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戶外技巧——野外辨別方向和時間

遇險者無論是在浩瀚的海洋上還是在茫茫的沙漠中,在茂密的山林里或是在冰封的雪原上,就是在荒郊野外游玩迷路,是決定坐等救援還是自力脫險,首先需要弄清自己所處的方位。

使用地圖和指南針定方位

如果遇險者手中有精確的地圖和指南針,加上鉛筆、直尺(或其他有筆直邊緣的東西),以兩三座建筑物或地理特征(如已命名的山峰、河流、湖泊,或寺廟、大樹等)為參照物,就能準確、快速找出自己的方位及走過的距離。具體方法如下。

置指南針于地圖上,轉動地圖,使地圖上指向磁北的箭頭與指南針的磁針排成一線。看看四周有沒有明顯的建筑物或地理特征,如有,再在地圖上找出相對應的標志。

置直尺于地圖上,直尺邊緣須貼著標志,慢慢移動直尺(勿轉動地圖),使之對準目標實物,沿著直尺自圖上標志向自己這方畫一條直線。再選別的建筑物或地理特征,以同一方法畫出另一直線。兩線交點大概就是自己所處的位置。

如能多畫一直線來確定位置就更佳。三條直線如相交于一點,所定方位無疑更準確。如三條直線相交有3個交點,則自己所處方位在三交點所組成的三角形內。

確定自己的位置后,再在地圖上尋找應走的路線。置直尺于擬走的路線上,沿著直尺的方向觀察前面的地形,觀察時不要轉動地圖。

在前進路線上選一個容易辨認的建筑物或地理特征為目標。抵達后再用地圖和指南針,按新選目標,確定自己所處方位及前進路線。注意要避開懸崖、沼澤等危險地方。

使用指南針時附近不可有鋼鐵物體,也須避開電流產生的磁場,例如架高壓電纜的鐵塔。在磁鐵礦區和發生雷電、暴風雨、地震、極光現象時也暫不能用它來定向。

利用手表和太陽定方位

如果遇險者沒有地圖和指南針,也找不到可靠的地理參照物,在白天則可利用手表和太陽來分辨方向。具體方法如下。

將手表平放,時針指向太陽(光線射來的方向),并想象有一條分角線把時針與12點的夾角平分。比方說,如果是上午8點,分角線會通過10點。如在南半球時,這條分角線所指的方向即為正北方;在北半球時,這條分角線所指的方向即正南方。如果所在地區在實施“夏時制”,則先將手表撥慢1小時才進行。

在北半球地區,一般當地時間6時左右太陽在東方,12時左右太陽在天頂靠南方,18時左右太陽在西方。在南半球地區,6時左右太陽在東方,12時左右太陽在天頂靠北方,18時左右太陽在西方。這也可以大約地判明方位。

如果遇險者的手表已損壞或走時不準,可先用指北針確定時間。先測得太陽方位角,用太陽轉1小時的角度除以15后再加上1,所得的數值就是當地時間。例如,測得太陽方位角為180°,則當地時間即為180÷15+1=13時。

利用木棍陰影定方位

如須在原地逗留一些時間,白天還可在地上豎起一根木棍或竹竿,以木棍在平地上的影子隨太陽轉動而移動的原理來測量方位。方法如下。

每隔1小時左右,在木棍頂端陰影處做一個記號(如插根小棍子),把記號連成一直線。

正午時影子距離最短,在北緯23.4°以北地區,此時影子正指北方;在南緯23.4°以南地區,此時影子正指南方。

也可作木棍頂端陰影連線的垂直線,此垂直線也正指南北方向。

利用自然物體特征定方位

白天如云層厚密,看不到太陽,這時還可利用自然物體的特征來辨別方位。

在曠野中,獨立的大樹朝南一邊的樹葉茂密,朝北的一邊則比較稀疏。

從鋸斷后大樹的樹墩上可以看出,樹的年輪是朝南一邊稀疏,朝北一邊則稠密。

樹干或巖石上的苔蘚通常長在背光處,在北半球,朝北或東北那面苔蘚較多;在南半球,則朝南或東南那面苔蘚較多。這一方法不是很準確的。

北方地區,北坡雪多、樹木多,而南坡雪少,樹木也少。

秋天雁南飛、春天雁北飛也可用來辨識方位。

利用夜晚的星星定方位

在北方的夜空(北半球),很容易找到人們所熟知的北斗七星(大熊星座),其形狀像把勺子。小北斗七星(小熊星座)的形狀也像把勺子,勺柄上的北極星位于正北方。這顆明亮的北極星,在大熊星座“勺底”兩顆星之間長度延長約5倍處。如果我們在繁星密布的星空中找到北極星,那么面對著北極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邊是西,右邊是東,立刻就可以定出方向來。

