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食物相克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人參與蘿卜、柿子與螃蟹、番茄與黃瓜、菠菜與豆腐、雞蛋與豆漿、南瓜與羊肉、牛肉與板栗、吃肉與喝茶、牛奶與果汁……等等,是相克的食物,并提出了食物相克論。然而,近來的科學實驗卻推翻了食物相克論。其推翻根據是:專家體驗食物相克沒有出現問題;食物相克的實驗數據不實;食物相克的追根溯源卻無稽。有人認為,從營養學角度,食物相克是源于歷史局限性。例如,有人吃了大蔥蘸蜂蜜,肚子鼓起來,疼得不能忍受。當時醫生沒有外科知識,也沒有感染知識,從病狀上找原因,就覺得吃的不合適。則大蔥蘸蜂蜜“相克”的說法就流傳下來。其實按照現在的醫學知識,這個癥狀應該是急性闌尾炎,跟大蔥蘸蜂蜜吃沒有關系。也有一些人認為,“食物相克”是由于人們的不恰當解讀造成的。比如“豆漿和雞蛋相克”的說法,主要是由于生豆漿中含有妨礙蛋白質消化的胰蛋白酶抑制劑,以及有毒物質凝集素,必須煮沸8分鐘以上,才能保證其營養和安全性。如果將豆漿煮透,和雞蛋、牛奶同吃就不會有任何問題了。
“食物相克說”雖然站不住腳,但是,人體與食物之間存在的是適應、口味、搭配的問題。理性搭配、盡量把每種食物的口味和作用發揮到最大,才是最好的搭配,真正的合理飲食。因此,我們認為,食物禁忌(詳見本章(二))應屬于食物相克范疇,是存在的,但不是對所有人都禁忌??赡苡械娜嘶斐杂胁贿m感,而另一些人同吃,則不出現不適感。歷史上流傳的一些所謂相克的食物,雖不相克,但它們不是最佳的搭配(組合),不能使食物的口味和作用發揮到最佳程度,不是真正的合理飲食,應少吃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