加壓滅菌鍋內,通過加熱使滅菌鍋內水沸騰產生蒸汽,水蒸氣急劇地將鍋內的冷空氣從排氣閥中排盡,然后關閉排氣閥,繼續加熱,此時由于水蒸氣不能排出而增加了滅菌鍋內的壓力,從而使沸點升高,得到高于100℃的溫度,導致菌體蛋白質凝固變性而達到滅菌的目的。
一般培養基在0.1MPa、121.1℃,15~30分鐘可達到徹底滅菌,滅菌的溫度及維持的時間隨滅菌物品的性質和容量等具體情況而有所改變。
三、材料與儀器
吸管,培養皿,試管,電熱恒溫干燥箱,手提式高壓蒸汽滅菌鍋,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蒸餾水。
四、操作步驟
1.干熱滅菌法
適用于空的、干燥的玻璃器皿的滅菌。
干熱滅菌法為什么不適用培養基的滅菌?
(1)將包好的待滅菌物品(培養皿、試管、吸管等)放入電熱干燥箱(注意留有一定的間隙),關好箱門。
(2)接通電源,打開排氣孔,使箱內濕空氣能排出,旋動恒溫調節器,保持加熱升溫狀態,當箱內達到100℃時關閉排氣孔。
(3)當溫度升到160~170℃時,借恒溫調節器的自動控制保持此溫度2小時。
(4)切斷電源,冷卻至70℃時,打開箱門,取出滅菌物品。
未降至70℃以前切勿打開箱門,否則溫度驟降會導致玻璃器皿炸裂。
2.高壓蒸汽滅菌
(1)首先將內層鍋取出,再向外層鍋內加入適量的水,使水面與三腳架相平為宜。
(2)放回內層鍋,并裝入待滅菌物品(內裝培養基或小的三角瓶),不要裝得太擠,以免妨礙空氣流通影響滅菌效果,三角瓶口不要與桶壁接觸,以免冷凝水淋濕包口的紙而透入棉塞。加蓋,并將蓋上的排氣軟管插入內層鍋的排氣槽內,再以兩兩對稱的方式同時旋緊相對的兩個螺栓,使螺栓松緊一致,避免漏氣。
(3)用電爐或其他方法加熱,并同時打開排氣閥,使水沸騰以排出鍋內的冷空氣,待冷空氣排盡后,關上排氣閥讓鍋內的溫度隨蒸汽壓力增加而逐漸上升。當鍋內達到所需壓力時,控制熱源,維持壓力至所需時間。
(4)停止加熱,待壓力表的壓力降至零位時,打開排氣閥,旋松螺栓,打開蓋子,取出滅菌物品。
當壓力不為零時,不能開蓋取物,否則棉塞會因壓力突然下降,容器內外壓力不平衡而沖出燒瓶口或試管口,造成棉塞沾染而發生污染,甚至灼傷操作者。
高壓滅菌鍋上的安全閥是保障安全使用的重要機構,不得隨意調節。
思維聚焦
比較干熱滅菌法和高壓蒸汽滅菌法的原理及適用范圍。
知識拓展
1.電熱恒溫干燥箱
電熱恒溫干燥箱適用于工礦企業、化驗室、科研單位等作干燥、熔蠟、滅菌等使用。干燥箱通常由型鋼薄板構成,箱體內有一供放置試品的工作室。工作室內有試品擱板,試品可置于其上進行干燥,工作室內與箱體外殼之間有相當厚度的保溫層,中以硅棉或珍珠巖作保溫材料。箱門間有一玻璃門或觀察口,以供觀察工作室的情況。箱內工作室左壁與保溫層之間有風道,風道裝有鼓風風葉及導向板,開啟電機開關可使鼓風機工作。電熱器裝于箱體內工作室下,共分二組,即“電源”和“高溫”,并有儀表指示燈指示加熱工作。綠燈亮表示電熱器工作,箱內在加熱;綠燈滅、紅燈亮表示加熱停止,即恒溫狀態。

電熱恒溫干燥箱
2.高壓滅菌鍋
高壓滅菌鍋,又名高壓蒸汽滅菌鍋,可分為手提式滅菌鍋和立式高壓滅菌鍋,利用電熱絲加熱水產生蒸汽,并能維持一定壓力的裝置,主要由一個可以密封的桶體、壓力表、排氣閥、安全閥、電熱絲等組成。高壓滅菌鍋適用于醫療衛生事業、科研、農業等單位,對醫療器械、敷料、玻璃器皿、溶液培養基等進行消毒滅菌,是理想的滅菌設備。高壓滅菌鍋采用微電腦智能化全自動控制,控制滅菌壓力、溫度、時間。超溫自動保護裝置,當超過設定溫度時,自動切斷加熱電源;門安全連鎖裝置,內腔有壓力,門蓋無法打開;低水位報警裝置,缺水時能自動切斷電源,聲光報警,進口斷水檢測裝置;漏電保護,配置漏電保護裝置;溫度動態數字顯示,滅菌結束發出結束信號;升溫、滅菌、排汽、干燥過程自動控制,無須人工監管。模式一:加熱-滅菌-排汽;模式二:加熱-滅菌-脈沖排汽;模式三:加熱-滅菌-不排汽,模式四:自定義。

高壓滅菌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