在南半球,包括我國南方,那里地理緯度較低,北斗七星有時會沒入地平線以下,或者由于它離地平線近而被樹木、村莊、山峰等所遮擋。由于看不到北極星,可以利用南十字星座來定方位。南十字星座由4顆亮星組成,如將對角的兩星相連,即成“十”字形。其中最亮的兩顆星連線的延長線即指向南方。如需更精確一些,可利用南十字星座旁邊的半人馬星座,將其中兩顆亮星作一假想連線,在連線中間作一垂直線與南十字星座的指南線相交,交點離真正的南極只偏差1度。

在黑夜的天幕上,無論在南半球或北半球,都可利用獵戶星座來定方位。獵戶座由4顆明亮的星組成,腰帶是3顆并排的小星,通過小星作一假想的橫線即為天球赤道,再經小星作一條垂直于天球赤道的線即為南北方向線,獵戶座頭部那端指向正北,腳部那端則指向正南。

怎樣確定時間

日、月、星辰,東升西落,運行不息。天體的升落就像一架自然的鐘表在顯示時刻。在天文學上,利用這一自然現象,通過精密儀器觀測星星,可以定出準確時刻;但是我們用簡便方法觀看星星,也能定出大致的時間。雖然精確程序有所不同,可是基本原理仍然一樣。

這對于野外遇險人員、方向迷失者、夜間行進者,或者在缺乏燈光情況下,“夜光”的自然界鐘表,就顯得大有用場了。

1.利用北斗星定時間 北斗七星,在我國廣大地區,都能看到。晴朗夜晚,面向北方,把北斗七星斗口的兩顆指極星,設想延長五倍多,就可找到北極星。我們把北極星當成鐘表表面的中心,把指極星和北極星的聯線當成時針。在鐘面上劃分十二等分:上面是12,右面是3,下面是6,左面是9。這樣一架北斗星鐘就組成了。

這架星鐘的時針是怎樣轉動的呢?

由于星辰是東升西落,所以北斗星鐘的時針轉動方向,就和普通鐘表的時針相反。12點以后,指11點,然后依次指10、9、8、7……

這樣,看北斗星鐘定時間會不會引起混亂呢?

盡管它的時針轉動方向和普通鐘表不一樣,但是完全可以得出和一般鐘表幾乎一致的時間。

2.看星鐘定出時間 在觀測的時候,只要記住當地的經度(要以時間為單位來表示經度,因為地球自轉一周360°,需24小時,所以可用15來除當地的經度度數求得),認好星鐘時針所指的“鐘點”數字,確認觀測的月份和日期,最后再用一個常數減一減,就馬上得出所需要的時間。

這個方法,可用簡單的式子寫下來:

北京時間=36.4小時-經度-2(鐘點數字+M)

M就是由這年1月1日算到觀測時間的月數(每3天算成1月)。如果得出來的是負數,就要加24小時。至于36.4小時這個數字的來源,我們在此不作證明。

舉出例子來說明是很有趣味的。

在某年6月1日晚上,于北京天文館(經度=7時45分)看北斗星鐘指針在“10”,這時候的北京時間是幾點幾分?

先心算一下,知道6月1日離1月1日相隔5個月,即M=5。這樣,這時候的北京時間(鐘表時間)是:

36.4小時-7.8小時-2(10+5)小時=-1.4小時

24-1.4=22.6小時,也就是晚上10點36分。

3.利用仙后座定時間 有時候看不見北斗七星,可是和它幾乎相對的仙后星座升起來了。仙后座β星和北極星的連線也可以當成“時針”。鐘面劃分和時鐘轉動方向同北斗星鐘時針一樣。

計算的時候,只要把36.4這個常數換成25.5就行了。

例如:在某年6月9日下半夜,于同地看“仙后星鐘時針”指“2”的位置。這時候北京時間是幾點幾分?

