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辣椒主要栽培茬次安排

我國長年辣椒栽培面積142萬公頃以上。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南北跨度大,氣候條件差別顯著,歷史上南北方在栽培辣椒上是有區別的。首先是南方本地栽培辣椒在品種類型上,多是以辣味較強、果形較小、抗逆性較強的尖椒為主,這與當地氣候炎熱,雨水較多,或人們喜食辣味椒有關。相比之下,北方地區更熱衷于大型甜味椒栽培。但是,隨著改革開放,人員大流動和市場大流通,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這種差別越來越小。誠然,由于南方地區特殊的栽培環境,與北方相比,其在栽培技術上的下列特點還是比較明顯的:一是由于南方日照相對較少,晝夜溫差較小,不利于同化產物的積累,因而其單果重和產量都不及北方高。二是南方雨水較多,氣候一年四季變化較小,病害嚴重,給栽培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三是南方土壤偏酸,相對較為瘠薄,必須比北方施用更多的有機肥才能保證有較高的產量。四是南方雨水較多,為了排灌方便,避免根系漬水,需要采用深溝高畦栽培。五是南方氣候相對比較暖和,特別是華南蔬菜多主作地區,在栽培方式上多以露地(含地膜覆蓋)栽培為主,但早熟或避雨防高溫栽培時,有的也要采用塑料棚栽培。在我國北方地區則多以日光溫室、大小暖窖和塑料大中小棚等保護地栽培為主。

各大蔬菜產區辣椒主要栽培茬次和生育期安排如下。

1.東北、蒙新和青藏蔬菜單主作區

本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北部、內蒙古、新疆、甘肅、陜西北部、青海和西藏等省區。該區的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全年有3~5個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無霜期只有3~5個月。一年之中雨量少或稀少,夏季溫度低,喜溫和喜涼性蔬菜同時在露地生長。一年之內,只能在露地栽培一次生長期較長的蔬菜,因而當地露地蔬菜供應呈現冬春半年淡、夏秋半年旺的狀況。但這一地區,特別是西部高原地區,冬季日照充足,有利于發展日光溫室生產。

2.華北蔬菜雙主作區

該區包括遼寧南部、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山西、陜西和甘肅南部、江蘇和安徽的淮河以北地區。本區為溫帶半干旱氣候區,1月份平均氣溫在0℃以下,冬季有冰凍。全年無霜期200~240天,一年降水量400~750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7月份平均氣溫20~28℃,形成了雨熱同季和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氣候特點。一年之中露地蔬菜可栽培2茬,典型的茬口安排是春夏季栽培茄果類、瓜類和豆類等喜溫性蔬菜;夏季換茬栽培根菜、大白菜等冬貯喜冷涼性蔬菜。該地冬季晴天較多,日光溫室、大小暖窖和塑料棚蔬菜栽培比較發達。但黃淮地區常遭受連陰霧天襲害,給本地發展日光溫室栽培帶來了很大困難。本區露地蔬菜市場供應存在兩淡(夏、冬)兩旺(春夏、秋冬)現象,由于棚室蔬菜的發展,如今蔬菜供應狀況明顯好轉。

3.長江流域蔬菜三主作區

本區包括四川、重慶、貴州、湖南、湖北、陜西的漢中盆地、江西、安徽和江蘇的淮河以南地區、浙江、上海和廣東、廣西、福建三省的北部地區。本區氣候溫和多雨,1月份平均氣溫0~12℃,7月份24~30℃,無霜期240~300天,全年有8~10個月的月平均氣溫在10℃以上。冬季多輕霜,很少有冰凍。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且夏季雨量最多。本區適于露地蔬菜栽培的時間很長,一年之中露地可栽培主茬蔬菜有3茬:喜溫性的茄果類、瓜類、豆類等,可春作、秋作栽培;白菜類、甘藍類、根菜類等喜冷涼性蔬菜則作為秋作;越冬茬可栽培耐寒的菠菜、烏塌菜、小白菜等。冬季栽培的主要保護設施多以塑料大中棚為主,夏季則以遮陽網、防蟲網栽培為主。和華北雙主作區一樣,在露地蔬菜市場供應上,一年之中也存在“兩淡兩旺”的問題。

4.華南蔬菜多主作區

本區主要包括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海南等地,屬于亞熱帶和熱帶夏雨氣候區,全年溫暖無冬。1月份平均氣溫12℃以上,全年無霜。由于生產時間長,同一種蔬菜一年可以栽培多次,喜溫的茄果類、某些瓜類和豆類,甚至好熱的西瓜、甜瓜,也可以在冬季栽培。但夏季高溫多雨夾帶風暴,往往形成蔬菜供應的“夏淡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余市| 石柱| 漳平市| 东丰县| 三穗县| 南华县| 白水县| 英超| 磴口县| 日土县| 永春县| 彰化县| 阳东县| 三都| 仙桃市| 长白| 石楼县| 江北区| 屯留县| 池州市| 沾化县| 桐柏县| 栾城县| 腾冲县| 称多县| 溆浦县| 郧西县| 清流县| 博罗县| 民勤县| 华蓥市| 炎陵县| 武川县| 陇川县| 盖州市| 台南县| 龙井市| 佛山市| 通榆县| 石门县| 太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