心算6月9日離1月1日是5個月8天,即5.3月。這樣,25.5小時-7.8小時-2(2+5.3)小時=3.1小時,也就是上午3點06分。

北斗和仙后這兩架星鐘,一年到頭,只要晴朗,不分清晨傍晚,觀看都非常方便。得出來的時間,誤差為一刻鐘。

4.利用星盤定時間 看北斗、仙后星鐘,通過簡單計算,可以得知大概時間。如果有一個“恒星指示盤”,那就幾乎可以不經過計算,只要撥動星盤,馬上就知道時間。

這種星盤是這樣做的。

它分成甲、乙、丙三層。甲盤周圍畫上月份,每月等分三段,每段約10天。乙盤周圍等分24小時。丙盤以北極星為中心,按準確位置,畫上北斗及仙后指時針。然后,三盤同心釘好,星盤即告制成。

天文學上知道:北斗時針這兩顆星的經度是11時,在每年9月6日半夜指正北方向。我們把9月6日下面一點定為北點;相對的一點就是指天頂方向。

使用時,把“24”這數字對準甲盤觀測月份和日數的位置。面向北方,把星盤的“北”點和地平的北點對好,并使星盤的“北”點和天頂聯線同子午線(天頂和天球北極的連線)相一致,然后撥動丙盤的“北斗時針”,使它和天上“北斗時針”的方向角相同。這樣,就可得出大概時間了。

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們是在6月1日觀測。所以把“24”對準6月1日這一點。星盤的“北”點在下面,北點和天頂聯線調整在子午線上;時針的方向角也和天上“北斗時針”一樣,星盤所指結果是22時20分,和上面計算的差不多。

如果用“仙后時針”,則要記住β星的經度是0時7分;在每年3月23日半夜,時針指向北方。我們就在3月23日下面取一點作為“仙后星盤”的“北”點。觀測時,把“北”點和地平的北點對好。“北”點和天頂聯線調在子午線上,再把“24”對準觀測月份和日期;然后撥動丙盤時針,使和天上仙后座時針方向角一樣,就可以知道時間了。

需要指出:如果把星盤測得的結果,再加上經度差:(8時-當地經度)的改正,那么結果就和上面計算的完全一致了。

迷失方向后怎樣處置

在野外行進中,原來的道路消失了,或者從開始就沒有確定路線,只是依賴地形及方位行進,結果找不到位置,這就是迷失方向了。

發現自己迷失方向后,切勿驚慌失措,應立即停下來冷靜地回憶一下所走過的道路,想辦法按一切可能利用的標志重新定向,然后再尋找道路。最可靠的方法是“迷途知返”,循著自己的足跡退回至原出發點,切勿盲目亂撞。返回原來的路線,有時需要下很大的決心。尤其是已經登上了山嶺,臨時決定改道,走艱辛的回頭路,要比前進更需要勇氣和毅力。

發現迷失方向時,應先登高遠望,判斷應該往哪兒走,在山地尤應如此,先爬上附近大的山脊上觀察,然后決定是繼續往上爬,還是向下走。通常應朝地勢低的方向走,這樣易于碰到水源。順河而行最為保險,這一點在森林(叢林)中尤為重要。俗話說:“水能送人到家”,因為道路、居民點常常是濱水臨河而筑的。

在山地,若山脈走向分明、山脊坡度較緩,可沿山脊走。因為山脊視野開闊,易于觀察道路情況,也容易確定所在位置。山脊還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只要沿山脊前進,通常可達到某個目標。

在廣闊平坦的沙漠、戈壁灘或茫茫的林海雪原上行進,因景致單一,缺乏定向的方位物,人們在上述地區一般不會走直線,通常向右偏。一般人的左步較之右步稍大0.1~0.4毫米,因而行進中不知不覺便轉向右方。步行者通常以3~5千米的直徑走圓圈,即俗話說的“鬼打墻”。為了避免走彎路,浪費時間,在沙漠戈壁或森林中行進,依照一個確定的方向作直線運動非常重要。在上述地區行走,可利用長時間吹向一個方向的風或迅速朝一個方向飄動的云來確定方向。迎著風、云行走或與其保持一定的角度行進,可在一定時間內保證循著直線前進。也可使用“疊標線法”,即每走一段距離,在背后作一個標記(如放石頭、插樹枝,或在樹干上用刀斧刻制標記),不斷回看所走的路線上的標記是否在一條線上,便可以得知是否偏離了方向。解放戰爭中,我解放軍在東北剿匪時,一些偵察員就是用這種方法往返于茫茫林海雪原中取送情報的。

沙漠地區景物單調,常常使人迷向。沙漠地因風的作用,沙丘移動,道路不固定。尋找辨認道路可根據地上的馬、驢、駝的糞便行進。如實在無路可走,可以沿著駱駝的足跡行進,在干旱的沙漠中,駱駝對水有一種特殊的敏感,依此常能找到水源。在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和草原地區,道路少但比較順直,變遷不大。只要保持了總的行進方向,便可一直走下去。在有流沙的地區,個別路段會被覆蓋,出現左右繞行的道路,這種繞行距離一般不會很遠,應及時回到原行進方向上,切勿沿岔路直下而入歧途。在沙漠地區,還應注意不要受海市蜃樓的迷惑。

在森林中行進,高密的樹冠遮天蔽日,根本看不到日月星辰。進入森林時,為避免迷失方向,應把當地的地形圖研究清楚。特別要注意行進方向兩側可作為指向的線形地面物,如河流、公路、山脈、長條形的湖泊等。注意其位置在行進路線的左方還是右方,是否與路線平行。如發現迷失方向,應立即朝指向物的方向前進,一直走到為止,再行判定方位。

在森林中迷失方向,應先估計從能確定方位的地方走出了多遠,然后尋找身邊便于觀看的樹干,用刀斧刮皮作環形標記(即樹干周圍的皮都刮掉,以便從任何方向上都能看到),再根據自己的記憶往回走。如果找不到原來的地點,折回標記處再換一個方向重新試行。最后,總能找到目標。

森林中,如果稍不留意,很難區分是林中小徑還是樹木間的縫隙。人們常走的小徑,因路面經常踐踏而變得堅硬踏實。但須注意,并非所有路面堅實的小徑都是人行的路。如上半身常碰到草藤枝條,而下半身卻不受這些雜物的纏繞,則可能是野獸出沒的路徑。黑夜中,這種感覺判斷較白天敏銳準確。遇到這種情況,應立刻返回人行道路上去。沒經驗或不熟悉道路的人,夜間穿行森林一般都會迷路,因而,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夜行。

在我國西南邊疆叢林地區,居住著許多少數民族,他們多習慣砍光寨子附近山上的樹木。因而,在這種地區迷路之后,可爬到樹上或高處瞭望,如發現某座山上沒樹木,那座山的附近往往會有人家。此外,傣族等少數民族的住房多用竹子搭制,他們習慣在寨子邊上種大蓬竹。因此,有大蓬竹的地方,也容易找到山寨。

迷途時無路可走令人沮喪,如果遇到岔路口,道路多也令人無所適從。此時,首先明確要去的方向,然后選擇正確的道路。若幾條道路的方向大致相同,無法判定,則應選中間那條路,這樣可以左右逢源,即便走錯了,也不會偏差得太遠。

迷路后,當天色已晚,應立即選址宿營,不要等到天黑,否則將非常被動。若感到十分疲乏時,也應立即休息,不要走到筋疲力盡才停止。這一點在冬季尤應注意,過度疲勞和出汗,容易被凍傷或凍死。

迷失方向,對一個沉著堅定的人來說并不足畏。古語說:“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迷途時,只要冷靜分析,并根據日月星辰等自然界的一些特征判定方位,堅定信心,一定會突破“山重水復”的包圍,進入“柳暗花明”的境地!譬如利用大霧山最高點觀景臺下的羅盤就能很好的幫助你辨別方向。

如需求救援,夜間可在高處燃點火堆;白天可燃煙,在火上放上青草,就會發出白煙,每隔十幾秒鐘放一次青草,正確的方法是每分鐘6次。這是世界通用的救難信號。若在森林中,可用斧頭、棍棒擊打樺樹,因為樺樹聲音宏大而且傳播很遠。

在開闊的地段,如草地、海灘、雪地上可以因地制宜制作地面標志。如將青草割成一定標志,在雪地上踩出或用樹木、石塊擺放出相應標志與空中聯絡。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治县| 江孜县| 富川| 紫金县| 水富县| 城口县| 利津县| 龙州县| 舟山市| 宣城市| 正阳县| 雅安市| 宜州市| 伊宁县| 黄平县| 娄底市| 湘潭市| 高青县| 加查县| 晋州市| 罗定市| 年辖:市辖区| 东兴市| 宁陕县| 奉节县| 巩留县| 蓬莱市| 大城县| 车致| 太原市| 思茅市| 黎城县| 安乡县| 泸州市| 太湖县| 安塞县| 涞水县| 上饶县| 正安县| 庄浪县| 登封市|